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35
  趙禎覺得在上京城待得這一個月相當漫長,如同過了好幾年,尤其是在他需要等待消息的時候,越是覺得時間長的嚇人。

  每一分每一秒在焦慮,他需要得知詳細的情況,以了解契丹人的動向,但這一次他失敗了。

  這次契丹人的遷徙也使得大宋在契丹埋下的“釘子”完全失效,所有的黑手和密諜都無法滲透到遙遠的草原上,這時候出現的陌生人顯然非常引人注目。

  商賈一道完全行不通,原本有大宋商賈的地方就有大宋的眼線,而現在則全部消失,即便大宋的密諜存在與契丹人之中,完美的偽裝起來,但這也沒用。

  他們不可能輕易離開,也不可能向外傳遞消息,這實在是太過明顯了。

  唯一能打探到契丹人消息的也隻有派出去的探馬了,他們遠遠的墜在契丹隊伍的身後,觀察契丹人的一切動向,隔三差五的向趙禎匯報。

  但這種最原始的情報方法卻有著相當大的時效性,趙禎收到的情報往往是十天前的,當下契丹人在什麽位置,在做什麽他一無所知,也無法預判,時間間隔太長了。

  在契丹人撤退的時候不是進攻的最好時機,大宋的背嵬鐵騎還在趕來,他們是大宋最為精銳的騎兵,隻不過此次北伐隻有一部分參加。

  還有一大部分在遙遠的地方訓練,在戰爭開始的時候,他們便開始向上京城進發了,隻不過路途遙遠,到現在才堪堪穿過平地鬆林抵達儀坤州的廣義城。

  還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到達上京城,而北上追擊契丹人又需要大把的時間和情報,契丹人在草原上行蹤不定,少有不慎連經驗豐富的大宋斥候都能跟丟了。

  按道理來說百萬人不算少了,可誰知道進入草原之後,這數百萬人根本不夠看,輕而易舉的就能消失在哪一片龐大的樹林裏,或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上。

  趙禎此時有些痛恨那個高原上的民族,為了對付他們,自己不得不把最強大的重裝鐵騎安排到了高原訓練,否則蕭撻裏根本就沒有機會帶著契丹人走遠。

  趙禎當然不會停下戰爭的腳步,尤其是真宗皇帝的前車之鑒還在,當初澶淵之戰大宋占據了極大優勢,甚至大宋當時已經算是取得了反攻的勝利。

  而在這時候卻簽訂類似於城下之盟的賠款條約,實在是令人懊惱,事實上那一次是大宋距離收回燕雲最近的一次。

  趙禎不會輕易放棄這次北伐,四周所有影響大宋征戰的因素都被趙禎解決了,即便是遙遠的塞爾柱王朝都和大宋成為了“貿易夥伴”。

  高原上的吐蕃瑟瑟發抖,大宋不找他們的麻煩就已經很不錯了,現在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契丹人。

  眼下的契丹也已經被大宋逼到了最北方,甚至離開後世的華夏領土,龜縮在廣袤草原草原之中,但趙禎並不會停下征伐的腳步。

  隻要契丹人不投降,不歸附大宋,戰爭就永遠不會停止,在趙禎這裏,選擇至於倆個,要麽臣服,接受大宋的統治,要麽徹底滅亡,和後世一樣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留存在史書之上。

  在戰爭麵前,一切都顯得那麽脆弱,所有的仁義道德都不值一提,當然這也適用於國家利益。

  大宋的百姓到達臨橫府之後便開始了“瘋狂”的勞作,漢家百姓的勤勞是毋庸置疑的,並且這種勤勞似乎是從祖先的身上與生俱來。

  不勞作就感覺對不起自己這條命,當然這種方式也是發家致富的最快辦法。

  所有人都想著現在勞累,日後自己就能清閑下來,轉眼富家翁,可放眼望去,連趙禎這樣的帝王都累成狗,天天盤算著什麽時候退休,何況是大宋百姓?

  真正富裕的人永遠比下麵的人要勤勞,他們知道貧困的滋味,知道失敗的滋味,當得到財富和權利的時候更加難以舍棄。

  反而是第二代或沒有經曆過苦難的第三代成為紈絝,他們不知道生活的來之不易,不知道財富積累的艱辛。

  性情的百姓在勞作,即便是入了寒冬放棄了年貨的準備也在所不惜,又是一年年關將至,大宋的百姓已經開始準備過年了,隨著物資生活的富裕,大宋的百姓早早就開始準備年貨了。

  入冬之後,由於天氣寒冷,莊稼地被積雪覆蓋,農事漸少,這一段時間稱之為“冬閑”。

  但在現在的臨橫府卻沒有冬閑一說,雖然土地已經被開墾好,但百姓們卻利用冬天的時間加固房舍,修建暖炕,契丹人的房舍可沒有大宋的房舍那般舒服。

  漢家百姓最會做的事情就是把生活的地方改造的適合人居住。

  暖炕做好之後,男人們便前往樹林之中打獵,孩子們前往采集堅果,以備過年之需,而女人們則是開始了拿手的女紅,因為臨橫府剛剛被大宋拿下,百廢待興,工廠自然是沒有。

  過冬的物品也並不豐富,即便是朝廷向這裏拚命的運送物資也是需要時間的。

  納鞋底,紡布,做衣,這些都是能賺錢的東西,沒人會覺得錢多,家家戶戶都是如此,補充著本就不多的資源。

  建設的速度很快,朝廷補給隻是一部分,而來自民間商賈的補充卻是最快的。

  商賈永遠都是最有“嗅覺”的人,他們在朝廷開始移民之前就統計貨物,想盡辦法的北上,剛好當遷徙的百姓到來時,他們帶著貨物也就差不多到了。

  即便是百姓不舍得錢財購買貨物,也多少有些必須之物需要購買的,再說他們把價格壓的很低,以量獲利,購買的人自然不少。

  也為這些商賈賺取了好名聲,遷徙百姓都是從腹地而來,自然知道這些東西在當地的物價,眼下便宜許多,自然是商賈照顧。

  趙禎對此也非常滿意,這些商賈終於能做到應有的但當了。

  商賈無論古今都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份,承擔了看不見的社會責任,現在商賈們的行為雖然是本能,但也多少有了社會責任的體現。

  趙禎自然不會錯失良機,下旨嘉獎了幾家降價最“狠”的商賈…………於是便出現了商賈紛紛降價,甚至是平價出售的情況。

  受益之人自然是百姓,最少讓他們把最難過的第一年熬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