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130
  張儉寥寥數語,便把一切謎團撥開,耶律洪基隻覺得所有的一切都變得那麽清晰可見,大宋皇帝正在無形中把手伸向大遼的附近,稍稍一想,耶律洪基便覺得渾身發冷。

  “軍紀輿圖!速把軍機輿圖拿來!”

  皇帝帶有怒意的聲音響徹四周,這聲音中甚至帶有一絲被愚弄的氣急敗壞,侍者以極快的從營帳中的套筒內取出遼朝的軍機輿圖,和大宋一樣,自從太後垂簾聽政之後,大遼便不遺餘力的開始布置,安插密諜,雖然做不出太大的事情來,但繪製輿圖卻不無不可。

  大宋的輿圖稍稍難以繪製,但遼朝四周其他的國家卻是容易得多,甚至隻需幾代糧食,幾件鐵器便可從女真人的手中獲得需要的東西,所以大遼的輿圖對周圍附近鄰國的情況很是詳細。

  但就是因為詳細反而讓遼人恐懼了,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不能例外,當耶律洪基看到鋪開的輿圖時雙目圓睜,此時大遼的附近已經都被大宋算計上了。

  原本與大遼接壤的西夏,燕雲變成大宋的了,現在倭國也在大宋的掌控之中,接下來會是哪裏?

  東海女真?長白山女真?或是高麗?

  此時的大遼已經被宋朝包圍了!自己剛剛還在沾沾自喜的猜測大宋皇帝的一舉一動,殊不知人家隻不過是在演戲給自己這個傻子看而已,真正的後手卻已經伸到了八荒之外!

  這便是漢人常說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了吧?果然是好手段,果然是好城府,自己這個大遼皇帝居然一點也沒看得出來,還是經過母後和張儉的提醒才發現其中的蹊蹺!

  一時間耶律洪基隻覺得怒火攻心,恨恨揮鞭抽向輿圖,卻被張儉用手擋住,帶有細密鐵絲盤絞而成的牛皮鞭,一下便打的張儉皮膚開綻,鮮血淋淋。

  “陛下,輿圖寶貴,得之不易,若是重新製作頗費良多,還行陛下息怒,還記得太後的話嗎?當你知曉敵人的意圖時,他便不再可怕,陛下雖然沒有看出大宋皇帝的圈套,但稍加點撥便能看出端疑,這不是因為陛下才智不行,而是親政尚短,隻需稍加時日,必然洞徹析理,不在話下!”

  耶律洪基上前,看著張儉鮮血淋淋的胳膊,微微皺眉道:“左丞相有話便說,何必要用自身之體阻擋朕,傳禦醫好好看看,莫要烙下病根才是!”

  對於自己這位皇帝學生的尊師重道,張儉頗為欣慰,哈哈大笑道:“陛下的性子便是如此率直,老臣本就垂垂老矣,當初劉六符戰死之時,老臣就該跟著他去的,如今想來,老臣每多活一天便是賺的!”

  蕭撻裏頗為感慨的點頭道:“當年他劉六符攜帶先帝遺詔,不遠千裏繞北而行奔赴大同調兵,蕭惠果斷,左丞相迅疾,如此才保下我大遼血脈正統,被左丞相這麽一說,本宮倒是思念這位故人了,當年他可是在本宮麵前再三立誓的,現在看來他如期完成約定!”

  左丞相受了傷,自有禦醫上前診治,張儉一邊診治以便訴說現在情況,頗有恭忠國事,死而後已的感覺,蕭撻裏知曉,漢人臣子就是這般,有時候說他們做作,但數十年如此便是真的如此。

  “陛下,大宋之所為便是要以寧夏,燕雲,高麗,女真為拒,合攏包圍我大遼!”

  身為太後的蕭撻裏微微皺眉:“如此便對了,他趙禎管用的便是蠶食之計,雖徐徐圖之,卻令人猝不及防。”

  張儉躬身一禮:“太後聖明,大宋揮兵西夏便是使得蠶食之計,當初兵犯燕雲已然!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可謂是大宋的取勝之道,如今我遼朝與大宋之間已然是沒了西夏這隻窺伺之狼,大宋對我大遼再也沒有了顧及,眼前便是大宋向我大遼發難的一步棋,仿若天元!”

  耶律洪基想了想便微微點頭,他也能聽明白其中的深意,如今宋與大遼之間的對比好似圍棋博弈,而大宋皇帝第一步便走了最不該走又最適合大宋的,天元。

  這一步棋很容易被發現,但若是被大宋做出來,那很有可能使得大遼四麵楚歌,要害之地都暴露在大宋的麵前,成為待宰的羔羊。

  “大宋皇帝既然敢這麽做,定然是心中有所把握,西夏變成了大宋的寧夏路,大宋連通西域,這是要重開古絲綢之路,在倭國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在對我大遼脊背施壓,既然如此,他趙禎卻在南麵開設榷場,販賣糧食與我大遼,這是在以虛護實,亂我心智。也是在為自己的謀劃拖延時間穩住大遼!”

  耶律洪基的話道出了蕭撻裏和張儉的擔心,同時也讓他們鬆了一口氣,皇帝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這最少能讓他看清楚自己即將對付的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蕭撻裏笑眯眯的望著兒子道:“皇帝把這一切都看清楚了,如此一來還擔心他的手段的嗎?如隔岸觀火,兵來將擋水來土屯,何須懼之?”

  張儉在一旁微微點頭,太後教導陛下盡心盡力,即不讓皇帝飄飄然也不然他頹廢下去,如此最是能保持陛下心氣,隻不過大宋遠沒有太後那麽說的好對付。

  單單是看大宋皇帝的布局之大便可見端疑,以滅國西夏為代價,從西夏抽取力量的同時對大遼產生威脅,這便是大宋皇帝常說的那句以戰養戰,久戰不怠!

  隻不過……張儉一時間沒有搞明白,以如今之大宋,完全可以出兵中京道,甚至是東京道,但為何還要從倭國繞那麽大一圈,難道就是為了出其不意?

  可即便是如此,宋人也要先和女真人打上一場,奪取長白山和東海女真的領地,如此一來豈不是得不償失?剛剛勸導皇帝的話雖是那麽說,可張儉的心中還是有些不打底,覺得有必要再命人查驗一下。

  否則他總覺得不放心,畢竟,他在趙禎手上吃的虧不在少數,若是再次被他騙了,自己的名聲可就徹底完了,跟隨自己名聲毀掉的將是整個大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