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315
  選拔年輕官員,這是趙禎最喜歡做的事情。

  在官員的任用上,他特別的喜歡年輕人,因為在他看來,年輕人沒那麽多利益算計,年輕人不容易苟且,年輕人不願渾渾噩噩,麻木不仁,得過且過!

  趙禎親手給了讀書人希望,完善了教育製度,完善了科舉製度,並且給年輕人得到磨礪的機會,而同樣的,趙禎也得到了回報,朝堂之中湧現出了大量年輕且有才幹的能臣。

  今年又到了科舉的大比之年,自從科舉取士當道之後,這種公開考試,取士不問家世的查舉製度一下成為了大宋的主流。

  之前的世卿世祿與察舉製度,都是根據家世來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做官的。應科舉無需推薦,故做官無需地方上的推薦,科舉的資格限製甚少,大宋百姓中大多數成年男人都可以來參加科舉考試。

  況且科舉還是一步登天的機會,從白身一下變為官身,兩者之間的區別可謂是天地之差,百姓也常常把中舉比作魚躍龍門,甚至一切吉祥瑞意的詞語都往上麵堆砌。

  昨日趙禎在批閱奏疏的時候就發現了歐陽修的上疏,同時也有禮部的上疏,顯然對於這次科舉歐陽修是另有打算,上疏之時對太學體大加駁斥。

  在他看來,生僻字,晦澀難懂根本就不應該提倡,而且同是一個意思為何不能用簡單的字來代替,這樣才能增加朝廷的辦事效率。

  同時歐陽修對應用文非常重視,在他看來,文章寫的再好,也不及一篇上佳的策論,因為策論是考察學子能力的重要渠道,而文章隻是文化素養,藝術修養,不能對做官有太大幫助。

  當然文章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作用,考察舉子的品行。

  在科舉上,歐陽修的想法與趙禎的不謀而合,科舉就應該是考察學子能力的測試,文章寫得好不好,同樣也能反映出學子的能力,見識和表達等等。

  而策論便更加直觀了,策論是議論當前時政並向朝廷獻策,有無治理才能一眼便可看出,高下立判之時,瞬間把才能卓越者與那些庸才劃分開。

  所以歐陽修建議,今年的科舉以策論為主,文章為輔,詩賦為體察品行之用,歐陽修以馮拯的話為引:“起奏陛下,馮拯與王旦論選舉帝前。馮拯請兼考策論,不專以詩賦為進退。今臣下亦然,一切以程文為去留,以策論辨高低,以詩賦查品行,此當大善矣!”

  趙禎自然是同意這樣的話,歐陽修深的自己心意,且推行平實文風,趙禎早就中意與他,太學體的奏折趙禎也見過,生僻字繁多,但意思卻簡單的很,完全是在浪費自己批閱奏折的時間,言簡意賅豈不更好?!

  趙禎提筆在空白的行文紙張上寫下詞頭:“著翰林學士歐陽修為禮部貢舉主考,科舉製是一切尋規,不得廢公……賜緋袍紫帶。”

  對於歐陽修,趙禎有著充分的信任與把握,他的才學和能力完全有能力擔當得起主考官這一職位,更重要的是,趙禎需要改變大宋的文風,平實文風,通達平易,讓人看了一目了然,如此文章才算是文章。

  否則一篇文章寫的古奧難懂,其實就是別扭的生僻字詞用多了,組合起來讓人覺得難受,除此之外一點意義也沒有,若非要強辯,那就是作者是在人前炫耀自己所謂的“學識”。

  趙禎身為皇帝已經數次見過這樣沒用的太學體,每次看到這種生僻字文章之後,趙禎都要讓三才去拿古籍搜尋,也不知這些人是怎麽從字海中詞山找出這些個生僻字的,更為要命的是,身為皇帝的趙禎還不能不知道……

  趙禎相信,若是以歐陽修作為開春的主考官,定能掃清一切鬼蜮伎倆,狠狠的懲治那些玩弄生僻字並引以為道的讀書人!

  “送去翰林製誥處,擬成聖旨發於朝堂。”

  三才恭敬的接過行文上的詞頭,快步向禦藥院走去,其實北京城的皇宮與東京城的也差不多,隻不過規模更加宏大,宮殿更多而已,但那些基礎的地方還在,禦藥院,內侍省,太子東宮,正宮,等等這些都還沒變。

  同樣的,在趙禎翻開禮部的奏疏也是說的科舉之事,隻不過相比歐陽修直接去懟太學體,禮部的奏折就要小心的多,禮部尚書楊國安戰戰兢兢的在奏疏上寫下了“文風當變”四字。

  這就是他對太學體不滿的表達,趙禎微微苦笑,楊國安為人老實,總是不願得罪人或是批評人,甚至連太學生都不願去批評,現在看來他做禮部尚書還真是“克己複禮”。

  但他的奏疏中卻是寫了非常重要,或者說趙禎非常關注其中的一段。

  楊國安提議,格物科應當正式進入大宋科舉製度的疑議,文中把格物給大宋帶來的便利與進步寫的頗為詳實,甚至有些內容和實例都是他親自去查探的。

  這便是老實人辦老實事,趙禎對楊國安也不知該說什麽,就是對他的“膽小”怒其不爭,總是這也不願得罪,那也不願得罪,最後反而讓自己顯得像個和事佬。

  要不是趙禎看出他是不願站隊,不願和不相幹的人交集,趙禎絕不會給他禮部尚書這樣的高位。

  禮部所考,吉、嘉、軍、賓、凶五禮之用,樣樣都需要穩妥之人。

  楊國安便是趙禎心中的不二之選,當今朝堂中的和事佬,卻有著一絲不苟,心細如發的品質,並且大家都知道他是個老好人也就沒人拉攏他,反而使得他清靜許多,於是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問題。

  格物科是否應該納入科舉之列,而非單獨一科的問題,楊國安考慮的非常細致,最後他還是上疏趙禎提議。

  在奏疏中,楊國安詳細的列舉格物入進士科的原因,他擔心格物會如同明經科,或是明字,明算二科一樣成為大家都不願考的存在,所有人都衝著進士科而去,那格物不就被荒廢了嗎?

  若是能把格物變成策論或是詩賦一樣,那無論是誰,無論他喜不喜歡格物,都要在參與科舉之前好生學習一二,不至於一問三不知。

  趙禎一口氣看完楊國安的上疏,輕輕放下奏疏之後,端起茶水一飲而盡,這簡直就是他趙禎的半個知己!

  沒想到他楊國安居然還有如此輔弼之才,這樣的遠見顯然要領先於普通的朝臣……趙禎稍稍平複心情,他要利用這次歐陽修主考的機會,利用楊國安上疏的機會,把格物科徹底定為大宋進士科的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