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100
  對於皇後垂簾龐籍和丁謂完全沒有一點反應,範仲淹也是覺得理所當然,而陳琳早已老神在在的攏著手站在王語嫣的身側,他是宦官又是真宗皇帝的老奴,自然無所避諱。

  晏殊此時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連重視禮法的相公都對王語嫣的垂簾無動於衷,可見事情已經大到可以忽視小節的程度。

  眾人先行參拜皇後,這最基本的朝廷禮數還是在的,但接下來就變得完全不同,王語嫣清冷高貴的聲音從珠簾後傳來:“眾卿家也該知道大體的事情,予便不願多說,陳彤把東西給諸位相公瞧瞧,備上燈燭。”

  很快一群內侍便在陳彤的帶領下走到各個相公的身前,拿出一張小紙片湊近了給他們看,但卻死死的不撒手,待眾人看完後便用一旁的燈燭點燃,直至燒的灰飛煙滅才退走。

  此時眾人的表情早已僵硬,雖然猜了個七七八八,但看道趙允讓謀反的事情後幾乎是心髒都快跳了出來,居然又是宗室不寧,為何大宋的天潢貴胄如此不老實,官家還是太子的時候趙元儼作亂,如今官家北伐燕雲的時候趙允讓作亂,這要是傳了出去天家的顏麵何在?

  龐籍壓低了聲音怒道:“真是豈有此理,官家貴為大宋君父,趙允讓既是宗室又是官家的五服兄弟,豈敢如此大逆不道,什麽太後?!老夫看分明是他趙允讓找了個長相相似的人來冒充而已,天下之大樣貌相似之人多的是,豈能他說是太後便是太後!”

  丁謂哆嗦的咳嗽了兩聲,緩了口氣長歎道:“也虧是先帝和官家做了大宋之主,否則這東京城還不知是如何景象……”

  他們的聲音即便很小,但在寂靜的大殿中卻無人不聞,王語嫣在珠簾後的嘴微微翹起,看來丁謂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簡單的兩句話便說明了他們的意見,一是咬死不承認劉娥的身份,而是要保護好官家的名聲,就這兩點就夠了!

  王語嫣輕笑一聲:“兩位相公端是好眼力!一眼便洞穿了趙允讓的詭計,依二位之見該如何是好?予……”

  “啟奏娘娘,既然傳訛她是劉太後,不如差人去瞧個究竟,以防萬一?”

  突兀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眾人齊刷刷的把目光投向聲音的來源,蔡伯俙緊皺眉頭的望向昔日的好友,為何晏殊會變得如此遲鈍,到了現在還看不出相公們和娘娘達成的協議嗎?

  丁謂輕蔑一笑便置之不理,而龐籍暗歎:果然是入仕不如作詩,好好的才情也隻能用在學問上,入朝理政差強人意,不通人情世故啊!

  王語嫣並不在意,她早已知曉晏殊是什麽樣的人,才情是大宋頂頂好的,做學問也是不差,所以才在被賜予參知政事一職,但官家給他的差遣僅僅是資政殿大學士,無職守,無典掌,隻是出入侍從,以備顧問,之事視其親近而已。

  王語嫣瞧見晏殊身邊的範仲淹計上心來:“範卿家,陛下常常誇你善思辨,多立斷,聰慧過人,你且說說。”

  範仲淹身為參知政事,自然對朝堂規則熟悉透了,對珠簾後的王語嫣躬身道:“臣遵旨!晏相公的話著實不妥,劉太後已然是追隨先帝而去,陛下親眼所見豈能有假?”

  範仲淹的一句話就說到了點子上,也讓晏殊恍然大悟,自己是多麽愚蠢,既然是陛下親眼所見,那大相國寺那位便一定是假的,即便是真的也是假的!

  晏殊的表情被範仲淹看在眼中,繼續開口道:“既然是假的,那便沒有什麽好在意的,越是在意越容易讓百姓誤以為真,當務之急是如何找到趙允讓的謀逆的證據,以及鏟除大相國寺這顆同流合汙的毒瘤。”

  本該是丁謂和龐籍說的話,範仲淹也代勞了,丁謂和龐籍兩人非但不生氣,反而相視一笑,這範仲淹是個人才,三言兩語便把整個事情和辦事思路整理的清清楚楚,什麽是最重要的?

  找到證據當著天下人的麵除掉趙允讓這個禍害才是,什麽真假劉太後?趙允讓既然能有如此把握那必定是真的劉娥!丁謂和龐籍這倆個老狐狸瞬間就能把趙允讓的心思猜個大概出來!

  同時他們也明白官家當初放了劉娥出宮,身為先帝的老臣,他們豈能不知劉娥與龔美的舊事?隻是礙於先帝的臉麵沒有點破而已。

  話都被說的這麽明白,晏殊自然心知肚明,漲紅了臉站在一邊不再說話,暗道自己迂腐。

  王語嫣開口道:“此事由蔡伯俙和陳琳操辦,蔡伯俙手中有陛下的旨意,予已禦覽,陳琳是侍奉先帝的老奴也知道該如何處理。諸位卿家意下如何?”

  這下眾人統一口徑的躬身道:“臣等尊娘娘鈞旨!”

  “那便如此,眾卿家退下吧!”王語嫣起身緩緩離去,而眾人伏地不敢抬頭,直到珠簾消失他們才慢慢起身向大殿外走去,陳琳已經不是禁中內侍,自然也隨眾人一起,拽著蔡伯俙向前走。

  丁謂龐籍望了望這一老一小心中偶有所感,怕是蔡伯俙不會走三司使的路子,而是繼承陳琳的差遣成為大宋天家的環衛之人……

  陳琳笑眯眯的對眾人道:“既然是老奴負責,還請諸位相公配合,咱們要先發製人,把大相國寺那位的消息放出去。”

  這幾人都是文臣中的尖子,身為相公的他們是何其聰明,即便晏殊也明白了陳琳的用意,果然是先發製人,直接把劉娥的消息放出去,然後再證明她是假的,原來他們倆隻不過是前來給皇後背書而已。

  龐籍笑道:“朝中百官何其灼見,誰都能看出她是假的,大官不用擔心。”龐籍的話便是代表了所有的文臣武將,這時候表明立場最為重要。

  陳琳笑道:“如此甚好,蔡伯俙已經從娘娘那裏畫旨,並讓監國太子用印,調遣官家密布陳留之兵圍剿東京城中的遼人密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