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128
  自從石批德撒骨去過皇宮之後,遼朝的密探便猛然發現大宋不一樣了,在北京城中所有關於遼東的事情便成為了最為熱議的話題,而且朝廷也開始了售賣債券的行為。

  所有的錢莊都能買到債券,債券的數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這就導致了許多人爭搶購買債券,對於他們來說,若是能買上一百貫,那來年朝廷便能給出一百一十貫錢!一年時間,十貫錢的利息,這可不低嘞!

  若是你有一千貫,那你可就發財了,明年坐等一百貫的收益,若是有一萬貫…………乖乖嘞!一千貫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百姓們的激情被調動了起來,十分之一的利率對於他們來說已經非常的高了,可他們不知道,趙禎之所以能開出這樣的利率來便是因為遼東的產出相當巨大。

  否則也不會給予百姓如此高的福利,趙禎相信,以後的國債怕是再也不會開出這麽高的利率了,這次隻是一個噱頭而已,大宋需要建設的地方還有很多。

  以國債的形勢從百姓的口袋借錢建設,之後再以福利的方式發放給百姓,這是一種全新的形勢,之前的大宋也隻不過是發放戰爭債券而已,戰爭這東西發財總是很快的。

  有了錢自然可以大力發展和建設遼東了,大宋的農人非常“嬌貴”他們需要大量的工具和良種耕牛才會有如今的高產,趙禎為了農業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無論大宋的商業有多麽的繁榮,現在的大宋依舊是一個農耕社會,或者說是一個前資本主義社會。現在的大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已經誕生,但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社會中並不占主導地位。

  在大宋依舊是農人占據了大量的人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

  所以趙禎要以這些農人為考量,大力發展農業,與是格物這一偉大力量的出現正好成為服務於農業的助力,格物的範圍很大,在大宋兵器軍械可以格物,火車馬車之類的也屬於格物,而農人的工具自然也屬於格物了。

  為此趙禎曾經下旨曉諭天下,誰能造出方便農人,提高耕種效率的農具,便能得到朝廷的獎勵,最高獎勵以一年為限,每年年關之前,他會在天安門的城樓上親自為匠人頒獎,最優異著可得朝廷授官,以及十萬貫的賞錢!

  這是一件讓朝中官員都紅眼的事情,天下間居然還有這種事情?那些匠人被官家抬得也太高了,但幾乎是兩府相公全數讚同趙禎的旨意,因為他們看得出,一件有用的農具對農人的作用,對大宋的農業都非常重要。

  如今大宋的農具可謂是多種多樣,號稱大樣三十七,小樣四十二,也就是說大件的鍬,鎬,鋤,之類的有三十七樣之多,而那些小的,零碎的足足有四十二樣之多。

  遼東需要多少?誰也不知道,隻能以最大程度的去滿足那裏的需求,最先便是數萬,數十萬的往遼東運送,不單單是要運送這些農具,還有必要的良種,和百姓的口糧,這些早已是裝船運送了。

  大宋的糧食不光要往北運送,還要往遼東運送,這無疑是給漕運增加了壓力,同樣的也讓大宋的運輸業得到了發展,民間商賈便在接了朝廷的錢後,開始承運一部分物資。

  不單單是運輸業,這些生產農具的工廠,提供糧食的糧商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甚至都接不下這些生意,於是便出現了工廠與工廠之間的合並…………

  因為這場大建設,大宋的資本主義居然得到了茁壯成長的機會,包括趙禎在內都對眼前蓬勃發展的大宋驚詫不已。

  資本在它自己需要的時候便會自己的擴展起來,許多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工廠出現在大宋的土地上,一時間讓趙禎大為接受不了,而更加讓他吃驚的是這些工廠的管理。

  既然有了工廠,就要管理好它,如何讓他高效的運行,如何安頓工廠中勞力的吃飯,甚至是睡覺問題?

  大宋是沒有經驗的,但卻不妨礙它自己獲取經驗!

  大宋的商賈完全是按照經驗主義的方法來的,從這些經驗之中總結好的留下,不好的去掉,於是大宋的這些大型工廠開始出現飯堂,開始出現房舍,甚至有些還有自己的農田!

  大宋的貨物行銷天下,無往不利,這也要依賴於工廠的出現,而遼東要想發展,需要的是錢,同樣也需要這些工廠的幫助。

  趙禎大筆一揮便下旨在文德殿召見大宋的有名商賈,無論是民間的,還是宗室的,甚至是那些將門的,隻要是大宋的商賈,隻要是在大宋有能力的工廠東家都要到文德殿麵聖!

  朝臣們是反對的,因為在他們看來文德殿乃是商討國家大事的地方,渾身銅臭的商賈怎麽能去?

  顯然他們忘了,原先他們自己手中也是有店鋪,甚至是工廠的,隻不過早在趙禎下旨,不得官員經商後,這才無奈的盤出去。

  否則,站在文德殿中最多的便是大宋的文臣!

  將門之所以會經商,那是因為這些將門都是蔭恩!不值錢的東西,也算是趙禎對太祖承諾的延續,也就不會有人去計較,這些人畢竟在政治上已經完蛋,還不讓人家賺點錢,這是逼著人家和你拚命啊!

  於是連禦史都不願說這些事情,而趙禎相信,這些人對朝廷,對大宋的忠誠卻是可以相信的,畢竟他們頂著祖先的榮耀在大宋活的還不錯,現在需要他們的時候,也能挺身而出。

  趙禎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眼神不善的望著三才道:“朕不是讓你向北京城中資產十萬貫以上的商賈傳旨嗎?怎麽會有這麽多人?!”

  三才苦笑著說道:“官家,您當現在還是三年前?如今這十萬貫都算不得什麽豪商巨賈嘞!奴婢找的這些最少也是五十萬貫起步…………”

  趙禎尷尬的摸了摸下巴,望著人群的目光越發的和煦了,隻不過三才在一旁聽到:“真的是肥的流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