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368
  戰場上的血雨腥風吹進了大宋的勤政殿,冰冷的殺意刺激著狄青和三才,兩人下意識的打了個冷顫。

  趙禎平凡的身軀躺在搖椅之中仿佛蘊含了無限的力量,一場戰爭就這樣被他定下,趙禎的思維模式讓他們二人完全跟不上。

  狄青愣了好一會才聲音沙啞的說道:“官家的意思是直接兵出中京道,奪取遼人的大定府?”

  微微點頭算是同意狄青的說法,看著地圖上東麵那條狹長的通道,趙禎眯著眼睛道:“遼人大抵是知曉了朕的計劃,以沿海東線為目標,攻東京遼陽府以通遼東,那朕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猛然坐起,趙禎指著東京道沿海一線道:“例數我大宋之北伐,無不以南往北進攻,如今我大宋占據遼海之濱,連奪數座城池,以奪下中京道十之三四,若是揮師西進,前有大定府,澤州,北安州等遼朝重鎮,後有我大宋灤河城在側待援,如此豈不事半功倍?”

  狄青看著地圖皺眉良久,隨著趙禎的話,他的眉頭也越來越鬆動眼中的光芒開始出現,轉生望向趙禎道:“官家,若是還如此,不僅能解劉振武烈軍之圍,亦能聯合武衛之兵北進!”

  趙禎微微點頭:“沒錯,既然識破了朕的計策,那就當劍走偏鋒,遼人絕不會想到朕的大軍舍棄北進遼陽府的機會,轉道直趨大定府,一旦奪下大定府,中京道便入朕之彀中!”

  趙禎說完便一拳砸在了輿圖的中京大定府上,也算是定下了這場臨時計劃的最終目標,狄青知道從現在開始,大宋便不再用兵遼陽府了。

  戰場上的局勢便是如此的瞬息萬變,趙禎準備再詳細的計劃也趕不上局勢的變化,他怎麽也想不到,到底是遼朝的哪位高人識破了他的聲東擊西,讓他不得已做出“噗南幣”的方案來。

  楊懷玉率領的背嵬軍和踏白軍可為先鋒,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大灤河馳援劉振,既然遼人敢以二十萬精銳圍剿武烈軍,那在大定府之中必有十萬守軍防護,而剩下的二十萬在什麽地方趙禎不知,但一定不再中京道中,否則早已對東線宋軍阻截,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數坐州府城池被大宋拿下。

  趙禎推測說不定那二十萬大軍就在東京遼陽府附近,待大宋攻取東京之時,裏應外合給予大宋痛擊。

  知道是陷阱,傻子才會往裏跳,不如引兵奪取中京大定府,隻要拿下大定府,便是般遼人的控製範圍往北進一步壓縮,中京道的土地雖然不似燕雲一般肥沃,但也是有著大量的良田和草場,農耕放牧都是極好的。

  在這個時代,土地就是資源,就是一切的基礎,雖然大宋的商業提供了大量的財富,可這些都是要建立在有人有地的基礎上。

  土地依舊是一個王朝富裕的象征,若是能奪取中京道,大宋不光土地麵積增加,各種資源也會增加,簡直就如同收複燕雲一般!

  狄青再次離開勤政殿,此時他心中的震驚還沒有平息,大國用兵無不是頗費周章,官家突然揮師西進,打亂了原先的所有計劃,中京道的兵力部署也需要再次調整,自己要趕快回到樞密院把計劃擬好才行。

  今天他算是大吃一驚了,尤其是對官家羚羊掛角般不可琢磨的想法大吃一驚,沒想到一副僵局就在官家的三言兩語之下被破解,而且還是如此的輕鬆,這份捷才便是一般人所沒有的。

  其實趙禎也是急中生智,待狄青走後,他便看著輿圖發呆,喃喃自語:“朕怎麽這麽聰明?揮師西京,奪取中京道,嘿嘿…………怎麽想出來的?!莫不是真的是老天眷顧。”

  “三才,宣三司使,三司副使,包拯蔡伯俙覲見,朕要問他們要錢了!”

  每當看到官家這個笑容,三才便知道,三司又要開始哭窮了,尤其是蔡伯俙,這個鐵公雞仗著和官家親近,總是撒潑打滾,無所不用其極,但最後都要被官家榨出一身的油來!

  果不其然,當包拯和蔡伯俙出現在勤政殿外的時候,三才便瞧見了老包滿臉的冷峻,而蔡伯俙在一旁眼睛亂轉,一甩拂塵,三才笑眯眯的說道:“兩位計相這麽快便來了?快快進殿,官家等你們多時了。”

  蔡伯俙諂笑著上前,拉著三才的手死活不撒開:“大官,您倒是和我說說,官家此次宣召我等所為何事?”

  三才瞥了他一眼,伸手在蔡伯俙的臉上捏了捏:“最近不見你,沒想到北道口一趟下來你沒消瘦,反倒是發福不少了。官家宣召三司長官能為什麽事?當然是國事!”

  知道從三才嘴中套不出什麽話來,蔡伯俙悻悻然的鬆手,拉了一下包拯的胳膊道:“待會官家若是要錢,便說沒有,要命倒是有一條。”

  包拯甩開蔡伯俙手道:“老夫自然知曉!”

  三才翻了給白眼,這兩人一點也不避諱,當著自己的麵說這些,不就是想讓自己先一步給官家捎個話嗎?我還偏不!

  於是三才便死死的站在原地一步都不挪,仿佛是看著天空中的雲彩睡著了,而蔡伯俙眼巴巴的看著他,兩眼都酸了還不見其動作便知道三才不會幫忙。

  無奈的歎息一聲:“和官家帶在一起久了,什麽人都是一顆七竅玲瓏的心啊!”說完便拉著包拯進殿,留下三才一人站在原地不屑的撇嘴,雖然說的不好聽,但道理卻是極好的,誰和官家在一起待得久了都有長進嘞!

  見兩人進了勤政殿,三才緩步跟上,站在外殿之中偷看,他倒是想瞧瞧蔡伯俙這次打算以什麽借口在官家麵前哭窮,剛剛他可是聽到了,他和包拯這次打算一毛不拔,連命都不要了。

  可誰知三才聽見的卻是蔡伯俙的奏報:“啟稟官家,我大宋國庫存餘交子八千五百萬貫,已經劃撥各州府用度包括農桑,道路,水利,河防,灌溉渠等等一共折合交子三千萬貫。

  此次北伐有商賈讚助八百萬貫,三司並未出錢,樞密院索要軍械,甲胄,兵器,箭簇等等折合交子一千萬貫。格物院,軍武院所需用度,折合交子二百萬貫,官員俸祿,宗室俸銀,將門撫恤等等折合交子…………”

  趙禎被氣樂了,指著蔡伯俙道:“你就說現在國庫還有多少錢財便可!哪來的那麽多廢話!”

  “陛下此言差矣,為君者,當知國事,為臣著,當奏報君王,蔡副使無錯矣!”

  包拯在一旁沉著冷靜的開口,著實給蔡伯俙一個老大的安慰,但接下來的話卻讓蔡伯俙和三才差點咬掉舌頭:“陛下,國庫之存餘完全足夠陛下用兵,不知陛下索要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