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182
  趙禎看著眼前的輿圖,在地勢上,青藏高原居高臨下,俯視四川盆地和河西走廊。一旦易手,外敵隨時可以衝向四川天府之國,大宋的川陝四路將由原本的富庶戰略大後方變為大宋的最前線。

  而更要命的是,河西走廊也隨時有被切斷的危險,該走廊若被切斷,西域將與內地失去聯係,甚至很可能朝不保夕。這種威脅的存在將讓大宋日夜不安,永無寧日。

  曆史上唐朝就是因為吐蕃的虎視眈眈和滲透侵擾,不僅劍南川蜀地區一夕數驚,而且在於西域同東擴的阿拉伯帝國的對抗中腹背受敵,直接造成了最後坦羅斯之役的慘敗和最終失去了對西域的控製。

  這是曆史留下的慘痛教訓,趙禎覺得這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的慘劇,絕不能再在大宋的身上發生。

  現在的大宋是一個急速擴張的王朝,在國內對各種資源的緊迫壓力下迫使這個原本秉承華夏固守,封建的王朝不斷的做出改變,不斷的獲取更大的疆域,也在不斷的探索未來。

  這是曆史的必然,是文明進步的必然,當大宋停止與外交流,停止通商,停止發展的時候,這個王朝的本質便會再次回歸傳統的封建小農思想,同時也意味著大宋“死了”。

  趙禎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現在的大宋可謂是他一手締造的王朝,完全有別於太祖太宗甚至是他父親的大宋,眼下不斷的進取才是大宋的定義,也是新大宋的力量。

  要想讓國家持續的發展,就要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而現在,道路的最大絆腳石已經不是遼朝,也不是曾經的所擔憂的內患,而是在西域,在大宋對外經濟的道路上。

  邊患是曆代王朝的最大問題,可吐蕃對中原的影響從未像現在一樣強烈,四川天府之國,雖然直麵吐蕃的威脅,但同時多山的蜀中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再加上氣候原因,吐蕃人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並不是很大。

  可現在不同了,西域在趙禎眼中是個賊,是個靠從大宋身上偷竊而獲取財富的賊,而吐蕃卻是個強盜,一個敢正麵和大宋剛的悍匪。

  趙禎覺得自己有一種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麻匪給截了的感覺。

  確實很不好受,但要消除這個隱患,就需要大宋培養一支能在高原上作戰的軍隊,而這支軍隊卻是大宋所沒有的,有時候,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迫切的。

  所以他不惜挑撥天竺和吐蕃之間的關係,刺激吐蕃和角廝羅勢力的對立,這些都是在為解除吐蕃之患做努力。

  四川境內有不少高原之地,這是一片吐蕃和大宋之間的緩衝地帶,大宋在逐漸擴張的時候勢力範圍已經延伸至了高原,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擴,並且在成都府設立了雅州,而它也是後世雅安的所在。

  很自然的,這裏便成為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吐蕃人和會偶爾來到這裏和大宋的商賈做生意,而蜀中的商賈又是大宋現在最會做生意的人。

  吐蕃人也是通過貿易才逐漸發現大宋的強大,這個王朝的崛起之快,攻伐之凶猛,讓吐蕃人領略到了盛唐遺風,想到盛唐就想到他們當年吐蕃王朝的榮耀…………

  所以吐蕃人是不甘心的,尤其是讚普的後裔,鬆讚幹布的後裔的烏思部,在他們的眼中,大宋的崛起也應該是吐蕃的崛起,可看看眼下,擁有吐蕃最大的城市,最神聖的宮殿的邏些城卻不是吐蕃的中心,反倒是一個偽讚普角廝羅和大宋“勾肩搭背”,成為高原上的雄鷹,這怎麽能讓烏思部眼下這口氣?

  而達昂更不是什麽使者,而是整個烏思部的首領!他是真正擁有讚普純淨血統的人。

  吐蕃四部其實就是四個王係,這是趙禎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吐蕃自唐末崩潰之後,各方勢力崛起,以血統和權威分為了四個王係,這四個王係就是現在的吐蕃四部。

  吐蕃的局勢演變一點也不比華夏的五代十國的亂局簡單,甚至更為複雜,趙禎命人以最快的速度從崇文苑調取卷宗,還好大宋一項是情報為先,在和吐蕃通商以及和角廝羅友好的時候便獲取了高原上的情報。

  擺在趙禎麵前的是一個複雜,倫理,相殘的吐蕃,簡直可以寫成一步狗血的皇族鬧劇。

  這四王係分別是朗達瑪之子雲丹的後裔占據拉薩,稱為拉薩王係。他的勢力多在拉薩、桑耶、朵康等地。

  噢鬆之孫尼瑪袞退居阿裏布讓為王,其三子分別統治孟域——拉達克王係,布讓、象雄——古格王室,總稱為“上部三袞”。古格王室之後拉喇嘛絳曲斡迎請阿底峽大師至西藏,自稱阿裏王係。

  尼瑪袞的第十一代孫據亞澤為王,自稱亞澤王係。

  哦鬆之孫紮西鄒巴有三個兒子:巴德、斡德、基德,稱為“下部三德”。斡德的第三個兒子赤穹,據雅隆秦昂達則城,形成雅隆覺阿王係,而次子赤德的後人在青海定居,成為宗喀王角廝羅。

  趙禎看了許久之後才從複雜的人物關係中理出一條,宗喀王角廝羅也就是雅隆覺阿王係的一個分支,但現在他的實力最強,和大宋的關係最好。

  趙禎不會讓角廝羅一家獨大,但也無法在吐蕃另外三王係中尋找夥伴,最好的辦法就在高原上培養自己的勢力,至於如何培養……趙禎看著禦案上的紫檀木匣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吐蕃人對佛教有多麽高的崇拜?藏傳佛教的力量甚至高過了他的發祥地天竺。吐蕃人對佛教的狂熱尋常人根本無法理解,信仰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要高於現實生活的存在,是精神上的天國。

  而對佛祖舍利,趙禎相信他們完全沒有抵抗力。

  所以趙禎覺得自己手中所擁有的這十顆佛祖舍利很可能成為大宋在雅州甚至是高原上建立勢力的最好手段,通過這十顆佛祖舍利,讓大宋成為一個可以插手高原的正統存在。

  趙禎在三才驚訝的目光中手綻蓮花念叨一句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