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麵埋伏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29
  蕭捷現在很興奮,因為在他看來伊州城就快抵擋不住契丹大軍的進攻了。

  雖然這座城池攻伐的難度很大,但卻並不影響他獲得勝利。

  蕭捷相信再有三輪的進攻伊州城的守軍就快頂不住了。

  城池高大廣闊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士兵才能守住長長的城牆。

  這城牆防守之力得以加強,可同時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大,進攻這樣的城池最好的辦法就是采取車輪戰,一旦出現缺口,大軍盡數向前推進,生生的把防線壓垮。

  伊州城的守軍防線已經逐漸收縮,並且有更多的士兵出現在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看著嚇人,但蕭捷清楚,伊州城已經是強弩之末,後勁不足。

  勝利盡在眼前,這是多大的喜悅!蕭捷甚至能看到如同九天仙女一般的陛下在聖天殿中誇耀自己的功勞。

  是壓上最後一根稻草的時候了,蕭捷對著一旁的傳令兵大吼:“擊鼓!全軍而上,一舉拿下伊州城,首登伊州城者賞金萬貫,城破縱兵三日!”

  這無疑是對士兵最大的激勵,契丹軍隊和大宋的軍隊完全不同,無論是從兵製上,還是從訓練上,軍械上,都不一樣,但這些差距並不算什麽,最為嚴重的便是思想差距。

  趙禎為了控製軍隊不斷的在軍中派遣文官,這些文官並不會幹預將帥的指揮,但卻在無兵事的時候負責“思想道德建設”,也就是宣揚儒家的“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忠君愛國的主要精神。

  畢竟“精神文明建設”要時刻加強,這樣才能保證軍隊的忠誠可靠,若是沒有歸屬感,使命感,榮譽感,這樣的軍人隻是殺戮的機器,而並非保家衛國的戰士。

  契丹人的軍隊卻不是這樣,軍中什麽樣的人都有,隻要能上馬能打仗,契丹軍隊可是什麽人都招的,其中不乏一些潑皮無賴,這些人是社會不穩定的“毒瘤”。

  但在蕭撻裏眼中卻可以“變廢為寶”方法很簡單,命令大契丹國所有州府對這些潑皮無賴進行抓捕,施以重刑,但不是沒有機會免罪,隻要加入契丹的軍隊,自然可以逃脫罪責。

  街市上的潑皮無賴大量減少,因為他們都去軍中免罪了,不光能免罪,還能獲得軍功從此一飛衝天,這簡直對他們來說是一次涅磐重生!

  蕭捷精明的抓住了這一點,軍中的鼓手賣力的揮動鼓槌,隆隆的鼓聲出現在戰場上振奮人心,而傳令兵更是在軍中遊走,馬術精湛的他們可以抵達軍中的任何地方,也會把消息散布到任何地方。

  尤其是那句縱兵三日,簡直是給契丹將士們打了雞血,這就意味著城破的三天時間裏他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整個伊州城的財富和女人都是屬於他們的!

  有什麽能比得上繁榮富庶的伊州城?沒有,即便是西域的其他城池也無法與它相媲美!

  另一邊,伊州城上的石元孫在聽到隆隆的鼓聲之後臉色大變,他沒想到蕭捷這麽瘋狂,車輪戰才是攻城的最好方法,若是一下投入所有士兵,非但不能起到多少作用,甚至有些阻礙士兵的進攻。

  並不是人越多越好,但卻一定是人越多越有氣勢,唯一擊敗這波總攻的方法隻有擊潰他們,雙方之間比拚的就是耐力和勇氣,哪一方最先抵擋不住便會立刻崩潰。

  石元孫看了看四周的將士,還好,這些都是在伊州城駐紮多年的老兵,心性之堅韌非同尋常,但即便如此他們的表情依舊充滿了凝重和緊張,甚至是恐懼。

  這時候石元孫不知道該用什麽言語去激勵他們,明知是死局,不降,不退,不辱,這已經是很難的事情了,他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話讓這些老兵為了大宋流幹最後一滴血。

  一隻手搭在了石元孫的肩膀上,石元孫回頭看了看,居然是跟隨他多年的親兵:“將軍,我等已經精力,俗話說的好,盡人事聽天命,咱們該做的都做了,無需有何背負,也莫要有什麽愧疚,將士馬革裹屍,沙場埋骨再尋常不過,何況…………這一戰無論勝敗如何,必會名垂千古!”

  石元孫的喉嚨幹了幹,他發現自己居然沒有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兵看的清楚,拍了拍他的手,石元孫罕見的露出笑容:“老天要是真的開眼,就讓他楊懷玉現在就出現在老子的麵前,老子宰了他!”

  楊懷玉並沒有出現,但契丹人的大軍開始了總攻,石元孫以刀擊盾,大聲吼道:“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殺!”

  數萬人的守軍發出整天的怒吼,與契丹人的鼓聲……兩相合。

  楊懷玉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在前往伊州城的路上,這一次他冒險一搏,與契丹人不同,他並沒有合兵一處,而是打算用自己的二十萬人包圍契丹人的四十萬大軍。

  在前往伊州城之前,他便率先拿下了納職和益都兩座城池,這兩處地點契丹人幾乎沒有設防,更沒有想到居然有宋軍埋伏在兩城之間的丘壑之中。

  就是在奪取這兩座城池的時候楊懷玉浪費了一點時間,不過二十萬人的宋軍輕鬆拿下了這兩座並沒有多少守軍的城池,轉瞬之間易主後,楊懷玉在每座城池留下不足千人的人馬,但卻把所有火炮和火藥彈都留了下來。

  並且下了軍令,兩座城池的守軍不得出城擊敵,也不可擅離職守,若發現契丹人,無論多少立刻開火,把所有的火藥彈和火炮全部打完為止。

  如此他才帶著二十萬大軍向伊州城浩浩蕩蕩的殺過去,並且在契丹大軍的軍陣出現在眼前的時候迅速開始包圍他們。

  於是在石元孫的守軍以及伊州城危在旦夕的時候,楊懷玉的援軍來了,而且是從四麵八方趕來,殺到了契丹大軍的身後。

  無數的宋軍戰旗高高飄揚在屁股後麵,這使得契丹人驚恐萬分,他們不知宋人兵力幾何,之看到了大量的旌旗在空中迎風招展,尤其是最中間的楊字大旗,更顯得威風凜凜。

  四麵八方都是宋軍,四十萬契丹人隻覺得自己被宋軍包圍了,處處都是宋人的兵馬,就在這個時候蕭捷也收到了消息。

  從納職和益都兩處回來的斥候稟報,兩座城池皆已易主,宋人大軍在那裏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