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76
  趙禎手中一直握有百萬雄兵,之所以一直沒有撒手不是因為怯懦,而是因為謹慎。

  畢竟老天給了他重生一次的機會,趙禎不希望輕易浪費掉,他要一舉拿下草原,並且讓草原永世不得翻身!

  之所以一直放任契丹的發展就是在觀察契丹的城市化,一個遊牧民族放棄守之以本的放牧生活,轉而投入到了農耕文明的商業活動之中,這本就是個突兀的表現。

  而契丹也因為這一變化使得草原上的城市逐漸興起,因為要集中人口進行生產勞作,也要有利於運輸和消化,這就使得契丹不得不在草原上進行城市化改變。

  本來是趙禎要考慮的事情,現在卻被契丹人自己考慮到了,並且還熱忱的投入其中,這幾年的時間裏蕭撻裏帶著契丹的臣民轟轟烈烈的在草原上大搞城市化。

  把遊牧的草原人集中起來建設城池,開辦工廠,努力生產商品以換取西方的財富,在大宋的影響下,他們當中很快有人發家致富,而富人最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有了城市就必然會出現服務業,出現服務業之後其他的非工業人口便會增加,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和發展趨勢。

  契丹人的生活質量和收入大大增加,不斷的有人從社會的底層爬上去,引得更多的人放棄原本賴以生存的遊牧行為。

  契丹的城池也越來越多,官員也越來越多,遊牧的本質便是逐水草而居,但這顯然不符合城市化的進程,契丹人發現了這一點,於是便開始把原有的草場逐漸改變為農田。

  之所以這麽做主要的原因是契丹的人口增加了,廣袤的草場消失在大地上,繼而出現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一來城市化的出現讓人口不自覺的集中過來,二來契丹人擔心大宋切斷糧食的供應。

  大宋的人口在不斷增加,契丹也是如此,商業仿佛是一把打開幸福大門的鑰匙,曆代王朝最擔心的人口問題能夠很快得到解決。

  隻要有了商業繁榮就會獲得錢財,有了錢就有糧食,人口基數越大的地方人口增長越快,直至顛覆契丹人的想象,於是他們欣然開始了轉型。

  契丹的貴族和統治者隻看到了城市的不斷出現,農田麵積的不斷增加,可他們卻沒有發現擅長騎射的契丹人也在逐漸消失。

  原本他們認為懦弱無能的讀書人成為了家中的座上賓,席上客,並且無論有錢沒錢的人家都會把孩子送去讀書。

  一時間契丹人原本擁有的許多特征被打亂,甚至是打散消失,但這時候已經無人去顧及這些,因為所有人眼睛中隻有錢,每個人腦子裏想的都是發家致富。

  即便是把孩子送去讀書,最終的結果也不過是為了讓他們能賺更多的錢回來。

  整個契丹都出現了瘋狂的商業風氣,因為知道華夏漢室所走的彎路,知道大宋到了趙禎時才進行改變,於是身為女皇的蕭撻裏早早的提高了商人的地位,以至於商人在契丹能得到遠遠高於大宋的尊重。

  契丹的許多人都沒發現,現在的契丹越來越像大宋了,城市變得越來越多,為了連同各個城市之間的貿易,也為了原材料的運輸方便,契丹人效仿大宋在城池與城池之間建造了公路。

  這無疑是趙禎夢寐以求的事情,三年的時間裏,鬆山州的水泥不知買的多少給契丹人,但趙禎卻從未過問,甚至是下旨給己任王安石位置的州府官員,告訴他們契丹人要買多少水泥都行。

  鬆山州所需做的就是拿錢賣貨,但唯獨一點,不允許賒賬,概不賒欠!

  因為趙禎知道蕭撻裏不是個省油的燈,絕不能讓她看出來是自己故意賣給她水泥,讓契丹有了大肆修建公路。

  契丹人修建公路當然好,建造的城池多更好,這些都是大宋所需要的,都是以後趙禎穩定草原統治所需要的,有了這兩樣東西,就完全能把草原隔成一塊一塊的,肢解開的草原有什麽可擔心的?

  草原看似很大,其實卻也不大,沒有人口的荒蕪之地根本就不是草原,草原上需要的是人口,需要的是“烏拉烏拉”喊著號子的放牧人!

  可以說契丹人幫趙禎做了一切他想要做而做不到的事情,這就是蕭撻裏推崇一切模仿大宋的失敗之處。

  ————————國情不同!

  草原上的城市化建設已經到達定點,三年的時間讓原本沒有多少城池的草原上星羅棋布的布滿了城池,草場越來越少,農田越來越多,關鍵是糧價也不低。

  現在還在草場上放牧的契丹人在被人口中不是傻子就是瘋子,放牧哪有做買賣來的賺錢,放牧哪有種糧食賺錢?

  契丹有錢了,糧價自然而然也就水漲船高,農人的日子也就逐漸的好過起來,這些糧食都被誰收購去了?當然是蕭撻裏的契丹朝廷。

  從始至終蕭撻裏都在擔心契丹的糧食問題,契丹和大宋不同,倆個民族一個農耕一個遊牧,大宋人口的增加不會出現太多的問題,可契丹卻不同啊!契丹的糧食養活不了逐漸增加的人口。

  果然蕭撻裏擔心的問題出現了,大宋不光切斷了契丹商機西進的路線,切斷了絲綢之路的同時還斷絕了糧食的提供,任何一個榷場都沒有糧食出現,哪怕一絲一毫也沒有。

  不光如此,大宋的商品價格不斷降低,低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契丹人一度覺得宋朝完了,連玻璃都能突然買的如此便宜,還不說明宋人太需要錢了!

  但很快他們也發現,自己的商品越來越賣不動,甚至出現嚴重滯銷的情況,所有人都圖便宜去購買了大宋的商品,因為宋人的商品又便宜又好。

  商品賣不出去,商人自然沒錢,商人沒錢如何支付工錢?沒有工錢如何購買糧食,惡性循環瞬間產生,這是契丹遭遇到的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經濟危機。

  雖然是萌芽時期,但它展現出來的力量和驚人破壞力卻不容小覷,在這個封建時代,在這個文明蹣跚學步的時代,人禍的力量是災難性的。

  而一手主導這一切的人就是身在大宋神都城皇宮之中的趙禎。

  他足不出宮,便讓契丹的經濟迅速崩潰,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把契丹的君臣子民玩弄於看不見的大手之中。

  而身邊僅有一人見證這個奇跡,還頂著三司副使的蔡伯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