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277
  北平府的冬天寒冷異常,中原百姓本就不習慣這樣的天氣,但這也使得毛衣在大宋熱銷,就連趙禎身上都穿了一件防寒的山羊絨毛衣,此時的趙禎衝出了宮殿,三才則是在後麵小跑著追趕,手中還提溜著一件披風。

  “朕的雪中白在什麽地方?!快給朕牽來!”

  “官家慢些,陳彤已經去禦馬監牽馬去了,一會就能到,官家先把這件大氅給披上,天氣奇寒官家要保重龍體啊!”

  三才一路追趕,宮人們則不敢攔著趙禎的去路,三才無奈的加快腳步,他哪裏知曉此刻趙禎的心情?東海宣化使,看似微小的一個官銜,但趙禎卻在其中傾注了太多的期待。

  東海在中國古代泛指中原以東的海域,隻要在王朝的東麵便會一律被加上東海的名頭,鑒真東渡,渡的是東海,大宋船隊向東前進尋找美洲大陸自然也是渡過東海。

  宣化使就更好理解了,大宋派往外邦之地的官員大多加上了宣化使這一名頭,意在宣傳中原王朝的教化,同時也是立以國威的存在,東海宣化使就是遠渡重洋向東海盡頭的地方宣傳大宋王朝的國威的使者。這個官職在很大程度上迷惑了黨項和遼朝,也迷惑了朝中的不少臣子,在他們看來這是陛下宣揚王化的一種手段而已,在外朝看來這是趙禎在吹噓自己的功績而已。

  所以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也沒人去考究這隻船隊,但這支普普通通的船隊卻用上了大宋最為先進的船隻和人才!甚至連神醫王唯一都在船隊之中,更別說那些資深的匠人和醫者了,領隊的是趙禎最為信任的親衛司老兵穆修,此人一直是親衛司與黑手的聯絡人,但在最後卻被趙禎任命為東海宣化使。

  穆修的手中掌握了一定的軍士力量,別小看這宣化使,他可是千餘人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官,即便是滅掉一兩個番邦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實上,正是穆修參與了那片土地上的戰爭才使得他們耽誤了如此之久。

  對於官家的重托和信任,穆修不敢有任何的妄想,他帶著大宋最為聰明的匠人,學者,醫者抵達那片不知名也沒有在輿圖中提及的土地,隻是沿著官家所大致繪出的路線行進。

  一路上的艱難險阻實在太過多,但他也積累下了豐富的經驗,可以說如果再讓他領著船隊走上一次,必然得心應手,往來的速度也會快上許多,這一次他不負官家的重托,待會了許多有用的東西。

  有些東西甚至連他和船隊上的人都被驚呆了,那種和芋頭一樣的東西產量之大,耐寒耐旱,最重要的是產量奇大,讓人瞠目結舌,但那些身穿羽毛的蕃人從土地裏拔出來成串的芋頭時,所有人都被驚呆了,這芋頭味道很好,有一種特殊的香氣,產量還大,又容易種植,這對大宋這種農耕國家來說簡直是無上的寶貝!

  初次之外他們還看到了另一種香脆可口的食物,色澤如玉,產量也是頗高,入口之後還有一絲甘甜,對於穆修的船隊來說,這些奇特的農作物都必須待會大宋,而最簡單的辦法便是移植到船上!

  一路上的艱辛自然無法敘述。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植物,船員們寧可自己渴死也不願喝一口水,因為這些水要給這些神奇的植物使用,他們不光是食物,更是大宋的希望。

  在歸航的途中,千餘人的禁軍隻剩下了三百,其餘的皆是葬身魚腹,並不是戰死,而是缺少淡水被渴死的,他們在那片距離大宋千萬裏千萬裏之遙的土地上立下了赫赫戰功,幫助當地的蕃人戰勝了入侵,也是因為他們的這種行為,讓當地的蕃人對大宋的船隊招待有嘉。

  穆修隻能含淚的把死去禁軍的屍首用白布包裹著推入海中,渴死是一種相當難受的折磨,數百人被渴死,更是一種地獄般的場景,但這些將士沒有一人有怨言,也沒有一人去搶奪寶貴的水,甚至把自己的水囊交給穆修,讓他保護穿上的學者和醫者,也讓他保護好大宋將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作物……

  當穆修看到頂著狂風暴雪,一路趕來的官家後,心中的一股氣突然泄了,跟隨在他身後的禁軍,醫者,學者,更是如此,數千人的船隊,回來的隻有百人,十幾艘的海船回來的隻有幾艘。如此景象還不能算得上是慘烈的話就沒有比這更慘烈的了。

  趙禎在平坦的公路上瘋狂的馳騁著,親衛們這是苦苦追趕,這頂風冒雪的天氣裏,官家當著百姓的麵騎馬衝出了宮城,衝出了北京城,衝出了北平府,一路上的流言蜚語可是能把人都給淹沒了。

  親衛們緊隨其後,他們都看到了官家那無法言喻的興奮和緊張,隨著皇帝和親衛司的衝出,北京城的城門守將在驚訝的失神過後,大喊著讓手下的士卒關閉城門,天子離京,城門禁絕,務必保皇宮不失,何況這次是官家連旨意都沒下,突然就離開京城的。

  北京城的四門突然關閉讓更多的人知曉官家離京的消息,所有人都在猜測是不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發生,就連朝中的相公們依然有這樣的猜測,因為他們也不知道為何官家會突然離京。

  王語嫣隻能為自己的丈夫“擦屁股”,一路上她就沒有見到三才,據宮門守衛來報,三才跟隨官家一起離開的,那說明沒有戰事之危,否則官家也不會帶上三才這個累贅……

  陳彤來了,把東海宣化使穆修的事情一說,王語嫣便恍然大悟,別人不知道她身為皇帝最親近的人可是清楚這小小的宣化使在官家心中的地位,立刻下鈞旨,朝堂按部就班,各司不得有亂,城門禁絕待陛下回京。

  而正在讀書的趙旭也被拉進了乾宇殿開始暫代天子,監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趙旭自然得心應手,朝臣們也就放心了,總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而很快就會這樣。

  因為朝中的相公們已經前往文德殿麵見中宮皇後了,他們總要知道出了什麽事情才是,對此王語嫣在文德殿召見了龐籍,夏竦等人。

  “國事如常,太子監國,有事奏與文德殿。”

  皇後的話讓所龐籍等人鬆了一口氣,而夏竦這是上奏道:“請問娘娘,陛下離京所謂何事?”

  王語嫣笑道:“皆因東海宣化使回來了,說是帶來了東邊的奇物,一路上死傷也大,官家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