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441
  出乎蔡伯俙的預料,在二十萬預備軍抵達的第二天一早,早已在於闐集結完畢的三十萬大軍便在狄青的指揮下如狼似虎的撲了出去。

  三十萬大軍應該是相當臃腫的軍隊,但他們卻不同,狄青沒有舍棄了可供多人乘坐的馬車,而是命將士們乘坐戰車前往鴉兒看。

  這裏是於闐邊境上最後一座城池,雖然這裏已經成為廢墟,但大軍到了之後便派人修繕,因為鴉兒看的地形太過重要,黑汗人在驚慌撤退之後,居然毫無顧忌的把這座軍事重地丟棄了,直接回到了黑汗的疏勒城進行整頓。

  這在大宋將士們看來簡直是不可理喻,而在狄青眼中卻是黑汗人的一個致命錯誤。

  鴉兒看之所以有如此古怪的名字,乃是因為少年驍勇善戰者為鴉兒,看不過是這裏的百姓的語氣詞而已,讀作鴉兒坎才最為合適。

  城池並不高大,但在城池的西北部卻是一片高高的懸崖,這是一座矗立在懸崖上的邊關鎖鑰!

  在天氣晴朗之下極目遠眺,甚至能隱約看到疏勒城的影子,簡直是大宋最為理想的屯兵之地,三十萬大軍在這座小小的鴉兒城駐紮下來,而狄青卻並未打算止步於此。

  兵貴神速,動若雷霆,這時候的黑汗人剛剛撤軍沒有多長時間,而大宋征討黑汗的消息怕是剛剛傳遞到黑汗的國都,傳遞到黑汗皇帝的手中。

  狄青現在有什麽?一座地形險要的城池,一條平坦的進攻路線,三十萬虎狼之兵躍躍欲試,這是戰爭最為理想的條件!

  轉頭對傳令親兵吼道:“你現在便去於闐,把蔡伯俙那小子從那逍遙的地方給本帥帶過來,所有軍械糧草包括那二十萬後備軍統統調遣到鴉兒看!”

  親兵得令,抱拳而退,沒走多遠便聽見狄青的再次怒吼:“若是他不來,捆也要把他捆來!”

  是夜,三十萬大軍從鴉兒看衝出,在抵達輸了城外之時如潮水般分散,兵分三路繞過疏勒城分別攻取位於其後的上阿圖什和下阿圖什。

  為何狄青如此迅速的攻伐黑汗,為何他要讓蔡伯俙帶著後備軍抵達鴉兒看?

  因為他要徹底剿滅從於闐退走至疏勒城的七萬黑汗軍隊,上阿圖什和下阿圖什被奪下,也就意味著疏勒城的退路徹底被切斷,他狄青要全殲疏勒城的七萬黑汗軍!

  這是一場突襲戰,也是一場不對稱戰爭,狄青這次簡單粗暴的把三十萬大軍編為前中後三軍,每軍十萬人,前軍由“王鐵鞭”之名的王圭擔任主帥,後軍為曾經擔任海東都護府都護的石元孫擔任主帥。

  兩人都是身經百戰之輩,而且都對外族有過作戰經驗,雖然不是對付黑汗人,但狄青相信他們既然能應對遼人的驍勇,和倭人的狡詐,自然能應對黑汗人。

  前軍和後軍共計二十萬人切斷了疏勒城的後路,而狄青率領十萬人對疏勒城展開了進攻。

  事實上疏勒城對於漢人來說並不陌生,東漢初年匈奴征服西域時,猛將耿恭孤軍即堅守於此地,疏勒城傍臨深澗,可以倚險固守,耿恭隻有百餘人卻能依靠此城抵禦萬餘人的匈奴騎兵,可見地利之奇險!

