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270
  蕭撻裏是何等的聰明,如若她沒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便不會在姑姑的統治下擁有反擊之力,也不會挫敗耶律重元的陰謀調十萬大軍回上京城,耶律賈的密信讓蕭撻裏很快看出其中的端疑,顯然這是大宋皇帝想表達的善意,隻是用詞難聽點罷了,作為太後,蕭撻裏並不在意。

  透過這句話,蕭撻裏明白了趙禎的意思,現在大遼的威脅不是大宋,也不會是甕中捉鱉的耶律重元,那隻剩下一個能威脅大遼的了,西夏……

  對於遼朝來說從沒把西夏看成是威脅,因為他不夠資格,雖然遼朝的西征並沒有討道便宜,甚至是敗北而回,但卻上不了筋骨,真正讓大遼吃虧的是大宋皇帝的北伐,讓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燕雲之地,包括奉聖州的丟失讓大遼失去了南麵的大片領土。

  但蕭撻裏相信,大遼成就今天大遼的不是浩瀚的疆域,而是英明的皇帝和馬背上的契丹,镔鐵契丹可不是白叫的!隻要她能處理好耶律重元的內患,大宋的威脅算不得什麽。

  可現在大宋皇帝卻發來提醒,說明西夏會對大遼動手,顯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挑撥,離間大遼與西夏的關係,雖然兩者之間本就已經破盟,但如若發生什麽,最終的受益者隻有大宋。

  蕭撻看的很明白,也看穿了趙禎的用意,但這是一個陽謀,即便是蕭撻裏不相信,也要早做提防,畢竟李元昊狡詐的個性什麽事都能幹的速來,尤其是在大遼動蕩的時候。

  宋小乙與周湛不知發生了什麽,隻瞧見遼皇的表情不是很好看,一個孩子最能純真的反映內心感受,有多少人如官家似得,永遠把心思藏在最深的心理。

  馬車緩緩停下,前麵的禦帳已經搭建完畢,所有人都站好迎接大遼的皇帝與太後,宋小乙和周湛兩人下了馬車在一旁行禮,此刻的蕭撻裏笑眯眯的開口道:“看來你大宋皇帝對本宮這對孤兒寡母還真是照顧,待爾等歸國的時候要代本宮好好歇歇皇兄才是!”

  宋小乙兩人莫名其妙,不知太後說的是什麽意思,但現在的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了,此刻最為搶眼的不是整齊的宮人,而是披堅執銳的將軍,能在這個時候身穿鎧甲,手持利刃的接近皇駕,不用說也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而這個人便是皇帝的老丈人,被太後蕭撻裏拉攏的本族名將蕭惠,還有一旁雖是漢人卻一身胡服的張儉,這兩個人在遼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算得上是先帝的托孤之臣。

  張儉率先開口道:“啟奏陛下,皇叔耶律重元意圖謀反,如今以率萬餘精銳突襲行宮大帳!”

  但張儉的話說完,原本坐的好好得耶律洪基便猛然竄了起來,急急的望向蕭惠道:“這怎麽可能?皇叔來朕之血親,豈會對朕行謀逆之事?國丈怎麽看?”

  都這個時候了,耶律重元的謀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蕭惠無奈的歎氣道:“陛下乃一國之君,當有泰山之穩。自我大遼立國以來,皇族成員陰謀奪權的事情時有發生,不足為奇。我們現在應該冷靜思考一下應對的辦法。”

  耶律洪基緩緩轉頭,望向自己的母後,顯然這個時候他已經沒了主見,宋小乙心中冷笑,要是當年的官家也是如此,怕是早已成為亂臣賊子的刀下亡魂,這耶律洪基再怎麽優秀也無法與官家媲美啊!

  太後蕭撻裏終於有了動作,帶著冷意緩緩開口道:“現在要做什麽不用本宮教你了!擊叛亂者,隻要我兒對協從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孤立叛亂首惡,臨危不懼,重元等人的陰謀便不會得逞,如自亂陣腳,臨危避禍,隻會助長叛亂者的誌氣,後果將不可收拾,為娘與你親自迎敵,叛亂可平。”

  蕭撻裏鎮靜自若,大敵當前而臨危不亂,讓周湛這個外臣都忍不住暗自稱讚,更讓他驚訝的是蕭撻裏的一係列部署:“許王耶律仁,本宮待大遼天子監國,現任你為兵馬總指揮,行宮所有人等,均聽你耶律仁先調動。”

  耶律仁先單膝跪地道:“臣遵旨!此時但環車為營,拆行馬,作兵仗,臣親率官屬近侍三十餘騎陣袛枑外。剩下的軍士交給國丈,國丈常年征戰,排兵布陣,用兵如神,仁先自不如也!”

  蕭撻裏笑道:“如此甚好,吾兒著甲,雖母後殺敵!”

  此時的周湛才猛然發現,這個行宮大營根本就沒有多少護衛,連帶耶律仁先手中的三十餘騎也不過才剛剛滿千人之數,這就要和耶律重元的萬餘人打?

  宋小乙在一旁解答了周湛的疑惑,他自己也是才想明白:“嗬……這蕭撻裏真是果敢之輩,完全不似女流,今日這以身誘敵,與當日官家所用如出一轍,連遼皇都曾上當,何況耶律重元?”

  這話已經說得夠明白的了,當年趙禎率區區千餘人為誘行獵,斬殺遼皇耶律宗真與鴛鴦泊,這事情已經傳遍天下,何人不知?周湛大駭:“這蕭撻裏居然有如此魄力,當真……當真是男子所不及也!”

  宋小乙望了望四周道:“此處地勢複雜,山環水繞,乃伏兵之絕地,蕭撻裏必然已經埋伏了重兵,現在這樣怕是為了斬殺耶律重元而故意為之,永除後患,還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

  隨著宋小乙的話,行宮大營之中豎起了許多旌旗,不用說就是在佯裝營地內有重兵把守,這麽大的陣勢,耶律重元必然不敢冒進。

  不久,行宮營地對麵便塵土飛揚,耶律重元父子引著一彪人馬急馳而來。還有一箭之地,耶律重元止住兵馬,見耶律仁先僅帶三十餘騎立馬於行營之外,他也不敢輕舉亂動,便勒馬對著耶律仁先說要麵見聖上。

  耶律仁先騎在馬背上嗤笑著說道:“耶律重元,聖上早知道你父子陰謀叛亂,已伏下千軍萬馬,讓你父子自投羅網。念你是皇親國戚,還不下馬投降。”

  “耶律仁先,我要麵見聖上。”耶律重元不聽耶律仁先的話,隻是一味的要見皇上。此時的他已經瞧見了大營子中高高飄揚,多如雲彩般的旌旗,心中有些打鼓。

  “你看,聖上來了。”

  耶律仁先一指,行宮大門豁然大開,太後蕭撻裏手握寶劍,身披甲胄,坐騎禦馬之上,不怒自威一馬當先的衝了出來,在她身後則是身著重甲的侍衛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