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166
  蘇軾的感覺是正確的,趙禎並不打算點到為止,而是要“深入的”,“透徹的”,“大換血”似得改變大宋朝堂的精神,改變大宋的精神。

  當然,這是一場改變,並不是一場謀殺,所以對上了年紀的人,身患疾病的人還是有特殊照顧的,但年輕官員…………一個都別想跑!

  望著文臣武將,望著勳貴宗親,趙禎悠悠然的來了句:“從現在起,一切以軍中法!”

  這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從秋獮開始,所有人都要按照軍中的習慣和法度進行,無人能例外,也就是說即便是皇後也要如此…………

  蘇軾“絕望”的盯著曾鞏道:“瞧見沒?我就說吧!我就說吧!”

  “這又如何?你不是在軍中待過嗎?也沒瞧見你少了一塊肉嘞!”曾鞏玩味的望著蘇軾,隨即臉色一黑,他想起來了,當初在神都城的城門口迎接蘇軾的時候,這貨好似和現在不一樣……

  趙禎的話音剛落,便有數隊將士上前,給參與秋獮的所有人配上了橫刀,弓箭,弩箭,還有盔甲………雖說是半身的皮甲,可這對於平日裏在朝堂之中文質彬彬的文臣來說亦是難事!

  這時候的蘇軾反倒是坦然起來,一手一腳的穿上皮甲,邊上的曾鞏瞧著蘇軾的模樣,把弓弦包裹起來然後斜掛在身上,接著便是把弩箭插入馬鞍上的皮革套子之中,箭袋也是放在馬鞍上。

  有些人則是把箭袋掛在了背後,這樣看著威武方便,實在是行軍之中的無奈之舉,箭袋放在背後,便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舉手夠箭,而在馬鞍上順手一抽就好。

  大宋的弩箭和弓箭都是製式的,所以不分弓弩都可以使用,秋獮是打獵,弓箭弩箭都能用,就看你的水平如何,當然一般的文臣還是喜歡使用弩箭。

  蘇軾用刀鞘一把將曾鞏手中的棘輪弩懟過去:“弓弩萬萬不可對著人,即便是未上弦亦不可!”

  發放弩箭的士卒驚訝的抬頭望了蘇軾一眼,豎起大拇指道:“這位官人倒是在軍中待過!諸位官人,手中的棘輪弩乃是我大宋的克敵利器,但也是要命的玩意,一旦失手,以眼下這個距離,射穿一個人不成問題,甚至還能連斃兩人嘞!萬萬小心,萬萬小心!”

  這話就讓眾人更加提心吊膽,不是擔心手中的弩箭傷人性命,更多的是擔心那個不長眼的家夥在無意之中把自己給射穿了…………

  當然,在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往弩箭裏裝填箭矢。

  趙禎親自為王語嫣披上鎧甲,這是一副相當貼身的板甲,質量輕盈,並不累贅,穿上之後的王語嫣處處透露出一股子英氣。

  而趙旭趙昀兩人卻是互相幫對方著甲,這時候終究是兄友弟恭,他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在父母麵前,一定要妥帖,他們知道父皇母後事實上最看重的是手足之情。

  趙禎從小就對他們說:“人要先學會愛自己才會愛他人,先學會愛親人才會愛天下人。”

  趙禎和王語嫣都知道,其實趙旭不是一個暴戾的孩子,相反他受到儒家的教育之後,是一個遵守禮法的孩子,但也正是這種儒家的定式思想讓他成為一個墨守成規之人。

  這歸根結底還是趙禎自己的錯,他當初和王語嫣都想著把趙旭打造成一個守成之君,而什麽思想最適合?自然是儒家思想,所以導致趙旭現在被約束在一個框架之中,一個由儒家思想,教條和禮法約束的框架。

  現在趙旭每做一件事都要首先考慮這是否附和儒家的“規矩”,而且他也學到了文官身上所謂穩重,趙旭不是一個天資非常好的孩子,並不是說他笨,他的智慧不輸於趙昀。

  隻不過他沒有作為皇帝所應該有的“天資”。

  待所有人準備完畢,便是趙禎開始首獵,帝王首獵之後,意味著秋獮正式開始,為期一周,當然也隻有在趙禎首獵之後,一路趕來的官員才能休息。

  對於趙禎來說這實在簡單,這是大宋剛剛圈禁的圍場,裏麵的飛禽走獸不要太多,而且趙禎不打算用火槍狩獵,而是會用刀劍,弓弩。

  這是祖先狩獵的工具,也是祖先每次秋獮的禮器,趙禎自然不會改變,至於在遼朝,遼人的秋獮和自己有什麽關係!

  誰說漢家男兒就不能如草原漢子那般的彎弓射獵,風吹草第,趙禎策馬奔騰,警覺的梅花鹿分散逃走,這是他們生存的本能,鹿兒四蹄飛奔,趙禎緊追其後,箭矢早已搭在弓弦上,瞅準機會就是一箭射出。

  在馬上射獵其實並不簡單,馬的奔跑能力在於持久,而鹿善於機動和爆發,趙禎追逐一會之後,眼前這隻梅花鹿的體力不斷的下降,這一箭便有極高的命中率。

  隨著梅花鹿的翻倒在地,四周將士發出歡呼之聲。

  自有軍士上前收拾獵物,這是秋獮的第一隻獵物,也是祭祀的最佳祭品,秋獮的祭祀向來是用獵物,整隻鹿都要放在了祭壇之上,當然一隻鹿實在太磕磣了些。

  除了趙禎之外,王語嫣這位一國之母也參與了狩獵之中,隻不過她用的不是弓箭,而是弩箭,棘輪弩的上弦並不費勁,王語嫣甚至可以在馬上單手完成上弦。

  文武百官都沒想到,身處後宮之中的大宋皇後居然有著相當不錯的馬上功夫,並且射獵也相當不錯,當然她的獵物不是鹿,而是一隻羊。

  而趙旭和趙昀兩人的獵物是牛……

  牛羊本就是祭祀所用的祭品,而趙禎的鹿顯然是首獵的祭品,象征著帝王的實力,整隻的鹿,牛,羊,被放在祭台上,而所祭祀的是皇天與後土,也祭祀華夏的祖先。

  趙禎帶著趙旭趙昀兩人在鴻臚寺官員的高聲唱諾下緩緩參拜,拜的是誰?是華夏祖先!祭的是誰?是華夏的尚武精神。

  在蒼茫的草原上,臨時搭建的祭台,帝王著甲佩劍帶著子嗣參拜,這種場麵不得不說是儒家禮法之中看不到的熱血。

  這是一種粗獷美,是一種讓人心中澎湃的震撼,原來漢家也有如此大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