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51
  大宋和塞爾柱之間的盟約使得趙禎著眼於整個世界的局勢之中,但很快他便要投入到當下,即便是在闕樓之上也躲避不了的問題,再次動手砍掉遼朝的一部分。

  一個早已被大宋滲透,威脅,覬覦許久的一部分,東京道!

  這片土地趙禎一直閑置著,就仿佛是在閑置農田中的一塊荒地,讓人覺得可惜的同時,又在揣度帝王的心意,要知道東京道幾乎是大宋的囊中之物,但官家且並沒有任何索取的跡象。

  仿佛是大宋的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但真正意義上趙禎卻是在不斷的“烹調”這支可惜的“雞肋”。

  東京道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繁榮了,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為大宋和當時的遼朝摩擦,東京道被契丹人視作隨時可能易主的地方。

  於是那片土地在契丹人強力經營下卻也在不斷的衰落,既然終究有一天會經曆戰火的洗禮,既然終究有一天會成為大宋的一部分,契丹人怎麽會甘心失去?

  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種失去不會影響契丹,所以契丹人采取了非常嚴格的管理方式,高昂的稅收,不斷遷徙人口,使得東京道雖然富有,但財富卻都集中在了朝廷的手中。

  如果有一天大宋奪取東京道,得到的最多也不過是東京道的土地,而人口和財富卻會被契丹隨之帶走。

  這種想法很完美,最少是在大宋入主中京道的時候很完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黑水軍的不斷向北向東擴展,東京道也越來越放鬆。

  資本這東西是有性格的,趙禎知道這一點,時間一長,資本就會慢慢的改變人們的固有思想,驅使這人往利益靠攏。

  東京道也是如此,在資本逐漸強大,逐漸繁榮的情況下,改變了當地的許多事情,如同遼朝變成了大契丹國一樣,東京道也有了自己的變化。

  在資本的幹預下,在人心趨利的幹預下,東京道再次繁榮起來,而這種在嚴格壓製下再次興起的繁榮更加迅猛,勢頭更加強勁,為契丹國帶來的驚人的財富和利益。

  於是資本再次成功的,不知不覺的幹預了政治,它迫使契丹高層做出寬鬆的決定,也停止了人口遷徙的計劃,為的就是促進東京道的發展,讓這塊土地再次給契丹提供強大的力量。

  隻可惜這些到了趙禎的手中,卻是“烹調美味”的手段而已,酒越釀越陳,肉越燉越香。

  身為大宋的帝王,他了解資本,了解它的能力和可怕,所以趙禎限製大宋資本的不停擴展,但卻以一種放縱的心態看著契丹的東京道不斷膨脹。

  黑水軍向北擴張?向東擴張?

  這一切都是他釋放的假信號,也是在為眼前的這道“雞肋”加以調料。

  黑水軍的北麵是什麽地方?或者說外興安嶺之北是什麽地方?

  是一片雪國,是西伯利亞大平原!

  黑水軍向北隻是在不斷的探索,探索通往白令海峽的道路,探索從陸路前往另一片大陸的可能,他們得到了大宋的資助,或者說是受雇與大宋。

  這是女真人融入大宋的條件之一,這支彪悍的種族若是想要徹底融入大宋,就必須做出犧牲,探索一條人類極限下可以通往美洲的道路,這是一種報酬的方式,向大宋提供的報酬。

  事實上女真人已經開始向大宋移民了,通過海東州每年向大宋遷徙越萬人,其中包括老弱,包括孩童,他們都將得到大宋的照料,成為大宋的子民,而青壯卻要為大宋探索路上的出路。

  所以說在契丹人看來,黑水軍不斷的向北擴展,事實上卻是向南麵的大宋遷徙而已,誰給了他們這些錯覺?

  自然是大宋皇帝趙禎!

  治大國如烹小鮮,而圖謀契丹之地如慢火熬湯,如何製作鮮美的湯頭,就要看製作者的水平以及耐心如何。

  趙禎無疑是一個既有耐性的“廚師”,東京道在大宋向西域用兵的時候便已經徹底放鬆了警惕,而蕭撻裏也在趙禎被她所俘的時候徹底打消了顧慮。

  有這樣的大前提在,東京道便開始從上至下的繁榮起來,有了朝堂政策的支持,有了地方上的熱情,被壓製許久的東京道徹底解開了身上的枷鎖,可以縱情“跳舞”。

  於是一道“頂級美食”就出現在趙禎長桌上,出現在大宋這支饕餮的麵前。

  帶著享用“美食”的喜悅,帶著農人收獲的“幸福”大宋再次張開它的“血盆大口”享受起它的盛宴來。

  乾宇二年初,大宋用兵東京道,借口也是冠冕堂皇,收複華夏故土,重鑄神州山河,北京大定府禁軍十萬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伐契丹之東京道。

  這次進攻分為水路兩軍,北京道十萬雄兵攻西州克山河,山東二城,直逼遼陽府,而水路大軍則從登州出海,一路楊帆攻蘇州,克蘇州關,三日之內連下複州永寧城,寧州新安城,順化城,以及平南鎮海府!

  速度之快,攻伐之猛,遠超契丹人之想象,但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契丹朝廷同時接到奏報,身為熟女真的長白山女真部突然反叛,八萬人攻取桓州,正州,直逼三州連城所在!

  所謂的三州連城便是定州,宣州,保州三座州城相連的地方,這三州之地相互接壤,州城也就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一旦攻陷一城,其他兩座城池朝不保夕。

  可謂是一州失而三州失也!

  如此淩厲的攻勢,如此迅捷的速度,如此巧合的安排,無疑讓契丹發現大宋早已對東京道崔延三尺,早已等待契丹的鬆懈,這才有了可乘之機!

  與此同時高麗第一時間發表國書,鼎力支持大宋,誓與契丹不兩立,把之前遼朝屠殺,驅逐高麗百姓的事情舉出來,完全不顧當時是高麗侵占遼土在先。

  這倒打一耙的行為讓契丹人咬碎了牙根,雖然高麗對契丹宣戰,但誰都知道高麗不會出兵,他們隻會躲在大宋的背後搖旗呐喊,最多便是提供糧草補給,還有特製的辣白菜作為犒軍之物!

  大宋這隻饕餮在張開第一口的時候就已經把東京道撕的麵目全非,契丹守軍節節敗退,不堪抵擋,城池易主不過是轉瞬之間,當地百姓或是爭相逃命,或是歸附大宋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