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225
  張儉把話說成了這樣,趙禎一時間也不好拒絕,畢竟他和耶律宗真之間並沒有什麽仇恨,有的隻是迫不得已……

  但夏竦顯然是不同意的,並且義正言辭的說道:“遼皇奇襲我大宋皇帝禦帳,三千人不敵我皇千六百之數,終被我皇手刃與野,如此武功蓋世無雙,遼皇的遺容便是我大宋官家的佐證,理應獻俘與太廟告慰我大宋列祖列宗之靈!”

  “荒唐!”

  張儉先是怒斥夏竦轉而對趙禎說道:”外臣這麽做完全是為了貴國著想,試想一下煌煌史書中皇帝的遺容誰敢褻瀆?即便是戰死與沙場也要在使者討要時奉還,並隨禮儀仗。如今陛下雖贏得勝利,但卻不歸還我皇屍首,還欲祭祀太廟,豈不是欺人太甚?!這要是傳出去,大宋的禮製何在?大宋的威儀何在?世人如何看待大宋?豈不是變成了殘暴之國?!“

  張儉的話句句戳在要點上,並且把這件事和大宋的威儀禮製聯係在一起,不得不讓趙禎臉色難看,想想也是,既然自己都贏得戰爭的勝利了,沒必要做這種鞭屍的行為,自己和耶律宗真之間並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反而有一點互相欣賞。

  原本殺他都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現在還留著他的屍首祭祀太廟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些,即便是為了向世人宣揚自己的武功也不必用這種手段。

  夏竦急急的望向趙禎,他非常不情願把耶律宗真的屍首還回去,畢竟是一國之君的遺容,對大宋的鼓舞和對遼朝的打擊有很大幫助,但現在看來張儉已經說動了官家。

  趙禎並不是被張儉說動,而是他本來就不打算把耶律宗真的遺容待會大宋放在太廟祭祀,人死為大,既然都死了一切的紛爭都該結束,畢竟他也是一國之君,能為自己的國家而戰,並且身先士卒的戰死沙場,這樣的人理應得到自己的尊重,怎能如牛羊一般放太廟祭祀先人?

  ”朕與皇帝之情亦然,惺惺相惜之下又是扼腕而歎,此非朕與皇帝之個人恩怨,乃是大國對弈之舉,不得已而為之,皇弟遺容尚好,朕以派人日夜守護,本欲在大宋為其建陵寢,既然使者開口,那朕便應允便是,這就派人護送至大同府,遼朝地處北方,天氣稍寒,待抵達上京城之時自不會有殃。”

  張儉激動的跪下大禮參拜:“官家之仁德天下無雙,外臣叩謝陛下!”當然要叩謝,能把皇帝的遺容帶回去這是一件大功勞,而且還能激發遼朝將士的鬥誌。

  趙禎擺了擺手道:“皇帝之資世所罕見,隻可惜生母亂權讓大好的江山生靈塗炭,望繼任之君上保社稷,下安黎民,勿要重蹈覆轍!”

  趙禎的話讓張儉嘴角抽搐,這話說的好似和你一點關係沒有似得,難道大遼出現如今的局麵和你脫得了幹係?即便是當初妖後亂權的時候你沒攙和,但之後呢?是誰擅啟刀兵?是誰背盟棄約揮師北伐的?

  但即便是如此張儉也不能說出來,隻能憋在肚子裏暗自生氣,表麵上還要點頭應道:“多謝官家提醒,繼任之君定會如此。“

  趙禎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便畫風突變的說道:“如此甚好,朕的大軍已經兵臨白登山,不日便下奉義,大同府十萬遼兵可是準備死戰到底?朕可不會讓你帶著皇弟的遺容去鼓舞士氣……”

  張儉臉色一變,如若真的如大宋皇帝所說,那大軍就沒辦法順利離開大同府,這對皇長子的繼位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陛下三司!我大遼皇帝雖然戰死,但十萬雄兵尚在,若大宋強攻大同,大遼將士必會死守待援,宋遼兩國也會生靈塗炭不是?”

  趙禎奇怪的問道:“那還能舍棄刀兵不成?兩軍對壘瞬息萬變,牽一發而動全身,豈能兒戲不成?!”

  張儉咬牙道:“我大遼願舍棄大同府,歸還華夏故地,隻願官家在奉聖州借道讓我十萬大軍過境!”

  大殿之中鴉雀無聲,趙禎和夏竦兩人全部石化,張口結舌的望著在地磚上伏地而拜的張儉,這個消息實在是太過震撼了一些,連趙禎這樣見過無數奇葩事情的人都愣住了。

  張儉的意思是要把大同府拱手奉上,所提出的要求也隻是在奉聖州借道,讓遼朝的十萬大軍返回中京道而已,這不會是有什麽計謀吧?就算是保存實力也不應該用這種得不償失的法子啊!

  夏竦已經被張儉的提議嚇蒙,嘴巴不斷的一張一合,仿佛是想替趙禎答應下來,猛的轉頭望向上首禦座上的趙禎,見官家的表情沉重才幡然醒悟,其中定然是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隱秘。

  張儉趴在冰冷的地磚上,四周鴉雀無聲的狀態讓他忐忑,微微抬頭便瞧見大宋皇帝亮的發光的眼神,隨後開始擔心起來。

  “張儉啊!張儉!你突然這麽一說讓朕有些摸不著頭腦,但稍稍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你這麽著急的來析津府麵見朕,並且還要放棄大同府,隻為借道,其中必有隱情,怕是上京城有變吧?或是朕再說的具體點,怕是皇帝的子嗣難繼大統吧?皇弟有胞弟耶律重元,還有庶出耶律宗願,怕是這兩人的其中一位不安分了。”

  看著大殿上氣質變得狡黠的趙禎,張儉無奈的歎息一聲,果然如此,大宋的皇帝還是猜到了大概,借道這事太過突兀,但時間緊迫又沒有好的辦法隻能出此下策了。

  狠心的咬了咬牙齒,張儉決定把所有賭注壓在趙禎的品德上,雖然這個想法很可笑,但卻是無奈之舉:“陛下真知灼見張儉佩服,皇太弟耶律重元意圖謀反,而大同府十萬大軍便是皇長子最後的退路,望陛下憐憫孤兒寡母,相助大遼正統血脈!”

  夏竦在一旁早已是驚得目瞪口呆,居然還有這種事情,官家才智果然是洞若觀火,張儉的小伎倆完全騙不了官家,現在最簡單的事情便是否決張儉的請求便可。

  但趙禎卻突然開口道:“此事朕準了!不日便會傳旨狄青罷兵,靜候大同府歸順,但你遼朝的十萬大軍必須在我大宋監視下離開!”

  趙禎的突然答應反而讓張儉一時間回不過神來,難道大宋皇帝真的就這樣被感動了?或是還有別的什麽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