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210
  現在趙禎自做的隻不過是在祖先留下的足跡上砥礪前行而已,在趙禎看來,華夏王朝就該沿著漢唐的腳步不斷的向前,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隻要你的實力足夠強大,便能為後世搏得大片的土地,土地是什麽?是資源!是基礎,是未來發展的強勁動力!占據的土地越多,以後能開發的資源也就越多!

  可以說趙禎一直都在對外擴展,一刻也沒有停歇。

  因為他知道,一旦過了這個時期,後世的繼任之君便少有再次開拓的可能了,瞧瞧曆代王朝的土地,哪一個脫離了漢唐的疆域麵積,即便是後世的大明朝,也不過是繼承了元蒙帝國的版圖而已。

  趙禎現在做的便是為華夏領土進行擴張,派船出海探索,收服台灣。黨項人作亂寧夏稱臣,繼而又收服青海,之前的林邑作亂,收服越南南部。

  不過趙禎覺得自己若是不能為大宋開拓足夠的土地,以後的大宋君王也不會向外拓展了,華夏的土地積累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曆代王朝的積累。

  自己要做的便是在這一朝完成疆域拓展的目標,草原作亂,收服蒙古和中亞。契丹作亂,收服整個東北到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

  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已經是大宋的囊中之物,所以大宋的眼下的目標隻有一個,遼朝!一旦遼朝被大宋吞並,趙禎的計劃便算是完成了百分之九十,再往後便是整個龐大的蒙古草原,現在的蒙古草原可沒有內外之分!

  倆個孩子已經明白了帝王之家不為人知的秘密,也明白了華夏王朝的本質,這是一個不斷侵略並吞並外族占據外族土地的怪物,就如同那隻東拚西湊起來,最後呈現另類威嚴的龍一樣。

  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他們,華夏王朝從沒有過溫和的一麵,侵略才是它的本質,兩人呆呆的站在原地許久,對於雖然趙昀不屑與儒家之道,但他卻也受到了深深的影響。

  對儒家,對華夏的定義也是按照傳統思維來解釋,但現在,他和趙旭二人的信仰瞬間崩塌,這世上的殘酷現實就擺在他們的眼前,鮮血淋淋讓人發指。

  “父皇,咱們一定要這樣嗎?”

  趙旭最終開口了,不過他的話依然存在一絲天真,這是趙禎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相對於自己,這個兒子更有著仁宗的性情,微微歎了口氣道:“必須這樣,你別忘了咱們大宋百姓的人口增長,這是一種極其龐大的增長,昀兒你來告訴你哥哥。”

  趙昀從原先的震驚,迷茫過後,進入了一種全新的狀態,尤其是父皇的話讓他這個對格物癡迷的人很快知道了大宋,不,華夏曆代王朝擴展的原因。

  一切都是因為人口啊!都是因為無數支饑餓而又難以填飽的胃!

  “皇兄你知道嗎?咱們大宋百姓的人口…………每年新生…………若是沒有足夠的…………後果會怎樣?”

  趙禎端起酒桌上已經冷掉的酒一飲而盡,說實話,趙旭的性格實在難以勝任大宋的開脫之君,相反,趙昀更加合適,但他們的出生決定了一切,立長不立賢是規矩,誰讓他趙旭是嫡長子,單單是王語嫣的身份便能左右皇嗣的繼承。

  但同樣的,作為有著開脫之君資質的趙昀卻趕上了最壞的時候,因為趙禎自己所需要的就是守城之君,他會把未來的一切都打點好,最後讓趙旭這樣性格的君主統治下去,讓大宋更加的穩固。

  所以無論是從身份上,禮法上,還是資質上都是趙旭略勝一籌,但好歹趙昀自己也找到了事情做,格物便是一個極其好的東西,他能把人的精力都耗在上麵,一旦鑽研起來,並無心他事。

  趙旭雖然愛鑽牛角尖,但並不是說他愚蠢不知變通,相反,他很快便明白了趙昀所說的話是什麽意思,也就是說大宋的人口增長需要這些土地,若是不去征伐,不去侵略,最後的結果便是大宋的百姓會餓死。

  隻不過他不明白的問到:“父皇,那為何曆代王朝都不說明這件事?”

  趙禎單手扶額,望著這個固執的兒子苦笑道:“當然不能明說,你瞧史書所載,有那個王朝能把自己標榜成為侵略別人之土的?即便是大漢也不過喊出一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而已,這已經是相當明顯的了。”

  “哦,也就是說咱們所做的事情要用史書來美化,要遮掩的嚴嚴實實?”

  趙禎嚴肅的望著趙旭道:“不是美化,史書本就是勝利者書寫的,作為勝利者我們有這個權利!同時這也是為千千萬萬的百姓去這麽做的,並非是為了一己私利。”

  倆個孩子最終還是在趙禎的觀點下妥協了,他們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辦法反駁父親的話,無論是從什麽角度,父親的話總是對的,正確的,沒有瑕疵的…………

  但趙禎卻是在心中哀歎,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唯利主義者,其實侵略便是侵略,這是無法辯駁的事實,即便是現在用一切借口偽裝起來,讓人覺得信服,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後世人總能看穿這層脆弱的偽裝,把一切的本質拔出來在太陽底下曬得幹淨!

  不過可惜的是那時候自己已經死了,或是成為華夏民族心中的聖君,英明之主,因為趙禎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將為後世留下寶貴的資源。

  世上可沒有平白無故便得來的土地,也沒有白來的尊重,敬畏和恐懼!

  每一寸土地都將是用將士們的熱血換來的,每場勝利都是無數的犧牲得來的,一寸山河一寸血毫不誇張!

  趙旭和趙昀兩人在明白其中的道理之後,也逐漸的放下心中的桎梏,趙昀很輕鬆,對於他來說不過是對儒家學說的重新認識罷了,而對於趙旭來說他明白了作為君王便要犧牲掉一些東西。

  這便是趙禎的成功,成功的在年節的時候,把自己心中的一個小秘密與兒子們分享了一下,讓他們成了為聰明人,趙禎相信即便是他不告訴倆個孩子,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也會自己發現。

  不過作為父親不就是要這樣嗎?!把自己的經驗,知識,甚至是積累的智慧分享給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