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222
  論戰力,十個蘇軾捆在一起也不是楊懷玉的對手,可要說處理軍中事物,他蘇軾便是一個頂尖的好手,軍中凡是冗長的不合理的東西都被他砍掉,為的便是達到高效,當然也便利了軍中的將士們。

  軍營之中最是熱血,將士們之間少有摩擦便會被放大,雖然在戰場上是過命的袍澤,可一閑下來就把多餘的經曆放到了軍中,鬥毆,打架的不在少數,可自從蘇軾到了軍中便沒有這麽多的事端。

  經曆多用不掉?好辦,那就來一場激烈對抗的足球賽,地方不需太大,隻需一個開闊地,雙方各有球門,在規定時間內哪一方得分多哪一方便是勝者,雙方之間的矛盾便有了高低評判,之後誰也不能再有口角。

  對抗越來越激烈,蘇軾甚至把軍中足球的規矩都給改了,不光可以用腳,還能手!手腳並用不說,還可以利用身體進行撞擊,飛撲等等在足球中犯規的動作。

  開始的時候楊懷玉嗤之以鼻,但很快他就被這種激烈的運動方式所吸引,自己也忍不住參與其中,而蘇軾便在其上加了難度,雙方將士為避免傷害,著甲胄以抗衡!

  楊懷玉覺得蘇軾是故意的,穿上了甲胄是沒有了皮肉傷,但他娘的內傷能少?膝蓋的撞擊,肩膀的撞擊,抱摔,滑鏟之類的用上還能不受傷?

  都是一片一片的淤青!

  楊懷玉自己參加了一次之後便再也不上場了,但他對於這種激烈的軍中運動卻十分著迷,每每在邊上叫的最起勁的便是他,當然錢也沒少關撲。

  如此一來軍中的口角摩擦便少了很多,也因為互相之間的配合在戰場上更加的默契了。

  對於軍中管理方麵,楊懷玉不得不佩服蘇軾的治軍之術,雖然嚴厲的軍法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但眼下將士們是真心佩服蘇軾的手段,而不是屈與他的淫威之下。

  更為讓楊懷玉羨慕的是,蘇軾在軍中的人緣特別的好,不知道為什麽,他這弱不經風的讀書人卻能得到五大三粗以武力為尊的軍漢交心。

  軍中將士隻要有不開心的事情,往往會找蘇軾商量,家中老母患病,孩子逃學,妻子離家……等等無論什麽事情都喜歡找他去分說,而且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事情也會順利的解決。

  人們都稱蘇軾是軍中的先生,沒有他解決不了的難題,亦沒有他說服不不了的人,無論是什麽脾氣,隻要和蘇軾說話,終究是會被他說服。

  他代寫的情書甚至幫軍中一個廝殺漢奪得了一位富家千金的芳心,隻不過蘇軾認為這是騙人,那漢子隻能跟隨蘇軾讀書去了……

  天知道一個五大三粗隻知在戰場上如何一刀斃命的漢子,捏著一方墨研磨是個什麽模樣!

  楊懷玉好奇的打量著一旁的蘇軾,直到他不滿的瞪了自己一眼才道:“你這些學問都是從何處學來的?軍武院?你又沒去過,別說是從書上看來的,我可不信這套把戲。”

  蘇軾的騎術並不熟練,但也能在奔馳的馬背上不至於掉下來,緊了緊手中的韁繩,把身體壓得低一點,轉頭對楊懷玉道:“我這些東西也算不得是和別人學的,應該是從官家的言傳身教之中而來,算是天家的學問吧!”

  “嘶嘶…………”楊懷玉倒吸一口涼氣,天家的學問,好大的名頭!

  “官家日理萬機,國事操勞,能有時間教你?”

  麵對楊懷玉狐疑的眼光,蘇軾挺了挺脊梁隨即有彎下道:“天家的學問大著呢!即便是朝中重臣也不及官家的學問精深,你知道個甚?”

  “聽說你之前的差遣在秘閣之中,莫不是在那學的?”

  楊懷玉的話擊中了蘇軾的要害,微微尷尬的說道:“關你何事?”

  “誒,隻要在官家身邊待得久了,別說是你才高八鬥的蘇軾,即使一個溫吞漢也會變得百般機靈,我是沒個福氣,不然也不會到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

  蘇軾望著楊懷玉道:“你也不需妄自菲薄,軍中將帥數你最為年輕,和官家的交集又多,得了這一個都巡檢的差遣還要如何?”

  稍稍頓一下,蘇軾又小聲道:“你這年歲,能在殿前司謀一個官職便是極好的了,現在統兵近十萬在外,若說官家對你不器重我都不信!”

  楊懷玉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官家待自己已然是不薄,這更加肯定了他心中的答案,若是和家族做徹底的切割,那官家隻會更加放心,是時候該和將門做一個了斷了。

  蘇軾望著楊懷玉的表情便知道該說的話已經說了,並且起到了作用,下麵便靠他自己的領悟了,如今的大宋早已脫了原先的模樣,將門宗室已經完蛋了,遠遠看上去依舊是枝繁葉茂,但若還依靠這兩顆已經爛了根的大樹,最終的結果隻能和他們一樣成為一塊朽木。

  楊懷玉的領兵之才不可多得,若是他離開了將門隻會更好,就看他的上進之心。

  望著滾滾大軍,蘇軾心中清楚的很,官家的北伐已經把當初太祖定下的東西改變了,大宋開國之初便定下,奪取燕雲者方可封爵,可燕雲乃是陛下禦駕親征所得,戰事雖然激烈,但最終並未與遼人決戰,太祖的承諾也就基本上荒廢。

  燕雲一戰,隻有狄青封了一個開國公,這爵位不可世襲,亦算不得什麽高價爵位,隻不過是爵製十二價中第六等,上麵還有王、嗣王、郡王、國公、郡公之類的,官家可是一個都沒分封過。

  此次北伐亦是如此,以大宋這樣的戰力,和如此多的將帥人數,想要獲得郡王以上的爵位幾乎不可能,在大宋,郡王以上非趙氏不封,眼下的趙氏除了天家子嗣外,誰能獲得這樣的爵位?

  連楊懷玉這樣的都巡檢也不過是衝著開國爵而去的,朝中哪位重臣名相故去方能得一個國公的名頭,而子嗣是萬萬無法繼承的,最多便是得一個蔭恩,可這蔭恩入仕,能有什麽出頭之日?誰都知道在大宋隻有科舉入仕才能走的長遠!

  蘇軾自己又從不在乎這些,隻是惦記著公主和趙靈和自己將來的駙馬之位,他算是看清楚了,朝堂的紛爭還是躲得越遠越好,尤其是他自己這般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