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梁換柱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38
  其實公主大婚和皇帝並沒有多大的幹係,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有事情都由使者搞定,連閨女出嫁,皇帝都可以不到現場,當然趙禎不會如此,他還是要親自看著自己的女兒從宮中的繡樓出嫁的。

  長樂宮和皇宮中的許多宮殿都不大一樣,因為是公主的居所,其中便有女兒家常設的繡樓,別的宮中都是以宮殿為主,隻有公主所在長樂宮有高高的繡樓,以此為各宮的區別。

  繡樓不高也就三層,趙禎看著繡樓微微有些發愣,這是當初他親自為女兒設計的,上中下三層各有用處,邊上是長樂殿,有時靈兒也睡在那裏,或是在殿中會見誥命夫人。

  長樂宮最不尋常的地方就是宮中有一個高高的龍門秋千,這是宮中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之一,靈兒自然是個中高手,她總是能站在秋千上高高的蕩起,一身絲帶紅衣隨風舞動。

  ……………………

  隻有女兒要出嫁時,作為父母回憶起點點滴滴,才會把這種甜蜜當作苦澀,除非父母本身,誰也不知道這份不舍來自何處。

  看似靈兒出嫁不過是從宮中搬到另一個地方,但事實上卻是從趙禎身上挖走一塊肉似得痛苦,而薇拉早已進了繡樓,她要讓靈兒以最美的一麵出嫁。

  今日是迎親的大日子,其日大昕,天還蒙蒙亮,趙禎覺得時間已經過的很快了,靈兒著花釵襖裙而出,褕翟纁袖的從繡樓下來,邊上的侍女不斷的開口提醒:“品醴女儀。”

  現在這時辰是留給她拜別父母的時間,而蘇家父子已經前往家廟去告廟了,很快便會進宮迎親,雖然公主尚嫁步驟複雜,但蔡伯俙還是盡量的精簡一些。

  並非是他不尊重靈兒,恰恰相反,這是在幫這對新人加快速度,要知道真按照唐時的禮儀來,怕是要拖上十來天的時間!

  冗長複雜的禮儀隻會消磨兩人的耐心和時間,並沒有實際作用,蔡伯俙雖然“威脅”蘇軾說要讓他受苦,可事實上卻並沒有這麽做,畢竟蘇軾受苦靈兒也要受苦,趙禎可不答應。

  當天光大亮的時候,趙禎坐長樂殿中,而薇拉罕見的和他並肩而坐,靈兒緩緩走到殿中,這一次她的臉上再也沒有往日無憂無慮的純淨笑容。

  敬茶後緩緩拜下:“父皇,母後,萬安!”

  趙禎抬手道:“姑娘快起來吧!今日是你出嫁的大日子,朕和你母妃一起來給你送行,快快過來坐下,咱們一家人好好說說話!”

  簡單的話語讓薇拉掉下眼淚,但靈兒卻並沒有難過,笑嘻嘻的上前道:“母後,您哭什麽,不過是靈兒從宮中搬了出去,如同昀兒當年搬出皇宮一樣,在神都城中有自己的府宅而已,難道趙昀住進了魏王府就不同了嗎?我瞧楊母妃也沒有難過,反而高興極了!再說若是您想女兒,女兒便日日回宮陪您說說話!”

  薇拉望向趙禎,破涕為笑道:“你這話說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在婆家受了什麽氣回宮向你母妃和父皇告狀呢!”

  趙禎明白薇拉的意思,伸手撫摸著她金黃的秀發道:“女兒一片心意,若是你想也可隨時去她家中坐坐,朕絕不阻攔,當然若是靈兒進宮不是更為方便嗎?”

  薇拉心中激動,趙禎的意思她豈能不知,身為皇妃自然不能輕易去駙馬府,知道人是知道她想女兒,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對駙馬府不放心,怕人家虧大自己女兒。

  薇拉知道如何選擇,靈兒也不需每天進宮,隻要隔三差五的進宮便是,自然也沒人說三道四,再說自己的女兒回宮,趙禎高興還來不及。

  接下來便是母女兩人的悄悄話,趙禎便起身離開,對於蘇軾他是放心的,當然主要是對靈兒有信心,自己的女兒自己知道。

  嫁去蘇府之後不要把蘇軾整治的服服帖帖就算是他蘇軾命大,至於受欺負之說,還不知是靈兒進宮告狀,還是蘇軾進宮訴苦…………

  大概源於後世帶來的記憶,趙禎心中隻有那麽一絲感慨而已,並沒有如同生離死別一般的難受。

  三才緩緩走來,小聲道:“官家,蘇家的人已經到了宮外候著了,雁禮齊全,主禮使蔡伯俙也來了。”

  趙禎點了點頭,時間也差不多了,良辰吉時出嫁不能耽擱,薇拉帶著女兒從殿中出,蔡伯俙一路上帶著內侍宮女高喊:“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

  寬大又喜慶的馬車之中傳出靈兒的哭聲,當然這聲音對於趙禎來說實在太假,一聽就是幹嚎,之後宮人再次高喊:“勉之敬之,夙夜無違。”

  蔡伯俙作為主禮使又是靈兒的姑父再適合不過,當然他的身份雖然是趙禎任命的,但卻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身份,無論是到皇宮還是到蘇府,他都是被當作客人來待。

  作為皇宮的主人,趙禎自然也要施展地主之誼,邀請蔡伯俙與長樂殿中吃些糕點茶水之類。

  殿中沒有外人,隻有三才站在一旁,按道理來說薇拉應該在邊上遞茶給蔡伯俙,以示信任和托付,但這一次卻沒有,蔡伯俙從懷中掏出密折遞給趙禎道:“官家,黑手有更詳細的消息傳來。”

  趙禎點了點頭,遞了一杯糖水給蔡伯俙道:“邊吃便說,兩不耽誤。”

  蔡伯俙喝了一口糖水道:“官家,此次已經查明,市舶司貨物的丟失根本就是幌子,為的是遮蓋福建水師被竊取的三門火炮,市舶司東西丟了反而鬧得沸沸揚揚,但火炮丟失卻無人提及。”

  趙禎微微眯起眼睛:“這手段頗為高明,畢竟市舶司以財貨為主,一旦丟失,還是丟失那麽多,必會讓人驚詫萬分,但也不該把火炮之事遮蔽如此之久啊!”

  蔡伯俙苦笑道:“官家有所不知,這火炮之所以拖延許久才被發現,實在是賊人手法太過高明,以三根一模一樣的鑄鐵偷梁換柱,換走了三門火炮!”

  “什麽?!”

  趙禎驚訝的看著手中的奏疏,這賊人為了偷梁換柱也是煞費苦心,用了三根和炮管一模一樣的劣質鑄鐵換取了三門火炮。

  是啊!隻要在外觀上看不出來,誰有會去注意三門火炮已經被換走了呢?

  畢竟這火炮每一門都與千斤之重,誰也想不到有人會去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