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禦狀的結果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11
  召見陳宏是趙禎的無奈,但也讓他升起了惜才之心,能為了父親在皇帝凱旋歸朝之時當著神都城那麽多百姓攔駕告禦狀,這膽氣端是了不得,一般人可沒有這個膽子。

  還有一點,這個年輕人條理清晰,目的明確,即便是被三才帶入大駕鹵薄的仗衛之中,依舊麵不改色,並且在祭天之後還不離去。

  三才在宮中的角廳見到了陳宏,對於這個固執的年輕人,他是真的挺佩服的,雖然是宦官,但並不影響三才對忠義仁孝的理解與敬佩。

  但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麽,雖然官家沒有說,但態度上已經說明他不想見到這個年輕,隻是不得已而為之。

  三才上前道:“這位公子,天色不早,不知令慈可否擔心?”

  “勞煩大官惦記,家慈並未雖陳宏前來,且家慈有言:夫枉死,母夜不能寐,家中母自由安排,此次吾兒便放心上京尋公道,陛下定會主持!”

  三才的暗示已經足夠明顯了,但誰知道人家陳宏非但不同意,甚至把家中的情況也告訴他,反倒是勸慰三才不用擔心,也是告訴三才,此次他不會善罷甘休。

  三才點了點頭:“既然公子堅持,那便雖雜家走一遭,官家在清涼殿中等你……這宮中可不比外麵,稍有不慎便會被當作刺客,更緊雜家!”

  陳宏點了點頭,並對三才拱手道:“有勞大官了!”

  三才搖了搖頭便上前帶路,早知道他這麽堅持自己就不親自來了,沒想到又是一個讀書讀傻了的人,若是他機靈些便能瞧出官家並非真心召見,還如此堅持作甚?

  清涼殿是神都城皇宮中的一處偏殿,在東京城中也有這樣一處宮殿,作用如同它的名字一樣簡單,乘涼用的,雖然還未到炎炎夏日,但晴空之下的灼熱已經讓人難耐。

  清涼殿是整個皇宮中最涼爽的宮殿,漢代開始便有清涼殿,隻不過是以石為床,以玉為晶盤,盛裝冰塊,還有仆人站在一旁對著扇扇子。

  唐有含涼殿,殿內有“扇車”,這就更為先進了,如同後世的空調一般,隻不過依靠的不是電能而是水能,用水轉動扇葉,風扇再對著涼水吹就能形成冷氣。

  到了如今的大宋,格物迅速發展,已經開始考慮對空氣的淨化手段,廳堂裏擺幾百盆鮮花,鼓以風輪對著吹,並且在殿下還有冰窖,把冬天的冰塊儲存起來,夏天打開一角,冷風吹拂,可比空調涼爽的多,不但涼快,還能起到清芬滿殿的效果。

  一到夏日,趙禎在清涼殿中待的時間最長,在這裏處理政務可以做到心靜不躁的狀態,當然這裏也是他處理私人事物之地,一些非正式或是需要低調召見的人他都會在這裏接見。

  一般是接見外戚,皇族,或是一些特旨宣召的最佳地點。

  趙禎坐在竹製的禦座上,竹製品本就有清涼的效果,抬頭望去瞧見驚訝的陳宏打量四周趙禎並沒有開口,顯然陳宏進入清涼殿之後便被這裏的精巧所吸引。

  這裏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很陌生和新奇,但很快陳宏便把注意力集中起來,這是尋常人難以做到的事情。

  最終還是他先開口:“瀘州江門縣後學參見陛下!”

  趙禎點了點頭,再次用溫和的聲音道:“起來吧年輕人,朕知道你的來意,可以說一早就知道,你父親枉死他鄉朕亦悲痛,隻要是我大宋的子民都會感到悲痛,但朕現在卻無法為你申冤。”

  陳宏呆呆的立在原地,他以為官家召見了自己就會為自己申冤,但誰曾想居然還是要無功而返。

  “陛下!家母整理以淚洗麵,草民亦是每日心如刀絞,天竺奸佞,搶我大宋貨物,殺我大宋商賈,辱我大宋天威,陛下如何能袖手旁觀?!”

  “放肆!豈敢用如此口氣與陛下說話?!”

  趙禎對三才揮了揮手,他理解陳宏的心情,換做是自己怕是會比他的態度更為激烈。

  “朕已經下旨封鎖與天竺的一切往來,但為你朕會親自敕書一封派遣使者送與那耶波羅,向他索要你父親的屍骨,派人接回大宋安葬。”

  趙禎說完後起身道:“你是讀書人,自然應該知曉朕封鎖天竺的用意,朕要把天竺碾碎,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困死在荒蠻之地,待其內耗,民不聊生,到時便是我大宋揮兵懲治之時,但……在此之前不能大動幹戈,以免打草驚蛇。”

  陳宏眼睛恢複了一些生機:“陛下的意思是終會為家父報仇?”

  趙禎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不光是你父親,朕也是在為我大宋複仇,天竺終要為其狂妄付出代價,你還年輕,現在收起心中的悲傷,好生讀書,若是能入仕便可為大宋添磚加瓦,亦能為天下百姓謀福祉,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天下讀書人哪有不希望入仕的?年輕讀書人的心中哪個沒有胸懷大誌,打算一展胸中抱負的?

  何況陳宏也知道官家已經把話的很明白了,至少現在不能為父親甚遠,既然如此,那自己要好好活著,努力實現父親的期望。

  趙禎的話算是給他開解了,激動的向趙禎拜下:“草民謹遵陛下教誨!”

  ……………………

  陳宏離開皇宮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朝臣們雖然都知道結果,但看到陳宏激動的模樣便知道官家不會用兵,再看到內侍手中捧著的禦賜金銀便知道陳宏被官家說的回心轉意了。

  大多數官員都不再糾結這件“小事”,百姓們卻喜歡湊熱鬧,當陳宏出宮之後,便有好事者向他打聽,陳宏的回答卻非常得體。

  “後生,你的禦狀告的如何了?”年長之人好奇的拉著陳宏,他也看到內侍手中的禦賜之物。

  “官家已經答應晚生的請求懲戒天竺,官家說:“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晚生要好生讀書報效朝廷,報效官家!”

  老人驚訝的感歎道:“嚇!官家居然親自答複你了?可了不得!你要好生讀書,莫要辜負官家的期許嘞!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但他們都不知道,趙禎是答應陳宏,但卻沒有說出具體時間,可這樣依舊算是給了百信以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