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曆史的巧合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7      字數:2262
  蔡伯俙並不了解其中的奧秘,但不代表別人不知道,朝中又人就把經融戰爭看的非常透徹,並且早早就把所有可能的手段列成奏疏上奏趙禎,這人便是主管三司的丁謂。

  當然這樣的老臣是絕不會在皇帝用膳的時候出現在大內的,待趙禎和蔡伯俙兩人酒足飯飽之後,一個內侍便邁著小碎步進來在三才身邊耳語,三才驚訝的抬頭望向趙禎道:“官家,三司使丁謂求見。”

  趙禎擦了擦嘴望了一眼蔡伯俙道:“你的老師來了,還不去請?聽說你從丁相公那裏學了不少的財計之術,朝堂上的圓滑,也該做出點學生之態來。”

  聽到丁謂來了,蔡伯俙簡直像看到貓的老鼠,胖胖的身體一哆嗦便急急的向外走去,但很快就平靜下來,回頭看了一眼趙禎便放慢腳步,又官家在這裏照著自己,自己還又什麽好怕的?丁謂總不能在這裏打自己手心吧?

  出了偏殿的小門,便瞧見行將朽木的丁謂老神在在的倚在柱子上打瞌睡,看了看日頭已經接近晌午,蔡伯俙便知道自己這位老師午覺的時間到了,要不是官家有請,這老倌怕是已經去尋周公下棋去了。

  “咳咳……丁相公,官家宣您進殿嘞!”

  蔡伯俙輕咳一聲並沒有喚醒丁謂,卻讓他從袖口中掉出一本奏疏來,瞧見他抖動的胡子,蔡伯俙便知他根本就沒有睡著,彎腰撿起地上的奏疏打開,蔡伯俙頓時驚為天人,這奏疏上的內容就是官家所說大宋用榷場對付黨項的具體細節。

  一條條一列列,清晰的列舉出來,蔡伯俙看了驚為天人,這時丁謂才悠然醒來,從蔡伯俙手中抽走奏疏道:“你這小子真不當人子,跟隨官家燕雲而歸,就不知去老夫府上探望一番!怎麽?從夏竦那裏得了好處便忘了為師?為師這裏的學問多的是,可不必夏竦差嘞!”

  蔡伯俙連道不敢,腆著臉的上前扶著丁謂道:“丁相公說的哪裏話,小子怎麽敢目無尊長,隻不過這三年來小子雖有返家,卻匆匆一別,妙元看的甚為嚴苛啊!”

  見蔡伯俙把公主的名號搬出來,丁謂也就不再計較,看來這小子是真的沒有透傳到夏竦的門下,夏竦可是對自己這位徒“垂涎三尺”,丁謂自然有自己的謀算,蔡伯俙是官家麵前的近臣,自己主導的東西便能通過蔡伯俙很快的傳遞到官家麵前。

  現在卻不是師徒二人閑聊的時候,趙禎還在偏殿中等待,蔡伯俙與丁謂兩人進入偏殿後,便瞧見三才笑眯眯的指著紫宸殿的方向道:“官家已經移駕紫宸殿,兩位請跟隨老奴前往。”

  紫宸殿是皇帝會見朝臣,留身奏事的地方,也是和朝臣討論政事的不二選擇,趙禎進入紫宸殿後便讓內侍從儲藏卷冊情報的書架上取下有關黨項的所有內容,黑手每年都會源源不斷的向大宋傳回黨項的情報,雖然大宋和黨項看似和平,但這些情報卻每年不斷。

  紫宸殿已經被趙禎改造成了一座情報中心,這裏儲存著比黑手還要多的情報,各種文書卷軸,卷冊紙條,分門別類的放在一個堪比大殿高度的書櫃之中,內侍需要一架安裝又滾輪的長梯才能順利取得趙禎想要的東西。相比樞密院,這裏才算的上是大宋真正的戰情室!

  大宋商賈所能達到的地方,黑手的人便滲透到什麽地方,在這個時代,情報要遠比刀劍更加的重要,趙禎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要下一盤大棋,大到包涵了歐洲與阿拉伯,大到以色列人的複國等等這些都需要準確詳實的情報。

  區區一個黨項,趙禎根本就每把當作是大宋的威脅,或者說它已經構不成威脅了,朝中的有識之士已經發現了黨項人的弱點,比如範仲淹這個路政院的院正。

  雖是任職路政院,但範仲淹的軍事,政治才能卻異常出眾,在眾多奏疏中脫穎而出,即便是趙禎想不注意都難,最少他的在軍事上的理論學非常出色,而且因為修路的關係,他還特意前往西北之地考察過。

  對待黨項他提出了廣建堡寨,公路縱橫,互為犄角,緩緩圖之這四詞方針,趙禎看了並非驚為天人,而是暗自感歎曆史的車輪和慣性,沒想到在自己改變曆史的狀況下,範仲淹依然把自己的才學發揮了出來,提出了蠶食西夏的理論。

  的確,按照曆史發展,如若當初的大宋擁有更多的時間,西夏必定滅國無疑,北宋對付不了西夏的原因便是後勤不便,無法擴大勝利成果,但老範先生立足西北之後便提出了堡寨抵擋西夏的政策,如若能實行二十年左右,西夏滅國無疑,並且還能為北宋獲得廣袤的產馬地和塞上江南。

  趙禎抽出範仲淹的奏疏,這是大宋在明麵上的手段,不光要在西北之地廣建堡寨,蠶食黨項人的領土,趙禎還要推進,並加快這個過程,如今的大宋有用公路,擁有水泥,隻要再加上水泥澆築技術,一座堡寨便會在西北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通過將近十年的發展,水泥用於建築尤其是軍事建築上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相對與普通的民房,在城牆,堡寨上水泥的建造水平一點也不差,方便實惠的水泥,與大宋軍民的古老智慧相結合,碰撞出了令人想象不到的火花。

  趙禎在西夏的地圖上放下範仲淹的奏疏,而此時三才則在門口傳稟道:“啟奏官家,三司使丁謂到。”

  趙禎頭也不抬的說道:“宣他進來!”

  對於趙禎的手段和智慧丁謂是由衷的佩服,現在還要加上勇氣,北伐一戰得到的勝利果實是大宋曆代帝王的總和,單單是收複燕雲便是不世之功,這樣的帝王讓丁謂慶幸,辛虧當時自己沒又選錯。

  “老臣丁謂參見陛下!”

  在丁謂還沒拜下之前,趙禎便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你年歲也大了,以後不用行拜禮,以躬代拜吧!”這對丁謂這樣的老臣來說是相當高的禮遇。

  一旁的蔡伯俙嫉妒的眼睛都要噴火,他跟隨官家北伐三年也沒見又這樣的殊榮,而一旁的三才則是嗤笑道:“你要是如丁相公這般為國財計周全,穩妥不差毫厘,也同他一樣年歲高了,官家自然也給你如此禮遇。”

  蔡伯俙默默無語,他這位老師的功勞有目共睹,沒人不知道,自己還差得遠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