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吃虧的一賜樂業人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233
  蔡伯俙瞧見了塔利班的心疼模樣,這貨在簽字畫押的時候手抽抽的就像是中風似得,被塔利班坑過兩次的蔡伯俙心中那叫一個痛快,終於讓這狡猾的一賜樂業人出血了!

  但拉比和塔利班離開後,蔡伯俙便興奮的道:“官家!五千萬貫!整整五千萬貫嘞!這下咱們算是賺的盆滿缽滿了!”

  “瞧你那點出息!不就是五千萬貫嗎?還趕不上咱們大宋一亮的稅收總和,五千萬貫買我大宋的支持,買一個複國的機會,你覺得這筆生意到底是誰賺了?而且這五千萬貫甚至有著不用償還的可能,萬一一賜樂業人複國失敗了呢?即便複國成功,這五千萬貫也是分期支付,朕可沒有給他們定下具體時間,隻說明每年必須歸還利息,他們可以自己定奪歸還本金,和歸還多少本金嘞!”

  蔡伯俙聽了趙禎的話不解的問道:“官家,這豈不是讓他們可以永遠的拖欠下去嗎?”但當他看到趙禎充滿深意的眼神後隨即反應過來,一賜樂業人如果複國成功後一直不歸還本金還好。這樣每年大宋都可無償的收回利息,隨著時間越長,利息也越多,甚至可能已經超過了本金的價值。

  “其實一賜樂業人購買咱們大宋的軍備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可以讓我大宋的軍械司壯大起來,招募更多的匠人,發放更好的福利,擴大規模,讓朝廷對軍械司的撥款減少等等,同時也降低了馬槊陌刀這些重器的成本。”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深思,好像還真是這樣,望向塔利班與拉比的背影,蔡伯俙覺得這兩個興奮的一賜樂業人再次被官家坑了一道……

  吃飽喝足,又做了一筆大買賣,趙禎現在非常的清閑,東京城熱鬧的景象讓人忍不住加入其中,禦街上變成了步行街,小商小販的商品有的時候也讓人眼前一亮,而四周店鋪的夥計更是賣力的吆喝。

  曹婆婆肉餅的香味依然在南門大街上肆意飄散,引得趙禎忍不住買上一塊邊走邊吃,車家炭,張家酒,劉好手家的饅頭把趙禎和蔡伯俙再次帶回往昔。

  南門大街上的丁家素茶是出了名的香醇,走累了的趙禎自然而然的帶著人進去,一旁便是遼朝的都亭驛,如今的遼朝使臣非常的安穩,在東京城中一點也看不出往日的張狂,國內的亂局雲橘波詭,大宋的強盛一日勝過一日。

  連原本退避三舍的商賈也把鋪子開到了都亭驛的邊上,金家木器,梁家珠子埔,一點也不畏懼遼人,都快把都亭驛的地給占去了!

  曾經的高陽正店還是有明媚的侍女在門外迎賓,但是進去的人寥寥無幾,大宋的白酒味甘醇厚,濃烈異常,早把這裏的羊羔酒給比了下去,誰還去高陽正店?即便是他家的羔羊酒不再限量,也無人問津了。

  此時去高陽正店最多的人便是黨項人,隻有他們才會圖個便宜去高陽正店,大宋的烈酒價格可不是他們能經常消費的。

  東京城雖是大宋的國都,但卻有許多外國的商賈和使臣,雖沒有盛唐的萬國來朝,卻別有一番經濟繁榮的景象,許多使團都是在得到大宋戰勝遼朝,收複燕雲之地後前來朝貢的。

  趙禎選取丁家素茶歇腳也是因為對麵便是大宋的萬國驛,這裏是許多使臣在東京城的落腳之地,這幾年時間東京城經濟飛速發展,現在東京城租一個獨立的小院基本上不可能,外國使者隻能居住在客棧中,禦史得知後便上疏奏請為這些使臣設立專門的居住場所。

  於是便有了這萬國驛站,這還是曾經的金銀彩帛交易市子,地方夠大,也不是百姓的私有財產,否則朝廷還真不知道該在哪裏建設專門的驛站嘞!

  別看皇帝富有四海,但在大宋開國之初便是肯定了個人私有製的,即便是在趙禎要求重新編纂《皇宋憲法》之前,大宋便通過經義、敕令、律典、令典諸方式規製人們的民事生活,有了《皇宋憲法》之後更加保障各種類型的私人財產權利,這種保護既適用於普通百姓,也特別注意對弱勢群體的救濟。

  紮著衝天辮,穿著木屐塔拉塔拉走路的倭人引起趙禎的注意,轉頭對蔡伯俙問道:“派人打聽一下,今年朝見的使臣都是來自哪些國家,無比問清楚,還有重點問一下鴻臚寺,倭國的局勢如何……”

  蔡伯俙不知道為何官家突然留意倭國的情況,但既然這麽問,自己便要派人去打聽,自從黑手從大宋國內轉移到國外之後,蔡記便取代了黑手成為官家的耳目了。

  但和黑手相比,蔡記的耳目隻能探聽消息,而不具備任何行動能力,所有的行動都是配合朝廷進行。這種權利的使用樣蔡伯俙很安心,他最多是充當耳目的作用,而不用作為爪牙,通常給皇帝做爪牙的人死的都很慘……

  趙禎也是突發奇想,當他看到身穿直垂上衣,下裙式服裝的日本武士時突然想起,自己和大宋都淡忘了東麵的島國。

  直垂上衣交領,三角形廣袖,胸前係帶。袴的式樣分為前後兩個時期,有時穿括袴,有時穿切袴。直垂的材料和紋樣選用另有特殊的規定,這衣服在倭國隻有貴族才能穿戴,在平安時代還沒有流入民間。

  那武士自然也就是出使大宋的貴族了,腰間的長刀雖然漂亮華麗,但卻並不適合用於戰鬥,最多用於禮儀之用,和大宋的橫刀相似,但卻是彎曲的刀身,沒有橫刀如君子般的寧折不彎,很容易分辨。

  蔡伯俙打聽消息很快,鴻臚寺負責外交,而大宋駐紮在倭國石見地區的軍隊也是由他們負責,外交駐兵也是理所當然,在倭國的石見地區大宋擁有相當大的權力。

  但這也使得倭國非常不滿,但此時的天皇權力並不大,攝政的關白畏懼大宋,更是不敢得罪,隻要石見的大宋駐軍不參與倭國的內部戰爭便沒人去打擾石見,當地的百姓反而在倭國的動蕩之中悠然生活起來……

  這是蔡伯俙能獲取的有關倭國的全部消息,因為大宋畢竟是上國,朝臣們和鴻臚寺對石見的駐軍約束的非常嚴格,當地駐軍也不能隨意幹預,因為之前,大宋的駐軍把石見的武士統統驅逐出去……現在的石見簡直是沒人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