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165
  距離風衣城不遠的白登山上,大宋的軍營連成一片旌旗招展,氣勢恢宏,從析津府日夜兼程趕來的金牌急腳遞已經到了山腳下,正隨著一段緩坡向上吃力的前進,營地門外的守衛早已注意到了他高聲叫道:“可是急腳遞?”

  馬上的騎士大喝:“看不見某家身後的檄羽嗎?快叫狄青前來,某家有聖旨傳來!”

  “大膽!狄帥的名諱也是你能直呼的?!”一幫守衛怒聲喝斥,但看到來人的容貌後便止住了嘴,灰溜溜的向帥帳而去,來人不是旁人,正是禦前親衛司的彭七……

  對於彭七這樣官家身邊環衛官的頭子,誰也不敢得罪,即便是狄青都要以禮相待,當他得知急腳遞居然是彭七的時候便親自到了帥帳之外迎接。

  “我道是誰來了,原是彭指揮,一路趕來可是勞頓幸苦了?”

  彭七摸摸了胯下便從懷中抽出一張明黃色的聖旨道:“從析津府到你這白登山,某家隻用了一個日夜,幸虧這大食馬後力強勁,否則怕是還要耽誤一些時間,擺案接旨吧!”

  狄青道了一聲:“幸苦!”便把彭七引入帥帳,帥帳之中早已擺好了香案,彭七站在上首打開旨意道:“受天滋命,大宋皇帝詔曰:狄青所部駐紮白登山,遼人無異動,則大軍待之,參知政事夏竦不日便至,攜遼朝使者張儉另有要事前往,大同府乃燕雲重鎮,不可強攻。今遼人願奉大同府與皇宋,乃天賜之機,然遼兵十萬欲借奉聖州北上,朕以應允,狄青所部當一路尾隨靜觀其變,若遼人北上則兩軍相安,若遼人異動,可以雷霆擊之!切記謹慎,不可懈怠!”

  狄青在聽到聖旨後便驚訝的說不出話來,他猜測果然沒錯,上京城有所異動才使得張儉前往析津府麵聖,但為何官家會同意張儉請求?如若能拿下這十萬遼朝精銳該多好,不光能收回燕雲,甚至能在最大程度上的消滅遼朝軍隊。

  這些都是遼朝的精銳之兵啊!一旦全數留在了燕雲之地,那遼人將失去一股非常大的戰力,並且也消滅了他們的後續力量,不是什麽人上了馬都會變成騎兵的,即便是遼人在馬背上長大,但戰場上與草原上卻完全不同。

  彭七幹咳一聲讓狄青回過神來,伸手接旨道:“臣狄青接旨!”

  看著一邊擦汗一邊向帳外走去的彭七,狄青伸手拉住了他道:“彭指揮莫急,本帥還有些事情要問你嘞!你是官家身邊的近臣,一定知道官家是如何想的,為何不乘機拿下這些遼人,反而要放他們離開?”

  彭七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瞥了一眼狄青道:“這事情嘛……你還真是問對人了,官家的意思很簡單,放這些遼人回去讓他們和皇太弟耶律重元窩裏鬥呢!我大宋隻要做到隔岸觀火便可。犯不著浪費我大宋的兵力和他遼人死鬥。這不是好事嗎?瞧你的意思是不太讚同官家的計策啊!”

  狄青臉色一變道:“原是如此,我大宋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拿下大同府,這樣確實是好,但也不是讓這十萬遼兵輕鬆回去了嗎?即便是遼朝內亂,但有了這十萬大軍,遼朝的皇長子必然能輕鬆擊潰耶律重元,這十萬精銳還是會對我大宋構成威脅!”

  彭七望向狄青,眼前這貨的意思就是要把遼朝這十萬精銳給殺了才能睡得著覺,這也實在是太狠了些,小聲說道:“你可別打算動什麽歪心思,官家已經下旨,你要是在這個時候動手,怕是會被朝中的文官給參死!”

  狄青失望的點了點頭:“狄青明白,但隻不過是覺得這個時機有些浪費了而已,否則除去這十萬人,整個遼朝對我大宋的威脅屈指可數。”

  彭七笑道:“這有什麽?我大宋能在遼朝麵前贏一次,那以後次次便可贏得!再說遼朝要是一點本事都沒有,那才不是好是呢!”

  對於彭七的言論狄青很是好奇,拉住彭七的胳膊道:“你這話是從何說起?”

  彭七笑道:“你這有酒沒有?”

  “大軍在外,軍陣之中豈可飲酒?!”

  “當真沒有?!”

  “有……但不能多喝,身為主將的我有一點私藏,你這下可讓我顏麵掃地了!”

  彭七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拿酒來,某家便和你好好說道說道!”

  狄青無奈的苦笑:“好好好,便讓你喝一點,彭大哥在政事上總是比我狄青要清楚的多,如此一來也好指點狄青一二。”

  彭七連連道:“漢臣客氣了,這也是某家多年得出的經驗之談,算不得什麽,待你班師回朝後,必會飛黃騰達,常伴管家左右也就自然知道了其中的奧妙。”

  兩人走出帥帳,在山中一塊巨石之上坐下,山風撲麵帶著整整青草的味道,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兩人就這樣坐下,兩壇好酒,幾個山珍野味做的下酒菜,端稱得上是把酒言歡了。

  隻不過兩人所討論的問題卻不是那麽的輕鬆,彭七首先開口道:“放遼人過境有何好處嗎?”

  狄青稍稍搖頭:“在狄青看來隻有徹底把這些人留在大同府才是上上之策,最大程度上的殲滅敵人的軍士才是正真消耗敵人的辦法!”

  彭七忘了一眼狄青,沒想到眼前這個看似白淨英俊的年輕人殺伐之心如此之重:“這十萬遼軍不是個小數目,這不是十萬頭羊說殺就殺,如若撲殺這些人恐怕我大宋將士也會死傷不少。”

  狄青微微搖頭道:“戰場上哪有不死人的,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便是戰爭的精髓,這是官家親口所說,狄青一日不可忘懷。”

  “但你卻忘了,孫子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陛下之計,既有上兵伐謀,又有其次伐交,隻不過是你沒看出來罷了!”

  狄青給彭七滿上一杯酒道:“還請彭指揮指教!”

  彭七笑道:“官家借道遼兵,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大同府,這是其次伐交,官家放遼兵十萬回朝爭奪皇位,這是上兵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