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8      字數:2256
  趙禎非常果決,當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虛假的禮數已經毫無意義,既然最終的結果便是大宋在倭國設立都護府,並以種種辦法要挾之,那從一開始便撕破了臉皮,還講究什麽麵子?

  簡單粗暴的結束了召見之後,趙禎便以最快的速度脫下了身上的大袞冕,這東西雖然是華麗異常精彩奪目,但真要是穿著便會發覺很累,走路稍稍一塊,眼前的冕珠便會快速的晃動,直讓人眼花繚亂。

  “官家,奴婢愚鈍……這倭國皇女入了咱們大宋的後宮,是以嬪妃之製待之,還是以誥命之製待之?”

  三才一邊麻利的脫去趙禎身上的外罩袞冕一邊小心的問到,他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番邦公主入大宋後宮這還從來沒遇見過啊!

  不過這在大宋也算不得新聞,趙禎想了想道:“此前可有先例?”

  三才忙不迭的點頭:“有!本朝開國之初便有花蕊夫人,另有鄭國夫人…………”說著說著他的聲音便越來越小,因為趙禎的臉色愈發的不自然起來。

  三才連忙住嘴,花蕊夫人,小周後,這些可都是亡國之女,也涉及太祖太宗之隱秘,如今說起有關乎倭國皇女,少不得有人嚼舌頭……若是把這些聯係起來,有些人怕是會認為陛下貪圖倭國皇女之美貌…………

  一個是自己的爺爺,一個是自己的伯公,而且都是關於女人的事情,雖然是三才這個內侍說出來的,可宗室感覺不對味,趙禎無奈苦笑,現如今已經有人開始謠傳流言,說自己西征黨項就是為了沒藏黑雲的美貌。

  雖說這謠言和遼人脫不開關係,可若是自己把倭國皇女也收入宮中,那可就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清了,有的時候人們隻願意相信他們本就已經相信的東西。

  “既然如此,那便以公主之製待之,可讓靈兒與其為伴,住於長樂宮中。對朕以學生之禮便可,免得宮外再傳流言。”

  趙禎明顯感覺到三才長出一口氣,顯然,這貨是故意說出花蕊夫人和小周後來惡心自己的,那背後之人不用說,和王語嫣等一眾妃嬪脫不得幹係!

  後宮無論在什麽時候對外來的女人永遠最敏感,在這一點上趙禎不用懷疑。

  隻不過良子好像並不打算讓趙禎鬆一口氣,很快在下午趙禎剛剛批閱奏疏的時候,這位倭國的皇女便帶著自己的疑問不請自來了。

  因為是打著學習的旗號,良子可以對趙禎的治國之策進行觀政,當然,都是一些簡單的事物,管理一個偌大的國家,可不是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麽輕鬆。

  多如牛毛的“小事”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問題,所以趙禎每日的奏疏都要批閱數十甚至幾十本,其中涉及的治國之道不在少數,這便要看皇帝的智慧和隨機應變的手段了。

  華麗的大宋宮殿即便看多少次良子都覺得驚豔,地上的木質地板反射著一層油亮的光澤,而四周的明黃色的錦繡更是顯得華麗異常,小心的在地板上走著,腳下金連鞋完全不似木屐那般沉重,柔軟舒適。

  但當她邁入趙禎所在的內間之後,整個人稍稍哆嗦了一下,臉上露出驚訝又舒服的表情,良子隻覺得她的雙腳已經被“雲團”所包裹,長長的羊絨地毯鋪滿了整個房間,對於良子來說這樣的感覺從未有過。

  眼前的一切對良子來說都是那麽的陌生,奇怪。

  雖然整個宮殿給人的感覺華麗異常,但每一樣幾乎都是在細節上,粗粗看上去卻也不覺得有多晃眼,即便是大宋皇帝的禦案也不過是一方硯台,一副筆架等文房隻用而已。

  三才慢步走到趙禎的邊上小聲道:“官家,倭國皇女前來覲見。”

  趙禎拿起一直狼嚎沾上朱紅在奏疏上批閱,頭也不抬的說道:“知曉了,讓她在一旁候著。朕的奏疏批閱完後便與她說話。”

  “遵旨。”

  三才小心的退到一旁,生怕打擾到趙禎,悄聲對良子道:“官家處理朝政不可中斷,你且在一旁等候,待官家落筆方可說話。”

  “多謝大官。”良子微微一禮後便雙手相疊,在趙禎的身旁跪坐下來,低頭不語一副順從之態。

  趙禎微微有些不適應,任誰在處理政事的時候邊上跪著一個人都不舒服,何況趙禎極少讓宮人伺候,倭國的這一套他當然不自在。

  “朕這裏有一本山北雜記,你若無事便看上一看,書從漢代,你應該能有所知曉。”

  良子伸出雙手小心的接過趙禎手中的書冊,她雖然不知道這本書中講的是什麽,但卻知道,漢代的書籍能流傳至今定然是有大用的。

  其實《山北雜技》不過是漢代描寫漢朝大將趙破奴攻破姑師,將原來姑師人的領地按地理形勢劃分為八國,車師前國、車師後國和山北六國的事情。

  隻不過趙禎再次看向良子的時候,她依舊是以同樣的姿勢跪坐在一旁,隻不過雙腿之上放了一本書,跪坐的姿勢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舒服,雙腿要蜷在一起,把屁股坐在雙腳之上……

  這樣能不麻嗎?

  不過趙禎不得不承認良子坐在一旁的樣子確實很優雅,不知是聽了誰的建議,她早已把倭國的傳統妝容洗去,樸實無華的樣子確實顯露出別具一格的秀美。

  趙禎在暗中觀察良子的同時,良子也在觀察著他,作為大宋的一國之君,良子一直認為趙禎應該是個威儀無比麵相莊嚴的中年男子,但誰曾想居然是個白麵書生的模樣。

  這樣一個男人很難讓人聯想到他便是滅掉大理和西夏的國君,最少良子看不出他的不同來。

  趙禎輕輕的放下手中的毛筆,在筆洗之中涮了涮,於是一汪清水就變成了淡淡的血色,朱紅的禦批已經幹透了,鮮豔的文字躍然於上。

  “你看的如何了?”

  良子躬身行禮道:“看了幾章,中原人之手段讓我大開眼界,未想到大漢時之將軍便有如此手段,分化離合之下便把姑師人的弄得分崩離析。”

  趙禎在良子躬身的時候看見了一抹雪白,他實在想不通良子是如何做到的,在跪坐的時候還能把身體折疊起來,幾乎達到了一百八十度。

  “這便是華夏智慧,起來吧,坐在地上可沒有什麽好的,朕不習慣這樣與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