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262
  丁謂的話說到了趙禎的心坎裏,自己對耶律賈說的話就是在提醒蕭撻裏,現在遼朝最大的威脅不是大宋,也不是耶律重元,耶律洪基已經繼承大統,還有什麽能威脅他的?

  耶律重元最後的機會都沒有了,能威脅遼朝的隻有西夏這匹餓狼,如果蕭撻裏聰明的話便會迅速鏟除耶律重元之患,把注意力放在西夏身上。

  這是很明顯的挑撥離間之計,但卻實實在在的管用,主要是趙禎對症下藥了,李元昊的人品實在太差,天下人皆知他的奸猾,再加上他與遼朝撕毀盟約之後便頻頻騷擾遼朝。

  更是在大宋北伐的時候突襲了遼朝的東勝州,因為這裏有廣袤的沙漠,使得遼朝並不在意,但卻給了西夏一座進攻西京道的跳板,遼朝忙於應對大宋沒有發現,但趙禎卻看得清楚,豈能讓李元昊坐收漁翁之利?

  此刻趙禎不擔心遼朝,也不擔心黨項,而是擔心身旁的丁謂,這個三朝老臣已經快要油枯燈盡,即便是站一會都累得不行,趙禎對三才揮了揮手,三才端上一個錦凳。

  扶著丁謂的胳膊讓他坐下,趙禎緩緩開口道:“不知不覺丁相公的年歲也大了,朕自己倒是沒有察覺,你我君臣二人相識在皇宮禁中,一轉眼仿佛就在昨日似得,現在卻……”

  丁謂笑著打斷趙禎的話道:“人老了,時間就過的極快,老臣本打算再為陛下多操持幾年三司,現在看來真的做不下去了,陛下要早早尋一個妥當的人選才是!”

  趙禎微微點頭道:“朕亦有此意,但一時還真找不到能接替三司使這一職位的人,不知丁相公可有人選?”

  “老臣確有一人,此人若擔任三司使一職,則國庫充溢而日多,但身份有別,此人乃一外戚……”

  不用丁謂說完,趙禎便知道他說的是誰,蔡伯俙這小子可是丁謂的關門弟子,一手財計之術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隻可惜他外戚的身份使得他很難得以文資,自己封了他一個小官都要被朝中文臣參奏。

  要是調他擔任三司使一職,還不知自己禦案上的奏疏有多少!

  “蔡伯俙外戚的身份實在難以讓朕打破常規,一旦開了先河,後世子孫怕是壓不住這道口子了。”

  丁謂笑了笑:“陛下,那老臣便再推舉一人,此人若是任職三司使,雖不如蔡伯俙那般開源,卻能節流,調度有方!而且最大的好處便是剔除三司之中的蛀蟲碩鼠,此人便是包拯包希仁!”

  趙禎哈哈一笑:“沒想到,丁相公居然與朕想到一塊去了,這包希仁辦事講規矩,重規矩,知法度,老成持重,最是穩妥之人,由他擔任三司使,大善,畢竟聊勝於無不是?”

  丁謂緩緩起身行禮道:“陛下聖明!”

  趙禎擺了擺手,天空中的雲遮擋了太陽,隻有幾道金光從雲間穿過,照射在大慶殿之上,此刻的他忽然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搖了搖頭把這種感覺驅散,趙禎緩緩開口道:“丁相公還記得當初朕在馬車中對你的許諾嗎?”

  丁謂微微一顫,抬頭望向成熟許多的官家澀聲開口道:“陛下當年在馬車中的一言一行老臣記憶猶新!老臣叩謝陛下之重用,其實從那時起老臣便知曉陛下的手段非常人所及。

  如今看來,老臣沒有走眼。大宋之盛況空前,國運之昌盛,曆代罕有!陛下北伐燕雲,南滅大理,不世之功世所罕見,老臣歎服!然西夏又起,遼朝未滅,雖無邊患但依然是虎狼環伺,我大宋亦不可止步不前!臣願陛守持神器,廣大宋之輿圖!”

  跪在地上的丁謂嚎啕大哭,當年他的所作所為即便是被趙禎砍頭都不為過,誰知道官家非但沒有治罪,反而重用他,並讓他參與到了大宋的複興之中,可以說官家做的每一件大事中都有他丁謂的身影和功勞,最重要的是讓他洗去了奸相的名聲。

  趙禎望向丁謂笑而不語,就如先帝一般,自己看重的便是丁謂的才能,他丁謂迎合上意先帝豈能看不出來,但這老倌是真的有才,用人之道在於才能,而自己要做的便是看透這個人,抓住他的本心。

  三司案牘複雜繁多,一般官吏長久難以解斷,而他一看案情,一言判決,眾人都釋然而悟,聽憑滿座賓客各自陳述,他從容應接,隨口解答,條分縷析,統懾滿座,沒人能超出其意。

  這樣天才式的人物豈能不為自己所用?趙禎抓住了丁謂的本心,看透了他的本質,隻這一點便把他死死地釘在三司使的位置上。

  見皇帝笑而不語,丁謂自己也在地上跪的雙膝發酸發疼,隨即恍然大悟緩緩拜下:“臣年老體衰,在公案前久坐便吃力的緊,如今太平盛世,三司充盈,天下財計步入正軌,還請陛下體恤老臣,放歸宅邸,含飴弄孫安度晚年!”

  趙禎點頭道:“也罷,既然如此朕也不能拂了你的心願,為大宋出力如此之久,丁相公也該安度晚年了!準奏!”

  隨著趙禎的話音,丁謂叩首道:“臣謝陛下隆恩!”

  三才在一旁看的真切,這是官家在罷相啊!丁謂這麽多年來從人人喊打的奸相變成官家的輔弼之臣,也算是把他洗白了,自官家登基以來推行改革,到收複燕雲,其中都有他丁謂的功勞,煌煌史書上也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時候該退位讓賢。

  官家的手段他三才是知道的,連丁謂這樣的人都能被官家知人善用,可見官家的禦下之道爐火純青,待丁謂緩緩退走,三才撤了錦凳給趙禎搬來一把椅子:“官家,坐下歇歇吧……”

  趙禎緩緩坐下,丁謂的辭官了卻了他的心中大事,也算是自己與丁謂之間的君臣關係善始善終,現在的朝廷之中可是能人輩出。

  擔任中書門下平章事龐籍老成持重,參知政事夏竦計謀頗多,晏殊中規中矩,還有龍圖閣大學士即將調任三司使的包拯,以及路政院的範仲淹和崇文苑的歐陽修,遠在雲南的蘇洵,軍械司將作監的曾公亮丁度等人哪一個不是難得的人才?趙禎不怕手中無人可用。

  天空中的白雲被風的大手推開,琉璃瓦在陽光下反射著刺目的金光,趙禎享受著清閑與安詳,但這一切卻突然被一陣汽笛聲所打亂,這尖嘯的汽笛聲打亂的還有整個東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