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21
  鐵錘從空中落下,砸在了一塊鐵板之上,在特製的模具之中鐵板快速變形,隨著鐵錘不斷的砸擊,鐵板的模樣也在不斷的改變,這是一種類似於冷鍛而卻稍有差別的鍛造方法。

  蕭撻裏之前從未見過,但即便是她瞧見了所有的步驟,也不知道其中的奧秘在什麽地方。

  她隻看到蒸汽驅動的鐵錘不斷的鍛造鋼鐵,漸漸的一領板甲便出現在了她的麵前,或者說是板甲的雛形更加貼切,但就這樣的速度也太過驚人。

  蕭撻裏在進入廠房之後便掐指默念,短短半刻鍾的時間,這裏便能砸出一件板甲,雖然是還未成形的板甲,但這樣的速度也太快了一些,再說若是在戰時需求太大,這樣的板甲已經足夠能讓士兵穿戴著前往戰場。

  大宋的板甲工藝精妙,靈活方便,但最重要的地方還是在於板甲的防禦,現在生產出來的板甲已經能做到這一點,為大宋士兵提供最基本的防禦已經不成問題。

  但接下來板甲的製作才算是真正開始,剛剛製作的不過是板甲的胸甲而已,而接下來還要有更多的部位需要製造,一路走下來蕭撻裏這才看到大宋板甲是怎麽形成的。

  除了最基本的胸甲之外,還要有頭盔,護顎,肩甲,頸甲,肘甲,護腰,手甲,裙甲等等一大堆的東西要製造,然後由技藝最嫻熟的匠人快速大孔,連接,然後組裝在一起。

  並且每個部位製造的人都要在自己負責的地方留下姓名,這便是為了追查不合格者的責任,對於這一點是在蕭撻裏的意料之中的。

  事實上契丹也有流水作業法,雖然效率和質量沒有大宋的高,但她卻知道其中的奧妙。

  即便是有了蒸汽動力的錘子,和所謂的穹麵鍛造法,可宋人打造一副板甲所需的時間依舊是普通鎧甲的三倍有餘,蕭撻裏相信,這樣的鋼鐵和機器鍛造一副普通的鎖子甲或是步人甲所需的時間最多也就是一個時辰。

  但一副板甲從鍛造開始到最後的組裝完場居然需要近一天的時間,這還沒有算上給板甲增加內襯和抹油的時間,若是都算上了還不知需要多久。

  一副小小的板甲已經需要如此人力物力了,接下來的弩箭,刀劍,要多久?蕭撻裏的心中稍稍有些期待。

  可事實上讓她失望了,大宋的兵刃製造技術並沒有太大的改動,鍛造依舊是依靠蒸汽動力的錘子,隻不過在鍛造的同時加入了一些特殊的金屬粉末,以及用了特殊的水進行淬火,而這些東西的成分她自然是不知道的。

  蒸汽動力的大錘在燒紅的鐵條上不斷的錘擊,火星四濺的同時橫刀的模樣也逐漸顯現出來,模具中鑄造出了橫刀的大體模樣,在巨錘之下不斷的排出雜質,再加入新成分。

  鍛打的技術都是由老師傅帶著學徒負責,在他們手中,一柄橫刀如同自己的心血,仔細大量,小心的拋灑著手中的粉末,待其融入橫刀之後,再通過淬火冷卻穩定。

  每一柄刀劍都要經過這樣的過程,這不是普通的刀劍,而是軍刀,橫刀的截麵永遠都是倒三角的模樣,蕭撻裏仔細的看著每一柄橫刀的打造。

  直到進入最後一個程序開鋒。

  這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和步驟,學徒便能輕鬆完成,充滿雪花紋路的橫刀被放在框中搬運到了打磨刀劍的地方,一個砂輪在蒸汽的驅動下飛快的轉動著。

  學徒隻需要把刀劍的一側放在上麵,火星四濺的同時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隻需要正反幾次,一柄橫刀的鋒刃便算是打磨好了。

  剩下的隻需要用粗糙的劍石打磨表麵即可,經過數次打磨之後,塗上獾油一柄橫刀就這樣完成了,有了蒸汽錘後,鍛造刀劍鎧甲對於大宋來說並不算一件難事。

  省時省力的同時也保證了質量。

  蕭撻裏知道,大宋的盔甲刀劍是這世上最好的軍械,質量上乘不說,重量也不是那麽讓人難以接受,最重要的是製式相同,取一柄橫刀能隨便插入任何橫刀的刀鞘,並且能做到嚴絲合縫。

  一筐橫刀足有十幾柄,但那學徒隻用了一個時辰便全部打磨好,並且沒有任何的偷工減料,這樣的速度蕭撻裏自認契丹最強盛的時候也做不到。

  最重要的是打造這麽多的刀劍隻需要倆個老手和倆個學徒便能輕鬆完成,這隻是大宋的一個工廠的一個房間,而這工廠之中有多少這樣的房間?

  每日製作的刀劍,鎧甲又有多少,想想蕭撻裏都覺得不寒而栗。

  並且大宋的這些兵工廠幾乎都是每日不停的製作,蕭撻裏相信,一天之內這些工廠製作的刀劍鎧甲就能裝備七八千人,而大宋的這些軍工廠之中還內有乾坤。

  本就守衛森嚴的軍工廠中還有獨立的小院,原本蕭撻裏以為趙禎不會帶自己前去觀看,但她多慮了,趙禎直接信步而入。

  進入其中之後蕭撻裏才發現這是大宋的弓弩院,專司弩箭營造之事。

  小到騎兵所用的馬上棘輪弩,大到守城的三弓床子弩無所不有,這些弩箭的規格大小足有近百種之多,各種各樣,精巧美觀的同時也處處透露出凶悍。

  弩箭一直是大宋的遠程投射武器,直到火器的出現後,大宋的弩箭才漸漸的減少,一部分被火槍替代,一部分被轉做守城之用。

  但弩箭並未在軍中淘汰,火器的雖然射程遠,威力大,但同時聲響也大,並且有時存在一定的危險,保管和運輸費用相比弩箭相差甚遠。

  所以在宋軍之中依舊保留了相當一部分數量的弩箭,即便是王韻這般積極推進火槍普及的武官也在軍中保有弩箭的編製和庫存。

  弓弩院的匠人更多的是在組裝,因為大宋的弓弩在兵工廠中隻有一個項目便是組裝,生產已經完全交由全國各地的木器工廠製作。

  但其中也有一些門道,朝廷每年招標木器工廠承接,但每個木器工廠所製作的都隻是棘輪弩上的一個零件而已,他們隻需要製作一個弩架,或是一個機括,甚至是打磨一段弩臂而已。

  最重要的弩弦和棘輪都是由兵工自己製作,待所有東西抵達後,弓弩院的匠人隻需要安裝起來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