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製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146
  大宋的財政一項是由包拯負責,計相的主要工作便是負責四方貢賦和國家財政,地位僅次於宰相,包拯以及三司的權利有多大?

  鹽鐵掌管工商收入及兵器製造等事;度支掌管財政收支和糧食漕運等事;戶部掌管戶口、賦稅和榷酒等事。地方州郡賦稅收入除留一小部分外,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握,可見三司權任甚重。

  三司同樣還有限製皇帝肆意揮霍國帑的權利,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皇權,這最趙禎來說並不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相反,對於皇權的這種限製,趙禎大為欣慰。

  大宋皇帝的集權其實已經達到一個相當的高度,隨著相權的被削弱了,趙禎自己基本上掌握了政權,軍政之權卻是由兩府主持,不過用兵的權利卻完全集中在自己的手中,隻餘下財權還在三司。

  可以說趙禎從繼位以來,對相權的削弱就從未停止過,相權是一國之重,幾乎集軍政權柄與一身。

  而現在的樞密院已經從相權之中取代了很多權利,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命,以佐邦治,這些原本是在相權手中的。

  凡侍衛諸班直、內外禁兵招募、閱試、遷補、屯戍、賞罰之事,皆掌之。以升揀、廢置揭帖兵籍;有調發更戍,則遣使給降兵符。

  除授內侍省官及武選官,將領路分都監、緣邊都巡檢使以上。大事則稟奏,其付授者用宣;小事則擬進,其付授者用紮。

  先具所得旨,關門下省審覆。麵得旨者為錄白,批奏得畫者為畫旨,並留為底。惟以白紙錄送,皆候報施行。其被禦寶批旨者,即送門下省繳覆。應給誥者,關中書省命詞。

  即便幹大計,造作、支移軍器,及除都副承旨、三衙管軍、三路沿邊帥臣、太仆寺官,文臣換右職,仍要去三省取旨。

  別說是一般的朝臣,便是趙禎對自己手中的各個部門都是頭疼的緊!太祖皇帝定下疊床架屋的管理模式雖然避免了朝臣權利過大的可能,卻也使得職司不分,責任不明的情況屢屢出現。

  三省之中形式上還保留尚書省的組織,但權力既不歸屬,郎官又不治事,權借此以寄祿秩,別無差遣,尚書省的製度名存實亡。

  至於原本審核詔令公文的門下省,在大宋也隻主朝儀官威等事,名存實亡,聊勝於無。

  和以上兩者不同的是,大宋雖設尚書、門下、中書三省,但其中中書省之權特重。

  宰相不專任三高官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掌進擬庶務,宣奉命令、行台諫章疏,群臣奏請興創改革及任命省、台、寺、監、侍從、知州軍、通判等官員。”

  在趙禎看來,這些疊床架屋的文官機構,和臃腫龐大的官僚體係都需要進行一場改革,為的是提高效率,同時也要更加徹底的分清責任。

  對待老趙家先祖們留下的製度,趙禎可是不打算一竿子打死的,第一在外人眼中不好看,第二確實為皇權的統治增加了重要的籌碼。

  對於趙禎來說,軍權和君權是一體的,絕不能交由外人秉持,樞密院已經淪為趙禎的參謀機構,就這樣一直發展下去豈不是很好?軍權依舊牢牢的攥在自己手中。

  至於文官的臃腫和雜亂,趙禎決定加以改革,先把官僚隊伍管理好,然後在把手伸向大宋的富商,世界上可沒有免費的午餐,大宋因為發現需要,所以趙禎並未加大對商賈的限製,反而鼓勵他們。

  但他們和士族階級的矛盾逐漸的開始影響自己的統治了,那就要然雙方都得不償失,眼下也是趙禎改革官僚隊伍的最好時機,當然也要用來整治商賈…………

  這又是一個一箭雙雕的好機會,商賈和士族之間的矛盾,正是趙禎收權的好時機,身為皇帝的他必定代表了皇權的利益,也絕不會讓皇權的利益受損。

  讓三才把大宋的皇城衙門都列舉出來,些在一張張紙板上,並用膠水粘成牌子的模樣立在地上後,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道:“你去把這些牌子從高到低的排列出來,若是平級,便一並放置!”

  三才倒是覺得挺有意思,還不過手中的這些牌子上的名字端是嚇人的緊………………

  三才習慣的把職位分成文武倆個類別來放止,樞密院,兩司三衙,兵部是一個級別的,兩司三衙統領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一次類推好長的一大摞,兩司三衙才是趙禎掌握兵權的關鍵。

  樞密院隻是一個孤零零的衙門放在了邊上,同樣兵部也是如此形同虛設,因為可笑又諷刺的是,大宋的兵部不轄軍政!

  趙禎微微點頭,卻抬腳把樞密院和兵部的牌子踢翻道:“多餘,既然都不掌兵,樞密院和兵部都為參軍事隻用,合而為一!”

  三才趕緊把兵部的牌子和樞密院的牌子合在一起放止,又不安的向趙禎詢問:“官家,那該叫什麽?”

  趙禎想也不想的說道:“參謀軍事!”

  這四個字端是順口又寫實,一下便把樞密院和兵部的職能說出來了,他們隻負責向皇帝提供軍事建議,並且推薦武將以及後勤官員,協同中書省挑選行軍司馬等軍中文官…………

  三才笑眯眯的說道:“官家聖明!”

  趙禎卻看著眼前僅有的幾塊牌子微微苦笑,此時他才發現,原來從太祖太宗開始,便已經把軍權牢牢的抓在手中,什麽樞密院,自始自終也不過是帝王的軍事顧問而已,難怪曆史上多以文臣擔任。

  真正領兵在外率軍衝殺的都是武將而已,而這些武將卻又被地方上的率臣壓製,安撫使、經略使、經略安撫使、都部署、副都部署、部署、都鈐轄、鈐轄、副鈐轄、都監、副都監、都會對領軍在外的武將形成監督。

  在如此嚴密的製度之下,武將造反的成本極具提升,甚至沒有機會謀逆!趙禎的軍權也就牢牢的掌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