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257
  上林城中的混亂,在耶律洪基看來並算不上什麽,在他看來,雖然自己加印了官子,可隻要百姓們依舊按部就班,承認這些官子的作用和地位,那一切都將不成問題。

  可他忘了,信心這東西是貨幣最重要的基礎,尤其是紙質貨幣,紙質貨幣的本身其實就是一張紙,是這些特殊的,隻能兌換金銀所造成了它的價值。

  若是這些紙不能兌換經營,那他們和廢紙有什麽區別?

  更為嚴重的是,整個上京城,的百姓,完全喪失了對官子的信心。

  更有甚者,甚至喪失了對朝廷的信心。

  這才是張儉最為恐懼的東西,一旦如此,整個聊城的經濟都將會受到嚴重的破壞。

  恐慌的情緒將會在整個聊城蔓延,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眼前這位滿不在乎的皇帝。

  張錦失望但他並不絕望,一切還來得及,隻要把朝廷的,經營儲備拿出來,補上這個窟窿,事情便會好辦了許多。

  但當張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耶律洪基的時候,耶律洪基卻搖頭否定:“怎麽能用朝廷的錢來補這個窟窿?這需要多少錢來填補這個窟窿?”

  “一千萬貫。朝廷必須拿出一千萬貫來才能填補這個巨大的窟窿。而且還必須是真金白銀,否則眼下無法度過這個難關!一旦百姓對朝廷的信用完全喪失。這將是我大遼的一場災難。”

  耶律宏基猛然搖頭道:“不可能,朝廷沒有這麽多錢,即便是朕也沒有這麽多錢。除此之外就別無他法了嗎?朕可以下旨讓所有人都使用官子,如此一來不就萬事皆安了。”

  這是多麽可憐又愚蠢的想法,張儉和陳柏翰二人對視一眼紛紛搖頭,即便大遼的所有人都使用官子那又如何?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廢紙,不值一文,而且已經失信於民的朝廷,可以繼續大量的發行這種紙鈔。

  市麵上的官子將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最後被棄如蔽履,到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什麽都晚了。

  誰都能看得出來,這是皇帝不負責任的表現,張儉聲音提高了許多的說道:“陛下!此舉乃不仁不義之舉,萬萬不可為之。”

  “張儉!你放肆!朕禦極天下,富有四海,整個大遼都是朕的,為何不可!”

  “陛下加印濫發官子,如今這官子已經一文不值,若是陛下不去填補這個窟窿任由百姓傾家蕩產,從此以後陛下拿什麽統禦天下……”

  張緊的話就像一盆涼水,突然潑醒了耶律洪基,直到現在,他才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自己,偷偷加印的那千萬貫的官子甚至會給自己的統治帶來滅頂之災。

  顯然張儉已經知道是自己在偷偷的加印,耶律洪基此時無奈的問到:“左丞相有什麽妙法?朕早已是黔驢技窮,否則也不會加印官子。”

  張健長歎一聲,無奈的說道:“陛下此時隻能把我大遼的家底全部擺出來了,否則一觸即潰。如今宋人虎視眈眈,說不得這場危局,就是宋人挑起來的,陛下別忘了,交子便是宋人的手段。”

  耶律洪基驚駭的望向張儉,他知道張儉的意思,這是要動用大遼最後的手段和底牌。

  從大遼帝國開始,每代君王都將自己的一部分財富存放至西拉木倫河邊上神山的密庫之中,非亡國之禍,滅國之事,不可擅起。

  耶律洪基哆嗦了一下嘴唇,望向張儉道:“此事已經如此嚴重了嗎?甚至關乎國鼎。”

  張儉點了點頭:“陛下,此我大遼參死存亡之際,若是不能填補這個窟窿,百姓沸反盈天,將士無兵餉可拿,軍械,兵刃,糧草馬匹如何而來,陛下一定要保住官子,方可使我大遼興盛。”

  耶律洪基點了點頭:“朕現在便手書一份加蓋密印,派人速速取之。眼下之事,還須佐丞相和度支使多多費心。”

  張儉和陳柏翰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隻要勸得動皇帝便萬事具備了,大遼的官子也算是度過了這場危機。

  “食君之祿,分君之憂,陛下放心此事臣一定盡心竭力。”

  當耶律洪基走後陳柏翰望向張儉道:“下官聽從左丞相差遣,請左丞相吩咐。”

  張儉苦笑道:“還能有什麽法子?此時隻能用一個拖字訣隨機應變了。待陛下調來的錢財填補了這個窟窿,你我才可真正的放心。”

  稍稍頓了下,張儉望向陳博翰道:“茲事體大,老夫與你親自督辦,由朝廷發出公文,曉諭整個大遼,從明日開始,所有官子正常兌換金銀,交子便算了,隻不過必須要到上京城中的朝廷錢莊兌換……”

  陳博翰倒吸了一口涼氣:“明日便可有金銀兌換?”

  張儉點了點頭:“明日便有,今夜老夫想盡一切辦法抽調國庫中現有的錢財,充抵賬上的窟窿,但一定要拖延時間,國庫中的金銀也不多啊!”

  “下官知曉,從明日起,所有的錢莊隻開設一個櫃台,兌換一人最少拖上一刻鍾的時間,大宗兌換一律推後隻要每日都有人能兌換到錢財,百姓安心下來也就不會有那麽多人了,偶爾再兌換一些大宗的,咱們派人趕車一路送到他們的府上,這樣一來百姓便不會再搶兌,一旦市麵上穩定了,說不得還有人把金銀兌換成官子!”

  陳博翰的話讓張儉滿意哈哈大笑道:“好!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在大宋交子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便是信用,咱們大遼也要如此,另外,老夫會規勸陛下,文武並用。”

  “文武並用?您的意思是要抓人?”

  張儉的眼中閃過一絲寒芒:“開頭是那些大宋的商賈前來兌換的吧?並且也是他們放出遼朝無信的!若是不治罪,如何能消咱們的心頭之怒?!”

  陳博翰苦笑道:“丞相,那些不是宋人的商賈,而是他們雇來的夥計,兌換的也是自己的工錢,抓不得啊!”

  張儉身型微微一僵:“這麽說來這一千萬貫早已被兌換給了宋人?!”

  “是,因為和咱們大遼的錢莊多有來往,也算是老主顧,地處錢莊也就給他們兌了,怕的是他們以後不來存錢……”

  “一葉障目!這便是貪圖蠅頭小利的結果!”

  張儉無奈的歎息一聲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此事你們要牢記在心,不可再犯,你速速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