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9      字數:2284
  趙禎是有赴死決心的,曆史早已在他的改變下走上了另一條軌道,積弱而不積貧的大宋成為了現在的一方霸主,走上了文明的巔峰,成為這個世上最偉大的王朝。

  和這些相比,趙禎還真的懷戀另一個時空中的生活,他累了,倦了,疲了,乏了,需要一個沒有責任,沒有負擔的生活,若是自己能回到那個時代最好,若是不能,就此長眠也不錯。

  蕭撻裏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趙禎扶正了頭上的頭盔,放下麵罩,再次舉起了手中的長劍,帶著三才向自己衝來,圍攏在他四周以彪悍著稱的契丹勇士居然被他義無反顧的衝鋒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向後退了一步。

  一主一仆便義無反顧的衝了過來,蕭撻裏也被眼前的景象嚇呆,有多少帝王能做到這種程度?別說是帝王,就是猛將也沒幾人能如此悍不畏死。

  “不可擊殺!”這是趙禎聽到蕭撻裏的最後一句話。

  皇帝就是皇帝,這個職業即便在厲害,號令天下唯吾獨尊,但也不過是肉體凡胎,他不是戰士……

  有了蕭撻裏不可擊殺的懿旨,契丹勇士並非沒有辦法,想要製服一個手持利劍的皇帝,其實對於他們來說並不困難。

  但趙禎同樣也不是好欺負的,他雖然是皇帝,可卻不是一般的皇帝……別忘了他的前世是個盜賊,也有著相當不錯的格鬥技巧。

  雖然不一定最致命,但卻是最為實用,在契丹人和三才驚訝的目光中,趙禎收劍回鞘,把這柄跟隨他多年的天子劍插進泛黃的土地之中。

  脫去身上頗為礙事的鎧甲,露出內裏的勁裝,既然要戰死,就要體麵些,殺到最後才是真正的榮耀。

  大抵是出於對帝王的尊重,契丹的勇士同樣如此,軍中的壯漢上前,脫去了身上的鐵甲,嘩嘩的鐵葉子惹得趙禎一陣撇嘴,這種以魚鱗甲改變而來的鎧甲,遼人稱之為鐵浮屠,可在他的眼中卻是完全不夠看的。

  三才心中沒底,他知道官家的武功可不怎麽樣,即便是放在軍中也是中等水平,可他不知道,趙禎有一套秘而不宣的東西,這東西隻能用在近身格鬥上,在戰場上則是沒有太大的用處,尤其是在麵對武裝到牙齒的士兵。

  趙禎腿伸出筆直,後腿微微彎曲,雙手展開,左手齊肩,右手前伸,手指收攏隻留下一根中指…………隻不過方向不是衝著契丹士兵,而是衝著蕭撻裏。

  什麽契丹勇士值得他一屆帝王去挑釁?豈不是給他臉麵了!

  這囂張的手勢無論古今,無論種族好像都挺適用,蕭撻裏俏臉漲紅的嬌喝:“放肆……拿下!”

  結實的契丹漢子便向趙禎衝去,這是打算一力降十會,趙禎甚至能感覺到自己腳下的土地在震動,麵對衝來的人肉坦克,趙禎左腳用力鐵製的戰靴穩穩的抓牢地麵,在契丹勇士距離他僅有半米的時候,突然右腳上踢。

  這一擊快若閃電,讓契丹武士措不及防,鐵靴卡在了他的脖子上,雖然趙禎也被這種力量衝擊了一個踉蹌,但這是慣性所造成的,隻用了僅僅一招,原本生龍活虎的壯漢便倒地不起。

  事實上這壯漢在地上翻滾兩圈之後便自己把自己的脖子抓破了,模樣猙獰的讓人害怕,一個人生生抓破自己的喉嚨是個什麽感覺?

  其實趙禎的這一腳已經踹碎了他的喉骨,那是人身體上相對脆弱的部位,但趙禎接下來的打法就頗為……“不要臉”了。

  遼朝的勇士在麵對趙禎的時候,不得不小心自己的眼睛,褲襠,腋下,太陽穴,以及喉嚨,稍有不留意便會被一波帶走,無所不用其極。

  這是源自於一種生死存亡之際誕生的格鬥術,目的是幹死對方,自己活命。那麽它必然會大幅度省略掉一些冗餘的套路,直接以最精悍,最有殺傷力的方式打擊敵人,什麽尊嚴,什麽教養都可以放棄,因為這是在活命。

  三才第一次看到趙禎的這一麵,同樣趙禎也是在穿越以來第一次展現這一麵,剛開始頗為生疏,但自從一腳踹死那個壯漢開始,趙禎便愈發的熟能生巧。

  事實上這是他第一次用這種格鬥術殺人,在另一個時空中,偷竊和謀殺是完全倆個概念。

  遼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問題,蕭撻裏緊皺眉頭,她的第一反映便是不可能,一個大宋皇帝為何能輕易放倒數個十來個強壯的契丹勇士?

  但她可不想再拖延下去,直接對蕭滿蕙道:“拿下他,不得傷其性命。”

  蕭滿蕙的辦法簡單粗暴,穿著盔甲便上去了,麵對身穿鐵浮屠的蕭滿蕙,趙禎是沒奈何的,蕭滿蕙反倒是恭敬的很:“陛下,剛剛那些都是廝殺漢,若是莽撞您切勿計較……”

  說完他便一拳向趙禎砸來,搞的他就不是廝殺漢一樣,趙禎架擋鐵拳,但卻吃力不起,蕭滿蕙是真的如力士一般,一拳接一拳的向趙禎轟擊,這是以暴製暴,一力降十會。

  一拳擊中了胸口,趙禎隻覺得五髒六腑一陣顫動,胃中翻江倒海,但來不及有所反映,便眼前一黑人事不省。

  當然三才也受到了同樣的待遇,一個人的力量有多麽的渺小?渺小到完全不能與一個帝國抗衡,趙禎是打算戰死的,但遼人總有辦法不讓你死。

  但同樣的趙禎也看開了,死不死的都不重要,心態放平和了才重要,事實上遼朝在麵對大宋的時候便已經輸了,現在的宋遼差距不是一個小小的西域能彌補的。

  他相信,隻要大宋發動一場全麵的,大規模的戰爭動員,集合大宋的一國之力北伐,別說是遼朝,即便是草原也將被大宋所征服。

  之所以趙禎沒有這麽做,就是為了把契丹人趕進草原,避免付出龐大的代價,雖然大宋能平定草原和遼朝,但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極大,百萬,甚至數百萬的大軍要耗費多少的錢財,要有多少的大宋男兒戰死異國沙場?

  對於趙禎來說,這些付出換取遼朝的土地,值不值得?還是用時間和大宋的強大慢慢的侵蝕著遼人的土地,兩者哪一個更劃算?

  趙禎選擇了後者。

  所以趙禎相信,蕭撻裏不會對自己怎樣,她是個聰明的女人,應該知道自己若是死了遼朝也就完蛋了,反倒是不能讓自己有事,否則沒有後顧之憂的大宋一定會發動全國之力,一夜之間毀滅整個遼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