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73
  契丹人的速度很快,在草原上前進的速度比之大宋的車馬要快得多,這不光是因為契丹人擅長騎術,而是因為在草原上行進,馬匹的速度要比馬車快得多。

  若是換做大宋百姓,離開了公路的馬車根本無法承受這裏的顛簸。

  契丹北遷的隊伍已經過了栲栳濼,不遠處就是巨母古城,這座城池原本屬於烏骨部,“開泰三年,耶律世良奉命選馬駝於烏古部,會敵烈部人夷剌殺其酋長稍瓦而叛,鄰部皆應,攻陷巨母古城。”

  從此之後這城池便是契丹的北方邊城,因靠栲栳濼地勢險要而聞名,隻不過這座城池地處北方,除了女真人之外基本沒有敵手,契丹人也並沒與重視起來。

  直道大宋崛起之後依舊沒人關心這裏的城池,而唯有張儉眼光獨到,早早發現巨母古城的作用,可作為大後方以防萬一。

  從一開始張儉就覺得大宋不會善罷甘休,雖然他不知道大宋為何要一直向西進攻,也不知大宋為何沒有對契丹下手,但他知道趙禎絕不會對契丹和草原放手。

  就在大宋放鬆對契丹的壓製,開始用兵黑汗之後,張儉以最快的速度建設北方的巨母古城以及遙遠的阻卜大王府,他覺得無論如何也要做好完全準備,以防大宋收拾完西北之後揮師北伐。

  蕭撻裏已經看到高大的巨母古城,心中感歎的同時也佩服張儉的未卜先知。

  果然與張儉所料,宋人北伐之猛烈出人意料,這時候的巨母古城也就成為契丹的後路,以最快的速度撤離,也能以巨母古城作為防禦和補給之地。

  若是宋軍奇襲,定然能予以重創,看著近在眼前的高大城池,蕭撻裏心中冷笑:“若是宋人前來,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宋軍是在路上,隻不過是小股的踏白軍而已,他們沒有皇帝的旨意,不能親自召集大軍攻伐,最要緊的是他們沒想到契丹人居然在草原深處有如此規模宏大的城池。

  其大小一點也不比上京城要來的小,如此堅城若不以精銳攻伐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即便強攻也也會損失慘重。

  最關鍵的是他們在這巨母古城的城牆上看到了驚駭之物,漆黑的炮管散發著金屬的光芒,隻要是眼睛不瞎的漢家士兵,都能認識這是什麽東西。

  帶隊前來偵查的踏白軍主帥鼠三已經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契丹人怎麽會有火炮?為何大宋嚴加看管的神兵利器會出現在契丹人的城牆上?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而且這些火炮相比大宋的更粗,更長。

  眼下之狀況十萬火急,踏白軍以最快的速度向上京城奏報,這比襲擊契丹的遷徙百姓更為重要。

  十萬背嵬軍整裝待發,就等著太白軍發出信號便可襲擾契丹人,這長龍一般的陣形最適合騎兵襲殺,可眼前的機會隻能錯失,契丹人擁有火炮的事情更加重要。

  安排三個親兵備快馬向上京城奏報,鼠三便帶著踏白軍向背嵬軍的方向趕去,他要率先一步趕去,南下十萬鐵騎,襲擾契丹軍隊已經不可能,攻城的話騎兵本就不擅長,何況還有契丹人還有火炮。

  一旦背嵬軍攻城,後果不堪設想,想想鼠三便是一身冷汗。

  踏白軍的騎士以最快的速度向上京城趕去,一路上不敢有絲毫耽擱,直到他們把鼠三的奏疏送到趙禎手中。

  趙禎接到奏疏的時候正和蔡伯俙吃酒,王韻和楊懷玉以及一眾官員也在邊上作陪,這是一次家宴,也是一次國宴,眼看年關將至,趙禎自然也要照顧離家之人的心。

  而蔡伯俙身份特殊,既是朝臣又是趙禎的家人,畢竟他這個妹婿還是實實在在的名頭。

  他這次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到上京之戰中,但作為後勤保障卻是居功至偉。

  別說是趙禎滿意,即便是楊懷玉王韻等人都極為讚賞,甚至是感激,若是沒有蔡伯俙在後方統籌調度,數百萬人的補給用度早已不知成了什麽模樣。

  殿中的氛圍極好,已經是推杯交盞,這裏沒有太多的文臣,又是大戰大勝,自然也就是一片歡聲。

  這時,踏白軍到了,三個人幾乎是被拖上大殿的,一路馳騁已經讓他們耗盡了力氣,趙禎命人給他們喝了熱飲之後,又好生休息了一下,緩了緩才讓他們說話。

  三人這才開口道:“啟奏陛下,巨母古城已經被契丹人改造成一座堅城,背嵬軍攻伐契丹人不得,將軍已經前往阻攔,並且……並且在巨母古城之上瞧見了火炮!”

  轟…………

  他們的話如同一記炸藥在殿中炸開,無論是足智多謀的參謀,還是勇武過人的武將目瞪口呆,站在趙禎邊上的三才腿腳一軟,而蔡伯俙夾起的牛肉掉落在地。

  王韻則是稍稍冷靜些,隻不過他舉杯的手腕也在抖動。

  隻有趙禎微微驚訝之後便一副釋然的模樣,繼續吃菜喝酒,順便推了蔡伯俙一把:“吃酒,吃酒,朕知曉了,你們下去好生休息吧!”

  如此風輕雲淡的態度讓殿中眾人一陣無語,眼下都是什麽狀況了,為何陛下還會如此放鬆,完全不當回事呢?

  趙禎不是不當回事,而是早有準備,根本就沒有擔心其中的問題。

  大宋的火炮出現多年,比火槍出現的還要早,當然也征戰了多年,甚至還被契丹人偷竊過,雖然沒有偷走,可東西卻是落入契丹人手中一段時間。

  隻要不是傻子,稍稍琢磨也能明白其中的原理。

  火炮和火藥是一樣的,想要死守基本不可能,隻不過契丹人的火藥沒有大宋的完美,隻能增加裝藥來確保射程,冶鐵不如大宋,隻能增加炮管的厚度和長度。

  這東西的精準度實在沒辦法和大宋的火炮相提並論,射程更是遠遠不及,最多能把鐵質的彈丸射出一段距離,威懾有餘而實戰不足。

  如此笨重的東西隻能架設在城頭上,若是遇到大宋的炮兵…………隻不過是一個標靶而已,大宋的火炮完全能在射程之外摧毀它。

  一個不能機動,射程又不足的火炮有什麽用?

  這火炮可是一國之技術的體現,大宋有這樣的技術,而且不斷改進,契丹人呢?他們北遷之後要和草原上惡劣的自然環境部鬥爭,上哪有能力提高冶鐵技術和火藥配比?

  “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