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為進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09
  人的高尚和偉大往往是在最凶險危機的關頭才會體現出來。

  同樣的道理,自私和渺小在這時候如同雙生子一般的如影隨形。

  人生存在這個世上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活下去,但有的時候卻做出不得已的選擇,這些逆向而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偉大。

  上京城的百姓在遷徙,他們要為自己活命而走,但有些人恰恰相反,國難之時也不願離開。

  這些人或是忠義之士,或是曾經的士兵,民族危亡之時他們勇敢的站了出來。

  無論是哪個民族,都會有貪生怕死之徒,但同樣的也會有義無反顧之人。

  契丹本就是草原民族,在他們的血管之中流淌著遊牧祖先對抗自然的鮮血。

  大部分的契丹男兒熱血上湧,不願隨著家人退縮,他們呼朋喚友,奔走相告,集合起來如同溪水匯川般的向上京城而去。

  這次的遷徙規模之大,在契丹的曆史上前所未有,不光是上京城,整個臨府以及周邊地區的百姓都在遷徙。

  隻不過在上京城中的這股遷徙經曆了鮮血的洗禮,上京城是權貴的聚居之地,一般有權勢的人都在這裏,因為上京城是權利和財富的中心,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若是不住在上京城,你就是再有權勢和財富人家都瞧不起你。

  經過昨夜的屠戮,整個契丹的權貴殆盡十之七八。

  解放了百姓的同時,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蕭撻裏的魄力與手段,財富均分給百姓,單單是這一點便讓人驚訝萬分,怕是大宋的那位聖明之君也做不到吧?

  蕭撻裏的所作所為即增加了百姓心中的認同感,也增強了契丹人心中的驕傲。

  別忘了,契丹曾經是天下的霸主,也是宋人恐懼的夢魘,東西不知幾何,南北亙穿大地,今日之落魄不過是國運不及,先帝昏庸而已。

  希望這東西無論多麽渺茫,隻要出現便會有一定影響,加入上京城守軍的人數越來越多,即便是守軍將領拒收,也有很多契丹男兒自己加入其中。

  這是前所未有之事,因為契丹人特殊的軍製,隻要參軍的士兵都不需要朝廷刻意提供補給,隻需要糧食就好,這些來自民間的士兵自己準備好了戰馬軍械,在軍中領取口糧後便投入到城防之中,與普通士兵無異。

  大多數朝臣驚歎蕭撻裏的手段,但隻有蕭撻裏本人知道,這和自己的手段無關,之所以有這麽多人前來完全是因為擔當,是自願而來。

  為的就是掩護大軍撤離,為的就是契丹的複興。

  隻可惜這些投奔而來的人終究要失望,來的越多張儉越著急。

  因為現實遠比理想要殘酷,張儉清楚這是在以卵擊石,現在契丹所需要的是積蓄力量,而不是做無謂的犧牲。

  來的人越多張儉越憤怒,這是要把他好不容易準備的一切毀之一旦嗎?!

  匹夫之勇有的時讓人更加憤怒,但卻無奈,畢竟這些契丹男兒滿腔熱忱,為的就是報效朝廷。

  張儉帶著城中守軍不斷的驅趕前來上京城的勇士,同時讓他們北上追隨女皇陛下。

  開始的時候沒人願意,張儉隻能換一種口風,望著前來的契丹勇士聲嘶力竭的大吼。

  “爾等昏聵!眼下正是我大契丹危難之際,興亡之秋!陛下隨一介女流,卻肩負男兒之責,率領百姓橫跨草原存續命脈煙火,此乃危難之時,陛下千金之軀,豈能無有護衛?爾等身強力健,卻不追隨陛下守護黎民,在這裏困守實乃智昏也!”

  大聲的斥責,聲嘶力竭的忠告,終於讓前來的契丹勇士回心轉意,但不乏有人開口詢問:“那丞相又獨守上京城為何?宋軍浩蕩,其兵百萬,上京城隻有守軍數萬人,不敵也!”

  “上京城乃我契丹祖地,亦是國都,宋人必定攻陷以示其國威,然城高壑深,非頃刻而下,我等隻需拖延數日,便可使北遷無憂,使陛下無憂!”

  張儉說完又哈哈大笑道:“至於性命之憂無需爾等記掛,老夫自有妙計!難道爾等還能不信老夫嗎?”

  這話既是說給前來馳援的契丹勇士聽,也是說給上京城中守軍聽的,果然雙方聽了他的話,心中大定。

  既然時丞相的保證,自然不會又問題,雙方都安心的離去,各自準備各自的事情。

  張儉留下幾人在這上京城的城門處,為的就是讓他們再遇到前來馳援的人時進行驅趕,順便把他剛剛說的話重複出來,打消疑慮。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色也有暗轉亮,再由亮轉暗,北遷的隊伍不斷的擴大,不斷的增加。

  北遷不是簡單的事情,契丹既要防備宋人的偷襲,又要合理的安排北遷事宜,為此張儉準備了一套詳盡的計劃。

  在上京城之南遍布遊騎,探馬,斥候,一旦發現小股宋軍騎兵,立刻出兵廝殺,若是遇到大股宋軍,避其鋒芒,誘敵而走,避免他們接近上京城附近。

  上京時契丹的國都,在上京四周有著無數的大小城池,祖州鹹寧,長霸二城於上京城為掎角之勢,南有越王城為門戶,北有懷州扶餘,慶州玄德二城為援助。

  在這其間又有無數新興出現的小城,按理來說實在是防守之險地,但宋軍太過強大,張儉和蕭撻裏推算過,無論怎樣宋軍都不會輸,契丹最終的結局終究是覆滅。

  這一次宋軍算是投入了全部國力,而在大宋的密諜終於傳來消息,宋人大軍壓境,約有數百萬!

  數百萬這是什麽概念,先在的契丹人口不過百萬而以,如何能與宋人對抗?即便全民皆兵也在人數上遜於宋人,更別說宋人的戰力強大。

  張儉清楚,即便是上京城這般堅固高聳的城池在宋人眼中也不過爾爾。

  無有城防之利,那就隻能靠天塹之險了,而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什麽是險要?隻有龐大的草原才是宋軍的夢魘。

  北遷的路上要橫跨數百裏的草場,這些草場車馬通行不便,路上耗時驚人,還有丘陵沼澤遍布其中。

  若是宋軍依舊以數百萬之兵討伐,必會深陷漫長的消耗之中,即便時以大宋的國力也根本消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