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於闐獻土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18
  一場舉國上下充滿憤怒的戰爭會怎樣?大宋的上國威儀被挑釁之後,整個國家便充滿了憤怒。

  年關將至,並應該是幸福祥和的時光,但卻生生的被那些西方外夷給破壞,不準確的來說所有信仰回回教的人都成為大宋百姓眼中的惡魔。

  甚至連猶太教和天主教都被牽連,被認為是和回回教一丘之貉的存在,至於佛教,在這個時候卻被當作是受害者,因為佛門的人很聰明,知道這時候該把西域佛國的慘痛曆史拿出來說說。

  於是佛門便成為外來宗教中的少數幸存者,而其他的宗教在大宋有點呆不下去了,凡是漢家百姓看見外族的傳教士之人便視之如鬼魅,這樣的環境之下還如何傳教?

  很快天主教的傳教士就發現,大宋百姓對外教的敵視不是因為外教的不好,而是因為對***教的仇視讓其他的宗教平白遭了殃。

  最快最有效的辦法是什麽?不言自明,隻要把回回教的人描繪成惡魔,並且添油加醋一般就能獲得大宋百姓的認可。

  這時候,趙禎的敵人,大宋的敵人就成為所有人的敵人了,而那些來自天主教的傳教士更是興奮起來,沒想到東方的帝國和羅馬教廷一樣厭惡***教,這簡直是他們極好的機會。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阿巴斯王朝的統治者現在是塞爾柱突厥人的蘇丹,這個龐大的阿拉伯國家已經橫跨整個中亞,影響力甚至擴散到了遙遠的埃及。

  這讓神聖羅馬帝國非常的不安,也是為何沒有停止十字軍東征的主要原因。

  中亞因為東方的宋帝國而富得流油,這個國家國力非常強大,軍事力量更是驚人,使者約翰在回到羅馬帝國後隨即把對東方用兵的想法徹底打消,即便是遍地黃金,羅馬帝國和大宋之間的戰爭也是不可能。

  唯一能和宋帝國之間進行戰爭的隻有中亞的龐然大物,阿巴斯王朝……或者說是塞爾柱王朝。

  現在這倆個王朝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因為一個小小的封地,宋帝國與塞爾柱之間算是間接地交戰了,宋人的強大已經派兵馳援於闐,而塞爾柱定然是不會讓黑汗獨自麵對宋帝國這個龐然大悟。

  對於這些天主教傳教士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對於神聖羅馬帝國來說也是一個契機,他們完全可以看著宋帝國與塞爾柱打的不可開交,然後他們從中漁翁得利。

  但很快他們便認為自己錯了,眼下的這場***對東方帝國的“聖戰”遭到了大宋的強硬反擊,征魔之戰的名號也被徹底打響。

  “彼之於闐,我之邊疆!”

  “華夏出神劍,萬眾征妖魔!”

  大宋對於闐的援助全麵開始,在趙禎的描述下,在朝堂的鼓舞下,在人們的宣傳下,這場戰爭變成大宋的一場偉大的衛國戰爭。

  這是外夷魔教對大宋的侵略,是荒蠻對文明的侵襲,之夜郎自大對華夏天朝的挑釁。

  雖然不能做到所有宋人團結起來一起投入戰爭的情況,但卻也是積極備戰的,這種積極從軍械司所轄工廠和十六衛中最能體現。

  眼看年關將至,所有人都知道不宜出征,但將士們卻是摩拳擦掌枕戈待旦。

  因為趙禎的思想建設,身為軍人的他們早已怒火中燒,恨不能現在就殺去於闐,征伐那些敢於挑釁大宋的黑汗人。

  趙禎的征魔論還在持續發酵,這句話猶如一場巨大的海浪在神都城中沸反盈天,所有人都在控訴著西域小國黑汗的無禮,斥責其背後的塞爾柱王朝囂張跋扈!

  尤其是當大宋的百姓朝臣得知,原來塞爾柱王朝是突厥人建立之後,態度急轉直下。

  突厥人?!

  大唐立國之初就被就滅掉了突厥,突厥人和回鶻人在那個時候就歸附了中原,而現在,居然敢再次挑釁中原,實乃螳臂擋車,蚍蜉撼樹!

  民間的風氣和氣氛讓趙禎相當滿意,既有自信又有憤恨,所有人都知道突厥人建立的塞爾柱王朝才是這次於闐之危的幕後黑手,也是大宋真正的敵人。

  大宋的朝堂當然要比民間百姓冷靜許多,朝臣們漸漸緩過神來,眼下所需要的是於闐的支援,這一點大宋已經做到,有寧夏邊軍近六萬人的馳援,於闐之危應該能解。

  至於征伐塞爾柱帝國,這種事情還是不要談的好,原因很簡單,兩大帝國之間比沒有直接的爆發衝突,又相隔較遠,中間還有一個黑汗國作為緩衝。

  大宋王朝沒必要和一個外邦蠻夷動手,更何況大宋的敵人不是這些外族,而是北方的契丹人。

  建議聽起來中規中矩,有禮有節,但趙禎知道,事實上就是這些文臣的“懦弱病”又犯了!

  在他們看來,耗費國帑和軍力對西方的塞爾柱帝國發動戰爭實在是不劃算的買賣,即便是贏了又如何?

  但他們不知道,趙禎早就已經把主意打到了塞爾柱帝國的身上,在趙禎眼中,黑汗本就是大宋的一部分,新疆的土地即便是到了被列強侵略的時候都沒有丟掉,豈能在自己手中放棄?

  戰爭動員已經做的差不多,那接下來就是該大舉進兵了,隻不過眼下卻要先讓大宋的將士們在家中把年過好,養精蓄銳待征魔!

  年關如期而至,因為黑汗的挑釁,大宋的這個年關算是過的不太安生,但官家沒有下一部動作,沒有繼續派兵西進征伐黑汗,好消息是寧夏邊軍大捷,擊潰黑汗五萬敵軍,殺敵一萬,俘虜數千。

  另一個讓趙禎意想不到的消息是,於闐的自治皇族尉遲氏歸附,願獻上於闐國土歸宋都城,趙禎知道他們在於闐呆不下去了。

  於闐的前幾代國主都是驍勇善戰意誌堅強之輩,否則也不會把於闐這西域小國經營的如此之好,更不會抵擋黑汗王朝的侵略如此之久。

  但…………於闐終究是走上了王朝衰落的老路,繼任之君安穩的太久了,麵對黑汗的不斷侵略疲於應付,最後隻能在前輩奮戰的地方倒下。

  雖然已經是歸附了大宋,在於闐當地有自治權,但同樣也有性命之危,不如把於闐拱手奉上,獻給大宋,整個皇族都能過上安逸的生活,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