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137
  高高宮牆,重巒疊嶂,齊齊如山,望之為黯!

  就在這宏偉的建築中,卻傳來大宋皇帝的歎息聲:“朕富有四海,可居然隻能看著黨項人攻伐前套,如此水草豐茂,良田沃野之地反倒是便宜了李元昊……”

  蔡伯俙比之官家更是無奈,瞧見官家的模樣,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這個商賈做的還稱不稱職,和官家比起來好似相差甚遠呢……

  他哪裏知道,在趙禎眼中無論西夏,或是遼朝,甚至吐番西域也都是華夏之地,非納入囊中不可!

  “羊毛之事操辦的怎麽樣了?如若錢財不夠,可向朕奏明,朕自會撥內庫之財給予幫助。”趙禎話鋒一轉,邁開步子對蔡伯俙問到。

  蔡伯俙的表情瞬間變得精彩起來:“官家,錢財是夠的,隻不過臣和丁相公相商,此事當徐徐圖之,如若太快怕是會驚動黨項人。”

  “也好,還是你思慮周全,溫水煮青蛙才不會讓他李元昊發覺,此人多疑,萬事都要揣度三分,你們要小心些!”

  “臣遵旨!”

  大朝會已然是散了,但朝臣的奏疏卻開始連綿不斷的遞進來,小山似得放在特製的箱籠中,三才帶著人一路抬到趙禎所在的太液池邊,這是趙禎的習慣,人在哪裏,奏疏就送到哪裏,趙禎喜歡在皇宮中隨處辦公,這樣一來辦公的場所便每日不同,風景獨好。

  三才命人抬來上蓋黃綢的禦案,在其上放好筆墨紙硯,便抬著奏疏放下,把奏疏整理齊全,這些奏疏已經經過中書省看過,有些還有龐相公的意見遇上,趙禎稍稍點頭,要是沒有龐籍的輔助,這些奏疏自己就是累死也看不完……

  蔡伯俙看著官家眼前的奏疏便覺得小腿發酸,皇帝這位置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坐的,躬身道:“陛下,臣也該告退了,否則家中的葡萄架子也該倒了……”

  趙禎瞧見他的模樣便生氣,這貨到現在還是六品文資,很大程度上和他躲懶有關,看見自己審閱如此多的奏疏都嚇得跑路,要是讓他進入三司,怕是會把他嚇死!

  “你先等著,朕要於你差事妙言斷斷不會生氣,還要高興嘞!”

  蔡伯俙的臉哭喪著道:“官家盡管吩咐,臣應下便是……”怕什麽來什麽,官家明知自己不願涉及政事,還要把自己往朝廷這個“火坑”裏推……

  趙禎抬頭瞧了一眼蔡伯俙,果然這貨不願攙和政事,但即便如此也要把他拉入到政事之中,沒辦法畢竟自己就妙元這麽一個妹妹,蔡伯俙要是還在商賈和六品文資上晃悠,怕是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以後沒有自己的庇護,蔡家還不知成個什麽模樣……

  “瞧你的模樣,多少人得了朕之青睞,高興還高興不過來,你倒好,推三阻四,顯得受了多大委屈似得,入三司怎麽了?你不知道三司在包拯那個榆木手中僅僅變成節流之物,想讓他開源,怕是比登天還難,你入三司任三司副使,主掌開源之事,而包拯主節流,另監察三司財政,也算是能給朕的國庫充盈些。”

  蔡伯俙一聽到三司副使這個位置,便覺得還不錯,畢竟是個副使,上麵還有一個包拯頂著,而且包拯這個人剛正不阿,自己什麽能幹,什麽不能幹,他定然是有數的。

  “臣謝陛下厚愛,但臣的品級怕是不足以擔任三司副使一職怕是不妥……”

  趙禎驚訝的望著蔡伯俙,這貨什麽時候開始自己討要官品了?不過也是好事:“朕自然知曉,正五品朝奉大夫你先領著吧,朕可是給你連跳兩級了。”

  蔡伯俙拜下:“臣謝陛下!”

  趙禎笑了笑:“起來吧,回去告訴妙元,你也算是出息了,不要沒事進宮找你嫂子訴苦了,你嫂子和朕的耳朵都起繭子了!”

  蔡伯俙笑了笑:“官家訓斥的是,公主在家可沒人敢管,宗室把公婆伺候的好好的,臣自然沒有話說,嬌慣她了些……不過今日陛下完成了臣的夢想,原先經商雖有陛下之名,但卻不算是為國經商,如今看來,這個三司副使一職對臣來說再適合不過了。”

  趙禎點頭:“如此甚好,廣州、明州、杭州三地設有市舶司,在福建路也應當設立市舶司方便貿易,同時馬六甲在我大宋手中,亦要在此開設市舶司,總歸三司統領,你可要記住,並且把朕的話傳給包拯:商場如戰場,不可稍怠,你如征伐將軍,他包拯便是監軍!”

  “臣……謝陛下!”

  “嗯,你也是明事理的,朕用你放心,現在快滾吧!省的在朕眼前晃悠,瞧見你的模樣朕連奏章都不想看了,這又不是蛇蠍,還能咬了你不成?”

  蔡伯俙連連笑道:“多謝官家,臣見了這些便害怕,也不知陛下是怎生打理的,臣告退了。”說完蔡伯俙便歡天喜地的走了,畢竟他的心願得償。

  趙禎了解他,蔡伯俙的夢想很簡單,一是暢遊大海,做一個大航海時代的商人,領略他國的風土人情,販賣大宋的精美商品,二是做生意,恨不得把大宋的生意開遍天下,現在得了三司副使這一職位,也算是紅頂商人為國行商,怕是要大幹一場了。

  蔡伯俙剛走沒多久,便有內侍手捧密信匆匆趕來,趙禎打開觀瞧緊皺眉頭,信上的內容真是讓他不知該說什麽好,榆林之戰居然李元昊大勝,順利攻取了榆林城!

  這怎麽可能?!

  自己已經提醒過蕭撻裏,即便是她再愚鈍也不該讓李元昊順利拿下榆林城,其中必有蹊蹺,趙禎不相信那個能為孩子守住大遼江山社稷的女人會輸於李元昊這樣的奸詐小人。

  或是說這是蕭撻裏有意為之?趙禎放下手中的密信舒展眉頭,捏了捏鼻梁,政事即便是千頭萬緒,總能理出一個章程來,國與國之間明爭暗鬥總有破解之法。

  唯獨女人,心思計重,難以揣摩,這蕭撻裏便是如此,女人的心,海底的針,自己要想明白其中關竅,還真少不得要多費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