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170
  趙禎在看到火器營一係列的作戰手段之後,心中也更加踏實了,說實話,自從李酒入主火器營後,他整個人便與世隔絕的消失了在了世上,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了火器營的建設之中。

  別看這個差遣簡單,統領大宋軍備最為先進的火器營,但事實上如何研究戰法,如何配置陣形,對付什麽樣的敵人等等之類的都需要耗費極大的精神。

  趙禎不認為別的人會比李酒做的更好,也不會有人比他更為忠誠,趙禎挑選他不單單是因為他的忠誠,更是因為他的腦子靈光,做事變通。

  屬於肯鑽研,會鑽研的人,這樣的人放在火器營才是最好的選擇!事實也說明了一切,李酒的在對火器營的建設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鮮的事物第一次出現總會給人驚豔又迷茫的感覺,有些人很快便會迷失方向,而有些人則在驚豔中不斷前行,最終摸索出了前無古人的道路來。

  趙禎想要大宋的火器領先世界,而同樣的,李酒希望大宋在火器上的戰法領先所有人,為此他甚至研究了一種以純刺刀作為軍陣的方法。

  趙禎知道,對李酒來說,眼下這場戰爭離不開長槍手的保護,但早晚有一天他要舍棄這些沉重的長槍手,否則火器營就永遠要依賴冷兵器的保護才能發揮自己的威力。

  而冷兵器的代價非常巨大,就比如大宋的長槍兵,這種手持長達近兩丈長的木柄長槍,以木為柄,以鐵為尖,重量適中,但他們身上的甲胄卻非常沉重。

  長槍手是用來對付騎兵的,他們處於軍陣的前端同樣也要抵擋箭矢,所以大宋的長槍手全都身著重甲,而當步人甲已經改良成了板甲後,大宋的長槍手也就自然的身著板甲以提他們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

  雖然他們保障了火槍手在軍中的安全,克製了騎兵,但身著重甲的他們,在戰場上的移動速度實在感人,大宋雖然已經步入戰車行軍時代,但當重甲士兵投入戰場之後,基本上就要沒有什麽機動能力了。

  追擊敵人更是不可能,所以大宋的步卒多是以緩緩推進為主,並不能追擊,火槍手和重甲長槍手的配合其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點。

  趙禎在沙盤上做過推演,當敵人的騎兵浩浩蕩蕩的衝擊而來時,遠距離以火槍手射擊,火藥彈覆蓋,在他們的漏網之魚衝到大宋的軍陣麵前時,致命的長槍豎起,形成一道槍林是何等的可怕?

  其實這個重甲長槍手和燧發槍手搭配的陣形也是火槍剛剛裝備軍隊的最好陣形,別人不知道,趙禎卻知道它的名字,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士方陣”。

  這種陣形能有效抵擋騎兵的強大衝擊力並憑借長度優勢撂倒騎兵,因此也曾被後世許多方陣等陣形所繼承。

  瑞士方陣與之前所有的方陣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不是像馬其頓方陣那樣需要以緩慢的速度推進,而是進行由他們所獨創的長槍兵三段式衝鋒!

  這種作戰方式幾乎徹底顛覆了之前方陣步兵作戰的原則。

  三段式衝鋒類似於火槍射擊時著名的三段擊,就是長槍兵以一定的隊形平握長槍輪番向對方部隊發起衝鋒。為了實現這樣的戰術,方陣必須在人與人之間留出了一定的間隙,不至於像馬其頓方陣因隊形密集而受製於地形。

  三段式衝鋒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缺乏重騎兵所帶來的衝擊力空缺,也使士兵大大提高了方陣的機動性和攻擊力,並使得長槍方陣第一次可以依靠自身主動攻擊而不是被動坐等敵軍上前。

  但這種方陣同樣存在缺陷,方陣中的士兵必須軍紀嚴明且訓練有素。如此方能保證他們即便在衝鋒時也能保持隊形的嚴整。

  這種難以複製的內在因素使得這種方陣的威力不容小視。

  趙禎不會親自訓練士兵,但卻能把陣圖畫下,並讓軍中的司馬派人做成模型,有了模型之後,剩下的訓練便簡單了,李酒開始帶著軍中的火槍手和長槍手進行配合訓練,以期最快的速度讓他們投入實戰。

  趙禎對火器營的關注超過了其他軍種,讓火器營投入實戰,同樣也是這次西征的重要目標之一,對於趙禎來說,大宋出兵西域之前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獲得了“勝利”。

  西域的國力和兵力與大宋之間完全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即便是現在的遼朝也極難與大宋抗衡,隻不過在苟延殘喘而已,西域這個靠著中原而發家致富的地方豈能與大宋爭鋒?

  這隻是西域人玩的一個伎倆,一個欲擒故縱的伎倆,但很不幸,西域人玩脫了,也給趙禎送來了出兵最合適的借口。

  這塊突出在大宋西北的犄角,天然的賦予了它強大的獨特性,隻要有了這塊地方,大宋無論是進攻遼朝還是發兵吐蕃都是極為有利的。

  若是在輿圖上看,就顯然發現其中的問題,大宋的西麵凸出部份實在太多了,若是拿下恒邏斯,那東西距離可比南北距離長得多!

  基本上已經把草原包圍在了其中,而大宋已經成為一個更加碩大的彎月,加上遼東和倭國,遼朝基本上就在大宋的包圍之下,而吐蕃更是在彎月的中心。

  現在還不明顯,待大宋拿下西州回鶻和黃頭回鶻的時候就更加清楚了。

  對外的戰爭總是會進行,而大宋的西征就是如此,當然你總是要找一個合理的借口,隻不過這次不需要大宋自己尋找,作為一個天朝上國,對外發動戰爭在禮法上需要站穩腳跟。

  這一次,西域幫助大宋找好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借口,它原本隻不過是希望向遼朝靠近而使得大宋明白,離開西域大宋的損失很大,但西域離開大宋卻還有另一個夥伴。

  而趙禎對此的回應卻很簡單,你不老實那就打到你老實好了,你若是外邦,那就把你納入大宋…………讓你永遠不能再有蹦躂的機會。

  趙禎對待威脅一向如此,要麽便是積攢力量暫時不動,要麽便是一棍子打死,徹底的讓威脅沒有卷土重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