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211
  鳳凰台上鳳凰遊,飛鶴台上飛鶴留。

  這座宮殿的奢華就在於美輪美奐的飛鶴浮雕,幾乎是集大宋雕工技術之大成,各型各態,或展翅高飛,或俯衝急降,圍繞著宮柱,橫梁,飛簷,甚至是階梯上的漢白玉扶手。

  殿中鮮豔的色彩晃得人眼花,一輪紅日邊上是兩支展翅翱翔的仙鶴,淩亂中又帶有對稱之美,讓人歎為觀止!無論趙禎來過多少次,依舊被這美麗的雕刻所傾倒。

  古代技術的智慧結晶讓人讚歎,至今他也不知道那些鏤空中帶有鏤空的浮雕小球是如何雕刻出來的,每每來到這飛鶴台,趙禎都要仔細的研究一番,並且嚴禁三才說出答案。

  這一次同樣也不例外,趙禎把玩著小球,琢磨他的雕刻技法,而這不過是飛鶴台中的冰山一角,各種石雕、玉雕、木雕、象牙雕琳琅滿目,讓趙禎這個大宋帝王都覺奢侈。

  隻不過,這是王語嫣一力建造的,並且沒有用宮中一兩銀子,都是她碧雅軒的受益所得,原先的她還保有一點商賈思想,把錢囤積起來,後來發現錢屯的多了,隻會被三司以各種借口拿出去“投資”最後她也收不回來,趙禎便開解她,沒事就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

  於是便有了包拯的幽怨,以及眼前這座美輪美奐堪比阿房的宮殿群。

  的確,這飛鶴台不知是一座宮殿,而是一片宮殿組成的宮殿群,以飛鶴台為代表,所以在大宋宮中眾人皆喚飛鶴台,連皇後王語嫣也對這說法頗為喜歡。

  飛鶴台,鳳章宮,一個是她出資修建,一個是她的寢宮,都是宮中絕美的地方,曆朝曆代可有皇後用自己的錢修造皇宮的?煌煌史書上幾乎找不到,王語嫣沾沾自喜,也許這就是她留給大宋的東西,也許這就是她開的先河。

  隻不過現在飛鶴台現在卻成了趙禎常去的地方,宴請朝臣,或是接待外使最好的地方莫過於此,大宋的奢華和精美可不適合藏在裏麵,而是要展露與外。

  前段時間高麗使臣鄭金易出使大宋,趙禎便在飛鶴台接見,王語嫣開始還不樂意,可後來當她聽說高麗人把飛鶴台描繪成仙宮之後,便不再多說什麽,心中的竊喜連趙禎都能看得出來。

  同樣的,當張儉進入飛鶴台後也被這裏美輪美奐的景象所震驚,看著四周的浮雕,看著眼前古樸卻有典雅的裝飾,看著那精美耀眼的宮柱連連讚歎。

  範仲淹在一旁對他解釋一番,算是半個導遊,隻不過張儉在聽了他的解釋後奇怪的問到:“如今之宋已然奢華富貴如此,何須窺伺我大遼之敝履?!”

  一點小事也要上綱上線,範仲淹就沒法和他聊了,隻能苦笑道:“宋遼之間水火不容,說句難聽點的話,遼朝不若效仿西夏,歸降大宋,免得我大宋揮師北進,生靈塗炭?!”

  範仲淹豈是好相與的?看似無奈的話,卻句句充滿威脅,字字誅心。

  張儉稍稍一滯隨即臉色漲紅,帶著冷笑道:“猖狂,猖狂若斯!”

  範仲淹同樣搖頭回應,隻不過麵色依舊是那麽的無奈:“迂腐,冥頑不靈!”

  “你!好…………”

  瞧著張儉負氣而走,範仲淹笑了笑,激將法?誰不會?!

  趙禎已經在飛鶴台中等待了,這個宮殿群中最高也是最華美的宴客台正用它的精美細節征服著世人的目光,趙禎把玩著手中的鏤空雕刻球,張儉進來之後便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趙禎知曉他這是在故意為之。

  剛剛在宮門之外破口大罵的模樣,嘿嘿趙禎還真是想再看一遍,並非是他賤,而是實在想看看,這張儉是如何能腆著臉說出那些話來的,宋遼之間的關係本就勢如水火,拚個你死我活都不為過,他張儉憑什麽能腆著臉的罵自己?!

  “外臣張儉,參見大宋皇帝陛下!”

  “免禮平身!”

  簡單的寒暄過後,趙禎便把玩著手中的鏤空球對張儉發難道:“張儉,你身為遼朝使臣,以詛咒之言與朕的宮門外謾罵,是何道理?難道這就是你堂堂遼朝的言談舉止?”

  麵對趙禎的下馬威,張儉早有應對,再次行禮道:“陛下錯怪外臣,張儉不過就事論事,少有偏頗來卻也實話實說。”

  “張儉,休得放肆!”

  趙禎擺了擺手,反倒是氣定神閑的對範仲淹道:“朕乃是天子,承天之命而生,與九天之上而來,豈懼旁人詛咒威脅,不過是氣急敗壞而已!何必計較有失身份?”

  張儉麵色一陣青一陣白,趙禎的態度平常,完全不似放在心中的模樣,這下自己反倒是難以下台階了。

  趙禎並不在意張儉的麵色,更不在意他的詛咒之言,若是自己能被他詛咒死,那自己早已死了多少回了,詛咒自己的人可不少嘞!

  “張儉你出使大宋難道就是為了對朕口誅筆伐?還是說說正事吧!你遼朝中京大定府以陷,如今是我大宋的定邊府!中京道的戰事算是結束了,你還有什麽好和朕談的?難道是議和?!”

  張儉抿了抿嘴道:“外臣代表大遼出使,希望陛下以天下蒼生為念,暫罷刀兵…………”

  趙禎揮了揮手道:“眼下我大宋兵鋒正銳,奪中京道不過爾爾,大軍不日便可乘勢而上,北伐上京道,如何能停下來?”

  這是威脅,赤裸裸的威脅,張儉心中哀歎,眼前的帝王實在把國家之間的權謀看的太過透徹,自己很難在議和之中占據主動,對於遼朝來說眼下的談判不再是讓大宋停止在中京道的戰事,而是讓大宋不再北上。

  談判的最佳手段往往是軟硬皆施,張儉無奈的歎息道:“陛下,我大遼雖然一時江河日下,但卻全民皆兵,馬上的契丹馬上的天下,並非毫無一戰之力!還望陛下深思!”

  趙禎擺了擺手放下鏤空小球道:“朕早已思量過,若是你遼人肯退至橫河以北,朕便暫罷刀兵!其他的條件朕一概不要!”

  “橫河以北?!”

  張儉忍不住驚叫出聲,橫河乃是上京道臨潢府中一條分割南北的天塹,亦是上京城重要的防禦之地,雖然隻有這一個條件安,但卻比任何條件都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