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153
  宋遼戰爭正式打響,但影響的範圍卻並不是很大,最少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北京城依舊是和原本一樣的運轉。

  趙禎甚至沒有從朝堂上看到更多來自遼東的消息,所有的消息已經匯總到了樞密院,朝臣們並不是十分關注,在他們看來,如今的大宋出兵不過是遼東而已,並不是正麵和遼朝直接決戰。

  大宋的實力完全能碾壓中京道,而不是用擔心,這是新年過後第二個月的朝會,這樣的大朝會卻是相當乏味的。

  趙禎在散朝之後便回到了勤政殿中,剛剛在大殿之上便已經開始神遊天外,直到坐下來才開始望著眼前巨大的輿圖思索。

  起身走到輿圖之前,這幅輿圖上已經被他畫的麵目全非,但也更加直觀的反映出大宋現在的模樣。

  東線的戰爭超乎大宋預料的順利,在不知不覺中大宋的軍隊便推進到了遷州,對於此時的軍隊來說,這樣的進攻速度已經是相當快的了,但更重要的是遼人依舊把目標放在了中京大定府。

  作為這場戰爭的最高前線統帥,彭七指揮若定,背嵬軍的十萬鐵騎早已利用強大的機動性集結在三州山附近,即便遼朝反應過來率兵馳援,他也有把握阻截主遼人的援兵,背嵬軍的十萬鐵騎便是為此而準備的。

  彭七雖然是趙禎當年的三衛指揮,但經過多年的磨礪以及軍武院的進修,早已不再是當年的莽夫,雖然看似魯莽,但心中之細密也隻有數人了解。

  對於這場北伐,趙禎非常信任的交給了他,一來是因為早已和樞密院策劃好了進攻的方向和大致的布局,兵棋推演也做過許多回,也把遼人的反映都預測了一遍不會有所遺漏。

  二來這次北伐遼東是一次試探性的攻擊,也算是一次練兵,隻要不把遼人逼急了,應該不會發生宋遼之間的決戰。

  如此強度之下的戰爭,彭七完全有能力勝任,狄青作為樞密使穩坐北京城便可,他的任務便是向趙禎奏報戰事的進展,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但在趙禎看來,其實此次北伐遼東已經敲響了遼朝的喪鍾,眼下就是一場溫水煮青蛙的陰謀,這次大宋若是成功奪下遼東之地,拿下遼朝的東京遼陽府,這個龐大的帝國真的就真的所剩不多了。

  縱觀遼朝,這個帝國的資源分布主要集中在燕雲,燕雲被大宋所得後,便以中京道為首,其次便是東京遼陽府,遼朝重要的州府便在這兩處。

  西京道自西夏歸宋之後便已經被大宋蠶食許久,占地最大的上京道雖然地域廣闊但卻更加荒蕪,最多的便是成片的草原,雖然能給遼朝提供牛羊和馬匹,但卻不適合糧食的種植,更不適合開展手工業和商業。

  一旦遼朝被大宋成功奪下東京道,不單單是一京之地丟失的問題,而是遼朝徹底失去海岸線…………這是趙禎誰也沒有告訴的戰略意圖。

  遼朝丟失海岸線的危險性不言而喻,大宋可以依托強大的海上運輸能力在海上開辟運輸線路,並且保障大宋自身在海洋上的利益,這一點至關重要。

  在不知不覺中,大宋已經蠶食遼朝許久了,也蠶食遼朝的大片土地,不過至後套依舊在遼人的手中,並且重兵把守,這片良田千頃的土地是遼人的西北糧倉,一旦丟失,整個遼朝的糧食便將困難起來,除了向大宋購買外,便隻能依靠掠奪。

  趙禎看了看遼朝的附近,一條細細的紅線已經把遼朝徹底與四周的國家切割開了。

  瞧瞧遼朝的四周,還有什麽土地可以掠奪?還有哪個國家是它的盟友?沒有了,一處也沒有了,女真人徹底成為大宋的助力,黑水軍便是最好的例子,唐括部的歸降,完顏部的北逃便說明了一切。

  趙禎手指輕輕移動,東麵的高麗表麵上於遼朝依舊關係親密,可背地裏與大宋的關係那可是打得火熱,一旦遼東和遼東走廊完全屬於大宋,最直接的後果便是把遼朝與高麗切割開,如此一來,高麗可完全不在乎遼朝的態度了。

  大宋成為高麗宗主國的同時也就是宋高關係的建立之時,這種關係是光明正大的,是互相派遣使臣的,完全不同往日……當然也意味著大宋獲得了整個高麗市場。

  趙禎笑了笑,至於隔海相望的倭國就更不用說了,這個國家已經完全成為了大宋的藩屬之國,雖然這麽說不貼切,但大宋的朝臣們已久堅定的這麽認為,否則便把大宋的另一麵暴露了出來。

  在趙禎看來,倭國的王室便完全是大宋的傀儡政權,這個國家已經和大宋差不多了,或者說已經被直接納入大宋的統治之下,它的文化在慢慢消失,他的風俗在慢慢的改變,甚至於他們的血統也會變成和大宋一樣的存在。

  因為駐紮在倭國的大宋士兵可以和當地人通婚,本就是一夫一妻多妾製的宋人當然不在乎與倭人通婚了。

  而倭人本就數仰視大宋的存在,倭人的許多家庭甚至願意讓自己女兒與大宋的士兵通婚,最好是能遇到有情有義的人,把他們全家都接去大宋過活,有些倭人甚至以此為魚躍龍門的機會和手段。

  而倭國的王室正在逐漸失去他們原本所擁有的權利,這個民族的最後印跡也將隨著“天照大神”後裔權利的喪失而消失的一幹二淨。

  倭國的王室開始失去兵權,大宋的軍隊已經可以為此整個倭國的安全,他們的手中隻能保有管理地方治安的衙役,除此之外便什麽都沒有。

  在治國上,也是大宋的官員在把持著這個國家的文治,畢竟是軍權出政權,連兵權都在大宋的手中,政權如何能獨立出去?

  大宋在這片本就自卑的土地上推行最為“純正”的儒家文化,並且把佛教推廣的更為深遠,於是這個國家的反抗精神徹底被摧毀,而建立起來的便是等級觀念極為明顯的階級精神。

  趙禎甚至懷疑要不了多少時間,倭國便成為適合大宋移民的又一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