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51
  草原上的反抗是那麽的激烈,甚至近乎於一場革命,隻不過底層的人不是漢家百姓而是草原人而已,事實上在草原這種激烈的反抗時有發生。

  草原的首領,可汗易主他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相對的,中原卻要安穩許多,數百年才會發生一次推翻強權的“活動”。

  主要原因並不在於中原文化,而是在在於中原的社會性質,現有了農耕社會,才有農耕社會所孕育出的儒家文化,才使得儒家文化受到廣大統治的喜愛,也讓漢家文明的王朝更加穩定。

  草原上的一切幾乎是趙禎一手醞釀,包拯和王韻兩人看著風輕雲淡整理奏疏的皇帝說不出話來,兩人對視一眼,從對方眼神中看到的隻有驚駭。

  官家幾乎沒費一兵一卒,甚至沒有花費多少國帑,便讓草原的百姓自己反抗權貴,自己爭相要成為大宋的子民,要求大宋駐軍,開衙,管理部族。

  若是在之前有人說出這樣的話來,他們一定會覺得對方瘋了,可現在卻是實實在在的出現在了他們的麵前,官家隻不過是利用手中的強權進行威脅,收繳了部族的土地再均分下去而已。

  剩下的事情幾乎就沒有參與,而是讓草原百姓和權貴之間不斷的產生矛盾,就如同搭建好的水車自己運轉起來。

  回頭再看一眼,趙禎就仿佛沒事人一眼,草原上的事情和他無關,他現在越來越喜歡馬奶茶的味道了,稍稍的在其中加一點鹽,更是提高了香醇的味道。

  馬奶其性味甘涼,兼具補虛強身、潤燥美膚、清熱止渴的作用,在裏麵放上一點炒米,那叫一個醇香享受,趙禎樂此不疲。

  看了一眼帶著敬畏和畏懼的兩人,趙禎有些無奈,幹咳一聲道:“咳!你們這是怎了?朕有何不妥?”

  包拯和王韻兩人同時搖頭道:“陛下無有不妥!”

  “那為何頻頻瞧朕?”

  趙禎也是累了,小山似的奏疏不光費眼睛,更費腦子,河工之事,修路之事,各部的常例奏疏,三省的加急……等都需要斟酌一二才能批閱,看似簡單的一件事,若稍有不仔細,便可能出現差錯。

  即便是三省六部已經給出建議,趙禎還是要稍稍思索才能禦批,三省六部的相公雖是智囊,但卻不能過分依賴,否則時間長了便會失去自己的判斷。

  端著茶碗在兩人麵前站定,輕輕喝了一口子,連同其中的炒米一塊在口中咀嚼,香氣頓生。

  “朕知道你們的想法,草原上的事情是朕一手造成的,但朕可沒有做多,更多的是他們的貪婪釀成今日之禍。”

  “陛下,若我大宋子民紛紛效仿,豈不是天下大亂?!”

  包拯最終還是沒忍住,說出了心中的擔憂,這一點趙禎早就猜到,他能忍到現在才說也是實屬不易的事情。

  所謂的均貧富其實是封建時代最長提出的口號,也是最不可能的謊言,畢竟封建時代就是有統治階級,必有上下之分,即便時後世也是差不多的。

  但後世考慮的更加理性,更加完善,華夏千百年的智慧使得後世的百姓成為統治階級,專政也是人民民主專政。

  隻不過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大變革的時代也許會提前,但百年之內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均貧富的口號在草原上沒問題,但在別的地方便會出現大問題,畢竟身為皇帝的趙禎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也是權利最大的人。

  “朕提出的均貧富買時草原上百姓的貧富,和別處不同,他們一貧如洗,除了草原便沒了任何東西,若是大宋百姓提出,誰願意把自家的財富拿出來?即便是現在各州府百姓的家資也不在少數,隻要肯幹活,肯出力,肯讀書,朕相信沒有多少人家是窮的揭不開鍋的,稍有家資的人家更是多如牛毛,讓他們把財富拿出來均分,他們會幹嗎?”

  趙禎的一句話點破了其中的奧秘,也讓包拯和王韻長舒一口氣,他們不是不知道,至不過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為何要這麽做?

  當然是擔心官家這是在以草原為伐,把均貧富這口號用在中原,那到時可就天下大亂了。

  不過他們是瞎擔心,趙禎當然知道按勞所得的重要性,均貧富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尤其是在大宋,那些付出百倍千倍辛勞的人發家致富,卻要讓他們把財富拿出來均分給天下人,這天下人中就有好吃懶做,遊手好閑之人,豈不是本末倒置?

  最多是把生產資料合理分配,永遠不會出現均貧富的事情來。

  王韻也學著趙禎的樣子喝了一口馬奶茶,並把炒米嚼碎了才咽下去,果然香氣逼人:“官家,如今草原動蕩,百廢待興,各部派人來報,請官家降旨統轄全域!”

  趙禎擺了擺手:“不急,不急,朕說了讓他們自治,自然要給他們自治的時間和權利,但若是他們治理不好,還是亂象頻發,朕就要收回自治權了,並且在草原上實行有別於大宋之內的官製…………”

  趙禎的話說完,包拯和王韻兩人齊齊的打了個寒顫,原來官家早就知道草原會亂成這樣,並且還要做出如此之態,但卻在這裏等著。

  是啊!

  現在的草原諸部還有自治權,若是官家直接統轄草原,反而會被有心人利用,但若是草原諸部百姓自己不要自治權,懇請朝廷管轄呢?

  到時大宋便可冠冕堂皇的進入草原,駐軍自不用說這是早早定下的,稅收衙門也是不用操心,但州府衙門卻是要出現了,直接全權管理當地事物,即便是有草原人進入,但最終怕是還要遵循大宋的律法,所謂的自治也會煙消雲散吧?

  趙禎笑眯眯的看了看兩人:“走,陪朕出去走走,這草原無限好風光,在宮帳之中帶著實虛度人生!”

  兩人也算是配合,起身隨趙禎走出宮帳,隻不過包拯卻有些踟躕,稍稍慢了一步,在趙禎的側身小聲道:“官家,老臣來了不短時間了吧?”

  趙禎奇怪的點了點頭:“是不短了,但沒朕長。”

  包拯苦笑道:“官家,朝臣和後妃們可是日夜盼望陛下早日回朝,您老是在這呼倫貝爾城中也不是個辦法。”

  果然是來“逼宮”了,趙禎露出神秘的笑容,但卻笑而不答走出宮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