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179
  五千個喉嚨同時發出的怒吼震懾人心,但石元孫不明白若是真的要對平安京動手,有必要這樣冠冕堂皇的說出來嗎?奇襲不是最好的方式?

  他是一個武將,武將的思維自然是以最少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在戰鬥之前便深深的隱藏目的,如此才能一擊必中,如今蔡伯俙的所作所為讓他不解。

  但也許這也說明官家從來沒有對征伐倭國的打算,這樣做完全暴露了大宋目的。

  蔡伯俙瞧著石元孫白淨的臉龐笑了笑,此刻他的眉毛已經皺成了波浪,而蔡伯俙最喜歡看的便是他吃驚的表情,當然,這樣的表情在行軍司馬楊爍的臉上如出一轍。

  很快蔡伯俙便笑不出來了,石元孫拎著拳頭便過來,大有胖揍啊一頓的表情,蔡伯俙迅速竄到楊爍的身後:“你莫要動手,聽我解釋,有話好好說!”

  楊爍不舒服的擰了擰脖子,但作為一個文資官員,他也隻能以這種小動作表達自己的不滿。

  怒氣橫生的石元孫恨恨的說道:“好,你便說說,為何要把我的報複公之於眾,一旦如此倭人必有防備!”

  蔡伯俙瞪大眼睛的望著石元孫:“誰說咱們要和倭人動手?你沒瞧見我未帶大軍而來嗎?若是要殺了那倭國皇帝,蕩平京都,我早已帶了數萬援軍嘞!”

  “那是之前,你不知曉我等被倭人夜襲一事,現在變了,我等要維護大宋的天威!”

  蔡伯俙笑了笑:“不,你又錯了,你們的損傷隻是我大宋的借口而已,官家不會興師動眾的征伐倭國,最少暫時不會,我等要做的便是讓倭國老實,不敢生出一絲的逾越之心!”

  楊爍的眼睛亮了,努力的轉頭望著蔡伯俙道:“您的意思是這是個威懾?讓倭人恐懼的威懾!”

  蔡伯俙驚訝的望著楊爍,手也不自覺的放開他的衣領,順手還捋了捋上麵的皺褶:“沒想到石元孫的手下不光有孔武有力的猛士,還有運籌帷幄的智者嘞!沒錯,這是威懾,但也是我和倭國皇帝談判的籌碼!”

  談判,籌碼!

  這倆個詞讓石元孫也醒悟過來,望著蔡伯俙道:“你的意思是要用這五千……不,用大宋威脅倭人,讓他們膽寒,一次老實的讓我大宋利用?”

  蔡伯俙翻了個白眼道:“你真的不會說話,還很容易得罪人!但意思差不多,咱們大宋也不打算在倭國浪費兵力,還有更大的事情要做,無論倭國還是高麗都不值得!”

  此言一出石元孫稍稍有些歎息,而楊爍卻鬆了一口氣,和石元孫渴望軍功不同,他隻希望這五千人能平平安安的回到石見,在從石見平安的回到大宋。

  蔡伯俙瞧見石元孫的表情笑了笑:“莫要如此沮喪,說不得還要用兵的,若是我談判不成,就必須讓倭人覺得咱們的手段可以滅掉倭國,讓他們真正的恐懼。”

  石元孫撇了撇嘴:“我還不曉得你?!你的一張嘴能把死人說活了,也能囫圇個的把活人說死了!”但他的表情終於好上一點,最少有機會再次對平安京動手。

  蔡伯俙恢複了嚴肅的表情,望著石元孫和楊爍道:“官家的話你們要永遠記住,你們是大宋的利劍,是帝王最鋒利的爪牙,隻有戰和備戰,沒有所謂的鑄劍為犁,放馬南山!若是有變,不光你們要拚殺,流血,即便是他劉德召也躲不過!”

  兩人望著蔡伯俙忽然變嚴肅的胖臉,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這小子變臉變得也太快了些!

  當然,蔡伯俙心中的計劃卻沒有變,無論是威脅還是動武,都要除掉那倆個倭國皇子,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若是自己不能說服倭國皇帝,那就隻能讓大軍動手了,這是他最不希望的結果。

  現在的大宋軍營中的氣氛已經完全不同,原本悲傷的情緒得到了宣泄,通過剛剛的大喊,強而有力的話語成為了他們驕傲的怒吼,也宣泄了軍中的不滿情緒,對於大宋的軍人來說,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受到如此羞辱了……

  蔡伯俙離開了石元孫的軍營,同時也謝絕了派給他的護衛,在他看來自己就相當與一次出使,隻不過他的身上沒有皇帝的國書,隻有使者的旌節而已。

  大宋的旌節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原本的旌節是兩樣東西,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樹六纛,這是皇帝賦予節度使的權利,也代表皇權,使者持之以示天威。

  但現在,旌節卻是一杆華麗的鐵槍,鐵槍的槍頭乃是打磨精細的黃銅,耀眼的金色在陽光下閃爍著高貴的光芒,如同黃金般讓人迷戀,槍杆是厚重的黑色,沉穩大氣不失莊重,上麵是華夏特有的瑞獸紋飾,不光使得槍杆抓握起來更方便,也使得它更加威嚴。

  旌節最重要的部份便是在槍頭上延伸出來的部分,旌節的穗子,這是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他蔡伯俙手中握著的便是一杆長槍而已,即便再華麗它依舊是長槍,長長的穗子仿若是正店酒旗的燈籠,在風中隨意的搖晃著,但他卻是大宋皇帝意誌的體現,無人敢不敬。

  蔡伯俙就如此簡單的手持旌節,隻帶了一個從離開駙馬府開始便跟隨著他的隨從向平安京中的皇居而去,路上許多倭人不理解這根杆子的含義,甚至有打算笑話眼前這個宋人的,但看到蔡伯俙莊嚴的氣度後便小心的退了回去。

  路人竊竊私語的聲音逐漸變小,隻壓低到兩人能勉強聽見,眼前這個男人身上散發出的這股氣勢仿若天底下最為端莊有氣節的人,他的傲骨仿佛鋼鐵鑄就,一行一動之間便是大道隨行,凜凜之威讓人莫不敢犯。

  蔡伯俙帶著隨從手持旌節隨意又隆重的踏上了皇居門口的台階,他的每一步走的是那麽的規矩彷若用尺規丈量,又是那麽的隨意輕巧,仿佛是在邁進自己的家門。

  腳步聲,旌節戳在地上的聲音,完美的組成一個音律,使得皇居門口的侍衛沒等蔡伯俙說完便躬身大禮:“使者稍等,小的這就去傳稟陛下!”

  在這個人麵前,他甚至不敢用上天皇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