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186
  可以說大宋的這次北伐是除了趙禎之外所有人期待的事情,對於朝廷的官員來說,這是一個好機會,原本他們並不是十分熱衷於開疆拓土,但不知何時,大宋興起了一種理論,能把北京城帶出經濟漩渦的隻有遼東。

  趙禎不知道這理論是從哪來的,但說的確實頭頭是道,遼東的土地上大量的工業才剛剛開始興起,百姓的生活一定會逐漸提高,同時女真人在歸附大宋之後,也需要大量的商品。

  但趙禎更加清楚的是,北京城中的這一切是民間資本對宗室商賈和將門商賈的一次狙擊,運用的資源之多,投入之大,效果之顯著,令趙禎歎為觀止。

  趙禎比任何人都清楚北京城中的經濟規律,這是一個由將門和宗室之間操控的經濟模式,也可以說他們是倆個相互合作的經濟集團,在民間商賈在北京城中不利的時候,另外兩家卻大肆收割,最後成為北京城中的龐然大物。

  但很快,民間商賈便出來了,他們在北京城中的一舉一動都沒有逃過趙禎的眼睛,也沒有逃過三司的眼睛,可以說他們在北京城中出現的是那麽的突兀,也就是這忽然的乍現使得將門和宗室措手不及。

  趙煥和曹康兩人來了,他們兩人是能托人便托人,能動用關係便動用關係,最後甚至用了王蒙正這位大宋的國丈路子才把消息遞到趙禎麵前。

  王蒙正可以說是在大宋商賈之中最為特殊的一個力量,他的商號並非站在宗室的一邊,也沒有和將門有所勾連,甚至和民間商賈也不願有太多的交集,他就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但卻能賺到錢,生意紅火。

  因為王蒙正的商號擁有一個從生產,到包裝,再到銷售完整的生產鏈,而他的身份也注定不會有人去尋他的麻煩,誰沒事得罪皇帝的老丈人玩?吃擰了!

  於是王蒙正便成為了最合適的話事人,三方的利益糾葛總是會請他出麵進行調解,而王蒙正頗有點來者不拒的意為在其中,當起了三方的和事老。

  曹康和趙煥兩人進宮也是走的他的路子,趙禎反倒是期望他們來找自己,這樣一來便可對他們加強控製,而王語嫣這位皇後深諳其道…………

  都是宗室,將門和外戚,趙禎也就不方便在正殿之中接見他們,改在了禁中會寧殿之北的一座用石頭疊成的小山上,山上建有一殿二亭,趙禎親自取名為翠微殿、雲歸亭、層亭。

  一來這裏僻靜,而來不會有人打擾,環境還相當優美也顯得隨意,趙禎不願把氣氛弄得太緊張,畢竟趙煥是宗室,也是自己的堂侄,而曹康是曹家的人,和天家的關係也不算遠。

  趙禎瞧著三人,臉上露出頗為輕鬆的笑容:“都是朕的內腹之親,有什麽話便直說,朕可是知曉你們的處境嘞!”

  殿中三人稍稍有些猶豫,但趙煥畢竟是皇親最先開口道:“啟奏官家,北京城的亂局歸根結底便是一次利益傾軋,若是不治,恐生大亂!”

  一旁的曹康連連點頭,附和著開口道:“此乃民間商賈一手早就,為的便是衝擊我等將門和宗室的產業!”

  趙禎笑了笑:“既然爾等知曉便設法應對衝擊便是,何須向朕訴苦?莫不是認為朕會出手救濟?朕可不打算背上與民爭利的罵名…………”

  曹康,趙煥二人相識苦笑:“臣等怎敢請求官家出手,隻是向官家說明,並獻上捐獻……”

  “捐獻?”趙禎有些摸不著頭腦,這二人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都快過不下去了,還要向朝廷捐獻?

  兩人望向王蒙正,眼睛中滿是哀求,王蒙正緩緩開口道:“官家,此二人代表宗室和將門向朝廷捐獻錢財,為的是助我大軍兵出遼東……”

  遼東,又是遼東,看來最近的許多事情都是和遼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不禁讓趙禎聯想到古北道和山海關外的摩擦,難道是這些宗室和將門在背後促使大宋和遼朝的摩擦?

  好似……也說得通!宗室和將門有這力量,或者說有這能量影響邊軍,畢竟他們在軍中也有所經營,雖然不至於威脅皇權,軍權,可若是說他們完全沒有影響也是不現實的。

  趙禎微微點頭,望著趙煥和曹康兩人的眼神更加的和藹:“朕心甚慰,爾等能有如此見識和胸襟讓朕訝然,大宋北伐的目標便是遼東,一旦打通遼東便可聯通與大宋之陸路,可你們宗室與將門在遼東並無產業,這又和解?”

  這次不用曹康和趙煥回答,王蒙正開口道:“啟奏官家,民間商賈已經商議好了,若是遼東與大宋通途,便讓出北京城的部份產業,也願向朝廷捐獻錢糧以供軍用!”

  真是小看這些商賈了,現在的趙禎已經能夠肯定,宋遼之間的摩擦是何人引起,顯然與宗室將門脫不開關係,也與這些民間商賈脫不開關係!

  趙禎內心震驚在表麵上仍舊是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微微點頭:“這麽說來國丈是為民間商賈說話的?”

  王蒙正小心的望著趙禎微微點頭道:“他們遞不上話,也無法麵聖,隻能由老臣麵聖詳說……”

  趙禎想了想,行商司因為宋遼之間的突然摩擦還沒有成立,的確民間商賈無法向上傳遞消息,看來自己的這位國丈並不單單是給宗室,將門說項,還在為民間商賈遞話,儼然是商賈們的話事人。

  揮了揮手對趙煥曹康二人道:“你們的來意朕以知曉,為國之心令朕感慨,若無他事便退下吧!三司之人自會去爾等府上。”

  曹康和趙煥二人告退,隻留下王蒙正在殿中正襟危坐,也隻有他能得到賜坐的待遇。

  趙禎臉上的笑容更加親切,看的王蒙正心中發毛,別人不知道他卻是知曉的,官家越是和煦,心中的算計便越大!這是當年趙元儼之亂的時候他便得出的結論!

  “老泰山……你到底是誰的話事人啊!”

  “官家何意?”

  “朕是說你到底在為誰說話。”

  “老臣不偏不倚…………”

  “哦!是嗎?”

  “啟稟官家,臣有要事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