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224
  通常大宋騎兵在邊境巡邏的時候是不會遇到遼人,雙方之間雖然沒有達成協議,但也有心照不宣的潛規則,百米開外相與,雙方各退百步,避免交鋒的同時,向相反的方向繼續巡邏。

  這不是宋軍定下的規矩,同樣也不是遼人,這是在雙方交手多次的情況下而默默衍生出的一種習慣。

  宋遼兩國對邊軍都有約束,畢竟如今的局麵若是摩擦不斷,很有可能引發一場局部戰爭,然後慢慢演變成一場大戰,甚至是宋遼之間的決戰。

  而趙禎和耶律洪基雙方都不希望這樣。

  宋軍的騎士裝備較為完善,大冬天的幾乎都有禦寒衣物,連胸甲之外都有厚厚的披肩用以防寒,因為是巡邏,所以大宋的邊軍幾乎都是胸甲騎兵為主,厚重的板甲雖然防禦力驚人,但速度上和靈活性卻是滿上許多。

  長長的馬刀很在馬鞍之上,隻要反手一抽便能輕鬆取出,同樣插在馬鞍上的還有騎兵專用的棘輪弩,這東西才是威懾遼人的利器,百步之內洞穿重甲。

  可就是這樣武裝到牙齒,獠牙老長的大宋騎兵卻仿佛一下沒有了威懾力,遼人的騎兵雖然裝備沒有大宋騎兵的好,可不知為何卻要和大宋騎兵硬碰硬。

  雙方許久沒有交手了,因為到了年節,大家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雙方的戍邊主將甚至都派人遞過話,希望對方約束自己的手下,莫要在這敏感時期生事。

  今夜,遼人仗著人數的眾多,對大宋的騎兵發動突襲,這是前所未見的,大宋的騎兵足有百人,這是一個滿編的百人騎兵隊,戰力不可小覷。

  遼人妄圖以一倍的人數圍剿簡直就是癡心妄想,隊正瞧見遼人圍攏過來,立刻發出號令:“變陣,甲子!”

  宋軍騎兵都知道,甲一是大宋騎兵最常用的衝鋒陣形,而一旦用上此陣,便是要於遼人一決高下了,年節的時候給自己送上軍功,實在是幸苦這些遼人了…………

  雙方不斷的加速,數百米的距離轉瞬即至,但就在宋軍即將接觸遼人的時候,遼軍卻立刻以飛燕陣錯開,形成一種兩麵分叉的陣形,把軍陣的中間露了出來。

  衝在最前方的隊正瞳孔猛地一縮,他在月光下看到了一根漆黑的絆馬索…………

  “這是遼狗的埋伏!”

  隊正在空中放聲嘶吼,當他落地之後,巨大的衝擊力便扭斷了他的脖子,而身後的胸甲騎兵更是步了他的後塵,不斷的摔倒使得大宋騎兵的速度緩緩降低。

  在得知隊正陣亡之後,位於隊伍最後的副手接替了他的指揮權,他是一個年輕的虞侯,胸口的銅製徽章說明他是從軍武院剛剛來軍中曆練的。

  在這個連軍中袍澤名字都不能叫全的虞侯眼中,這是一場針對他們這支百人隊的伏擊,眼下最要緊的便是和帶著更多的袍澤圖為出去!

  “丁卯!!”

  年輕的虞侯反映不可謂不快,大聲喊出口令後,他便集合身邊所有的騎兵舉起手中的弩箭,努力的組成一道防線,讓已經身陷重圍的袍澤有時間調轉馬頭。

  這是一場時間的較量,隆隆的馬蹄聲已經從北方傳來,顯然這不會是大宋的援軍,遼人打算吃掉他們這個百人隊!而眼下他們身上的軍械卻變成一種毒藥。

  若是用這些火藥彈和棘輪弩反擊,雖然能更多的殺傷遼人,但若是被遼人得了去,殺再多的遼人又有何用?

  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什麽好猶豫的了,年輕的虞侯大喝:“銷毀軍械!就是身死也不能留給遼狗!”

  “喏!”

  宋軍將士飛快的把棘輪弩扔在地上,並以馬蹄踏之,在馬蹄的強大衝擊下,棘輪的瞬間分崩離析,火藥彈更是扔進了陣亡將士的身邊,他們沒有機會帶走這些跑著的遺體,隻能讓他們在火焰中重生了!

  而剩下的火藥彈被集中起來,扔向南麵包圍過來的遼人,他們要從這裏殺出一道缺口,突圍回到大宋的城寨之中,年輕的虞侯要把這一切向戍邊的主將上報。

  但這是妄想了,遼人既然敢動手,就有吃掉這支百人隊的手段,當年輕的虞侯率領將士們突圍的時候,卻震驚的發現,南麵的遼人數量居然比北麵的還多!

  “這不可能!”

  出現這種情況隻能說明在宋遼邊境上還有一處在給這些北方的遼人放行,或是被突圍!

  年輕的虞侯相信,被突圍的幾率很小,大宋的騎兵即便是被包圍也能有一兩人退走,一旦退走便會向最近的烽火台發出信號,四周的有騎便會前去支援。

  可在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火光出現在天邊,顯然有叛逆給遼人放行的幾率更大一點!

  年輕的虞侯並不知道,此時此刻的他們已經陷入一場陰謀之中,而發動這場陰謀的卻不是一個人……而是這個世上最難以駕馭的東西——資本!

  遼人的數量遠超宋軍,隻剩下區區幾十人的他們在數百遼人麵前顯得那麽的稀少,此時此刻他們隻能拚死抵抗,期待有人聽見了火藥彈的爆炸聲前來支援。

  顯然這是癡心妄想,年節的時候,又是遠離軍營之外,誰又能聽見這火藥彈的爆炸聲?

  鋒利的長馬刀砍斷了遼人手中的鐵劍,這是一種改良自橫刀的武器,軍中將士更喜歡叫他們長馬刀,長刀輕鬆的劃開遼人身上的皮甲,劃破皮肉,冰冷的長刀喝飽了鮮血變得血紅。

  刀鋒急轉而下,又如飛燕掠起,輕鬆劃破了前來支援的另一名遼人的喉嚨,沒有立領的鎧甲這能保護的了身體上最脆弱的部位?

  但即便是能以一當十,可宋軍的人數越來越少,而遼人的包圍圈越來越小,大宋的騎兵往往是老兵帶新兵,老兵在最外層,新兵在裏麵,但老兵在逐漸的陣亡。

  若是在往常,這便是一種新舊交替,但在現在卻是一種悲哀的死亡,年輕的虞侯絕望了,當他親手斬殺一名凶悍的遼人騎兵後,脖子上便被套上了繩索…………

  這是專門對付大宋騎兵的手段,你的器械好,但有的時候卻不及一根套索來的好,尤其是在這種遼人壓製宋軍的情況下,你根本就沒有精力去防備這種無聲無息的套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