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結案與未來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125
  案情其實並不複雜,隻不過是糊塗公婆因為迷信把自己的孫子溺死,但楊秀的上告卻讓事情產生了轟動的效應,五月子不舉在大宋並不少見,這種惡月惡日出生的孩子多數被溺死,也基本上沒人上告。

  但今天的事情卻鬧得比較大,一個年輕的婦人獨自一人挑戰這個社會的人情,法製,禮製,人性等等諸多方麵,一下讓所有在規則中生活的大宋人措手不及。

  在趙禎看來這些本就是陳規陋習,封建迷信,除了害人就沒有別的作用,但另一方麵,古人的刻板保守是令趙禎想象不到的,即便是陳規陋習也要延續,在他們那裏這就是傳統。

  忤逆不孝的楊秀上告公婆,這本身是沒有什麽疑議的,同時還她也承認自己的行為是忤逆不孝,所以才會咬牙接受那二十脊杖。

  在趙禎看來這是對大宋社會製度的一種考驗,甚至是對皇宋憲法的一種考驗,到底該不該判處沈家公婆二人之過?這變成了大宋百姓都極為關注的話題。

  告禦狀,禦前審案,這些都極少見到,現在出現在大家的麵前,當然要好好看看,天子審案可是難得的很嘞!

  同時百姓們也想看看,這場棘手的案子他們的大宋天子該如何判決,本就是矛盾的東西,一邊是溺死的孩子,一邊是尊長的公婆。

  案情的了解速度很快,因為這本就是簡單的事情,趙禎不會在上麵浪費太多的時間,他索要做的便是達到自己的“目的”。

  轉身看向王語嫣道:“此事你如何看?”

  “臣妾乃是婦人,豈敢插嘴案情……”

  趙禎笑道:“你也是婦人,便說說自己的看法,此事事關倫理,與朝政不同,身為皇後自然當有所主見。”

  王語嫣杏目一瞥,這是官家在拉自己下坑,越是關乎法理人情的事情越不能隨意開口,否則一旦說錯,反而引起朝臣和百姓的不滿,讓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這麽多年來王語嫣對自己的名聲維護的一向很好,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朝中,都有著一代賢後的讚譽,而京中的誥命,夫人,之類的更是以她馬首是瞻,碧雅軒的生意也是一日好過一日。

  “在臣妾看來,楊秀隻不過是命不好罷了,若是不在端午之日產下孩子,便不會有悖逆不孝,更不會有今日的悲劇。”

  望一眼的話一開口,便讓四周之人大為讚同,而趙禎直翻白眼,這是感性上的分析,而不是理性上的,確實楊秀的確是運氣不好,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說這些如果又有何用?

  趙禎長歎一聲:“今日有楊秀,明日有陸秀,張秀,王秀……五月子不舉實乃陋俗也!朕聞孟嚐君惡月生而相齊,可見五月子不舉之說實乃荒謬!

  朕今日見楊秀之麵,果有秀外慧中之貌,行徑感人,乃為後世轍道,朕歎服!此女之子,定是大忠大孝之輩,豈能害父害母?荒唐也!

  可見五月子不舉實為偏頗陋俗之語,朕今廢之,若有溺殺嬰孩者,無論身份出身,皆以害命治罪!楊秀公婆行於朕之法前,既往不咎,概不定罪。楊秀賜六品安人誥命,賞葵花烏木軸冊。”

  嘩……

  趙禎語出,百姓嘩然,楊秀的公婆是商賈,而楊秀獲得誥命出身後,便一下子地位尊崇起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誥命是官家給楊秀的護身符嘞!

  原本一直沒有現身的升隆商號沈氏夫妻二人出現,叩謝皇恩,同時也追悔莫及,為自己的行為自責不已。

  趙禎幾句話便化解了這場棘手的案件,讓一旁的王語嫣欣慰的點了點頭,她在心中也是支持楊秀的,而這對公婆也是她派人帶來並勸說的。

  天家的夫妻二人很默契的配合好了一切,一如往常,大宋的百姓山呼萬歲表達心中的興奮,有此明君,賢後,大宋豈能不興?

  趙禎默默的笑了笑,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廢除陋俗,讓大宋孕育更多的人口,這才是他的目的,如今的大宋疆域廣闊,若是沒有足夠的人口,很難把所有土地利用起來。

  在趙禎看來沒有人的土地便是荒地,大宋要儲備大量的人口,以待征伐土地隻用,同時也要準備著開發那些土地,人口是一個國家的重要力量,同時人口的膨脹也會為大宋帶來更多的進去機會。

  雖然現在的糧食夠吃,但隨著人口的增加早晚有一天大宋的“胃”會再次變成空蕩蕩的,到那個時候,不用趙禎這個皇帝開口,自然有人會提出擴展的要求,當然為了保證大宋這個巨人不被餓死,趙禎會大量的種植從美洲獲得的糧食。

  大宋的經濟已經成熟,市場繁榮遠超曆代王朝,而趙禎要做的便是擴張領土,繁衍更多的人口,隻有這樣才能使大宋一直進取。

  看著站在侍女隊伍中的閨女,趙禎微微一笑,但很快皺起眉頭,人口是大宋除了兵事外的另一個大問題,大宋的人口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大宋的生活變好了,糧食也足夠吃的,很少有掙紮在饑餓線上的人,這也導致人口的飛速增長。

  靈兒這一代的孩子已經逐漸的長大成人,他們將會成為大宋的新興力量,在朝中成為棟梁之才,在軍中成為將帥之才,到了這一代的孩子已經很少有將門,氏族的改良,因為他們所學到的東西大多來自朝廷舉辦的學校。

  天子門生的思想已經灌輸到了他們的腦袋中,甚至不惜與家人因為想法問題而爭吵不休,這就是趙禎對年輕人的改變,也是趙禎對權利平衡的改變。

  西夏的戰事拖的太長了一點,雖然穩紮穩打,但給大宋的時間卻不是很多,越快結束宋夏戰爭,便能越快的開發西夏的土地,越快的移民過去獲得更多的收益。

  當然迫切希望結束戰爭的人也包括朝臣,這場戰爭對大宋來說實在打得太久了點,滅國之戰拖的越久越難辦,敵人的消耗和進攻會拖垮大宋這個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