  而狄青,根本不打算派兵直接攻伐疏勒城,明知是險地為何要讓將士們用人命去填?十萬人攻取七萬人駐守的城池,派遣士兵頗為不理智。

  最好的辦法不是攻城,而是把他們逼走,當年耿恭以塗抹毒藥的弩箭作為神箭嚇唬匈奴人,如今狄青也有一個不錯的唬人手段。

  派遣軍中猛士立於疏勒城前大吼:“我等乃華夏天朝之軍,軍中有雷霆之器!可使爾等之糜如齏粉!速速投降方可不死!”

  疏勒城的守軍定然是不相信的,神器?若是你大宋有神器,遼朝還不早已被你滅了?可現在西域還在遼人手中,你的神器在哪呢?

  再說當初黑汗大軍攻伐於闐的時候怎麽沒見你用?騙三歲小兒呢!

  狄青料到疏勒城的黑汗軍不信,冷冷一笑的揮手。

  當隆隆的火炮聲響起,當呼嘯的炮彈帶著毀滅的力量砸在疏勒城的城池上,這座扼守天山南北通道的險要城池在顫抖中發出一陣悲鳴…………

  一發炮彈剛好擊中疏勒城的城門,厚厚的包鐵城門在一聲巨響後四分五裂,火炮的威力展現的淋漓盡致,黑汗軍上下大驚,瞠目結舌道:“宋軍果有神器也!”

  即便如此狄青也沒有派遣軍隊大舉進攻,而是不斷的向前壓進,以遠程的火力不斷的進攻疏勒城,城池在顫抖中搖晃坍塌,化為齏粉。

  這是毀天滅地的力量,震撼著古老而又遙遠的土地。

  城牆倒塌,黑汗人在絕望中完全沒有戰力,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看得見的敵人並不恐怖,但看得見卻摸不著的敵人卻讓人心生畏懼。

  宛若神力一般的進攻,裹挾著毀天滅地的力量,黑汗人在絕望中掙紮,他們別五選擇,隻能緊緊的擁擠在一起,在北方的城門處“抱團取暖”最終向後撤退。

  戰鬥的意誌在火炮展露猙獰之後便被摧毀,他們從未見識過如此可怖的力量,在這種力量麵前,無人能心生抗拒之心,有的隻是無限的恐懼。

  事實上看似崔跨拉修的力量並不能毀滅疏勒城,狄青知道火炮的威力和它的震懾,於是乎他把這些火炮當作擊潰黑汗人心理屏障的利器,而不是破城的利器。

  這一招效果顯著,黑汗人終於撤軍了,他們慌不擇路的從疏勒城完好的北門撤出,麵對的卻是狄青早已部下的伏兵…………

  滿天的箭雨如同黑雲,一朵朵的從宋軍的軍陣中飛起,又一朵朵的從空中落下,落在了黑汗人的軍隊中,皮製的鎧甲被洞穿,輕木的盾牌被擊穿,即便是鐵皮的盔甲和盾牌也在這猙獰的箭雨下顯得力不從心。

  但包圍並不是全麵的,宋人的方向之中有一塊空地,在這個備受打擊,無數人倒下的箭雨之中,這快空缺就像是一條逃出生天的通途,黑汗人已經失去了理智,鼓足最後的勇氣衝向那裏。

  逃出生天,後方的宋軍並未追趕,而黑汗人更是不敢停留…………但命運總是如此作弄人,他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幫你關上了一扇窗……

  上阿圖什和下阿圖什已經被二十萬宋軍輕鬆拿下,所有負隅頑抗的黑汗人都變成了宋軍將士們手中的軍功,而他們此時正嚴陣以待。

  盾牌被舉起,長矛輕輕的搭在盾牌的最高點,棘輪弩的絞盤被拉到最低,箭矢上散發著幽冷的放光,而宋軍麵對的卻是剛剛逃出生天,疲於奔命的疏勒城黑汗軍……

  一群如難民一樣的軍隊遇到了人馬具甲的宋軍,完全沒有勝利的希望。黑汗軍中不知是誰唱起了悲涼的歌聲,包涵了***特有的發音帶著難以述說的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