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330
  趙禎的話讓蘇軾稍稍一驚。

  放下手中奏疏和模擬戰況的軍旗望向趙禎再次確認道:“官家打算建立功臣館閣?唐時天子畫淩煙之閣,言念舊臣;出平樂之宮,實思賢傅。今陛下以功績為畫,昭臣子之勳念及功績,實屬非凡!”

  對於趙禎建立昭勳閣之事,蘇軾是雙手雙腳讚同的,原因很簡單,唐有淩煙閣,示人以大唐盛況,那宋就應該有個昭勳閣。

  在大宋百姓乃至朝臣的思想之中,現在的大宋已經全麵超越了唐朝。

  若是把契丹的土地也奪取下來,把大片大片的草場收歸大宋,那大宋的疆域可以說是超越了曆代王朝,成為漢家王朝之中最為龐大的存在。

  疆域隻是其一,大宋還有許多地方超越了曆朝曆代,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就拿最為強盛的盛唐來說,幾次治世最為聞名,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包括之後的武曌,政啟開元,治宏貞觀,以及把唐朝推向定點的開元盛世。

  可以說那個時代的唐朝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

  但就是一個如此強大的國家,在大宋百姓的眼中越來越接近,也越來越遙遠,接近是因為大宋逐漸的強大,遙遠是因為現在的大宋已經徹底超越了盛唐,每一步都在拉開與盛唐之間的距離。

  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醫療,製造,等等這些東西在大宋幾乎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在綜合國力方麵已經完全超越了盛唐。

  既然如此心態上也開始逐步崛起,人心中的空蕩蕩需要驕傲的精神去填補,趙禎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再說,眼下這次北伐對於宋人來說意義太過非凡。

  一旦滅國契丹,功勞也是潑天的,必須要有合適的東西作為犒賞,不光犒賞大宋的將士,還要有自太祖開國以來所有重要的朝臣。

  大國的氣質和驕傲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趙禎非常珍惜這種東西,同樣也努力的補充,否則大宋如同一個空蕩蕩的巨人,外麵看著高大威武,而內心卻是逼仄的。

  所以趙禎打算設立昭勳閣以此向世人昭示他們的功績,也向世人昭示大宋的偉大。

  趙禎相信,這次北伐之戰算得上是大宋對付外敵的最後一戰,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個國家會對大宋這樣的霸主產生威脅,最少百年之內不會再有。

  一邊的蘇軾早已開始了重新模擬沙盤以及上麵的推演,剛剛他已經把該說的話說了,建立功臣閣館確實非常重要,唐時的淩煙閣是多少朝臣夢寐以求的地方?

  瞧見官家不說話,蘇軾清楚官家肯定是在考慮其中的利害。

  昭勳閣這種東西對文臣來說簡直沒有任何抵抗力,所有人都會趨之若鶩,但想要達到進入館閣的高度,就必須為大宋和朝廷付出大量的努力。

  顯然官家早已想過,這昭勳閣又能獎勵功臣,同時也能刺激朝臣,甚至是普普通通的讀書人。

  有了盛唐的前例在,設立功臣館閣在大宋也不是什麽難事,無非是讓畫技出眾的人給那些功臣作畫,逝世的人臨摹他們在世的畫作,活著的人現畫。

  蘇軾大概都能猜到昭勳閣是個什麽模樣,畫像都為真人大小,畫好後陳列於昭勳閣,麵北而立,以示尊皇,皇帝則時常去看看,以示對這些功臣的懷念。

  紀念和鼓勵的意義要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可就這樣昭勳閣存在的意義也是非凡的。

  能夠有幸登上這個榜單的人,自然也會感到無上光榮——啥叫光宗耀祖?這就是!當然,蘇軾是不覺得這事和自己有什麽關係,身為外戚就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清楚。

  既然得不到的東西,為何要去強求?

  馬車在公路上平穩前進,天色已經黑了,但內侍早已把點好的蠟燭送了進來,固定在馬車上的蠟燭隨著馬車的起伏稍稍有些晃動,但並不厲害。

  蘇軾有些羨慕,這樣的馬車也隻有官家才能享受,不過話說回來,自己的那輛馬車也不錯,靈兒親自監督打造,包裹了橡膠的車輪以及車廂下麵厚厚的鋼條都能有最好的減震效果。

  至於別人的其實也不差,隻不過沒有他的好而已,有了這樣的馬車,大軍才能日夜前進。

  輕輕把一輛小馬車的木雕放在沙盤上,噠的一聲輕響,馬車木雕便穩穩的立在上麵,蘇軾非常好奇這是什麽東西。

  邊上的趙禎卻再次拿起木雕道:“這是磁石,分為陰陽兩極,同極相斥,反之則相吸,蘊含天地之道。”

  蘇軾尷尬的點了點頭,對於格物這種事情官家最是熱心,無奈的說道:“官家,聖駕已經過了京畿路,現在前往大定府。”

  趙禎放下手中的木雕:“路不遠了,這也是朕最後一次禦駕親征,以後怕是沒有這個機會了。”說完便咂了咂嘴:“這幾年上貢的外朝使臣越來越少了嘞!”

  蘇軾隻覺得官家的模樣太過囂張,為何這幾年上貢的使臣越來越少了?還不是大宋這幾年征伐的有些太過,大理沒了,南海諸國沒了,倭國沒了,西夏,女真沒了,現在連黑汗都消失了。

  環顧四周,隻剩下一個高麗小國還在苟延殘喘,還有一個便是混亂的吐蕃。

  蘇軾相信吐蕃這段時間的混亂和官家必然是有關係,否則不可能坐看大宋一家獨大,眼睜睜的看著契丹覆滅。

  至於契丹,上貢的使臣都是來試探大宋態度的,上哪還有別的外朝前來進貢?

  哦!現在多一個塞爾柱,隻不過塞爾柱人好像對大宋都不太熱心,甚至是不願接觸,在他們眼中大宋怕是如同一頭猛獸不斷的擴張。

  大宋現在已經寰宇無敵手了,誰敢挑釁必將遭受滅頂之災,誰敢嚐試摸虎須?豈不是找死!

  官家這話有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嫌疑,但蘇軾可不敢這麽說,也隻有姑父能勉強說出這樣的話來…………

  篤篤篤…………

  車駕的門被敲響,內侍的聲音傳來:“啟奏官家,駙馬都尉蔡伯俙前來覲見!”

  嗬!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蘇軾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以往在朝中沒有什麽感覺,可現在和皇帝獨出一室,他還真的有所壓力。

  帝王身上真的有一種看不見的威嚴存在,在他麵前做什麽事情都要小心謹慎。

  但姑父一來就不一樣了,隻要有他在官家麵前,往往是春風化雨,在得到趙禎的示意後,蘇軾屁顛屁顛的積極開門,看到的卻是灰頭土臉的蔡伯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