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144
  析津府外的戰場上,廝殺震天,太陽仿佛都看不下去人類互相殘殺的場麵,拉扯著烏雲遮蔽自己,鉛灰色的天空,泥濘的大地,灰白色的人,整個世界都仿佛變成了死氣沉沉的樣子。

  戰爭永遠都是沉重的,它伴隨著死亡,伴隨著毀滅,卻唯獨沒有新生,死了就是死了,趙禎看到的每一具屍體都是那麽的蒼白無力,什麽否極泰來,什麽天道輪回,全是騙人的瞎話!

  趙禎生在戰場之中,除了四周的喊啥之聲便是無盡的殺戮,活人,砍殺,受傷,死人,這才是戰場上的道理,這才是戰場上的輪回。

  此時沒有什麽為國而戰,也沒有什麽收回故土,更沒有什麽有道無道之類的東西,所有人的基本準則隻有一個,活下去!在活下去的同時順帶著保護一下自己的帝王,僅此而已!

  趙禎已經能看到代表契丹皇帝耶律宗真的旗幟了,這是一麵畫著猙獰狼頭的旗幟,狼頭衝著北方咆哮,在風的吹拂下仿佛活了過來,契丹人信奉狼圖騰,這早已不是什麽秘密,他們崇拜狼,並且把狼當作勇氣和力量的象征,而他耶律宗真便是契丹人的狼王。

  看了看自己的龍旗,趙禎覺得還是大宋皇帝的龍旗更好看,還是華夏的龍更加正統一點,最少他是神獸嘛,而且是征戰出來的神獸,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些都是華夏祖先一路征戰得來的戰利品組成的神獸!

  你的狼能幹嘛?能顯能隱?還是能騰雲駕霧,還是能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漢人的龍能祛邪、避災、祈福,你遼人的狼有什麽用?怕也隻能嗜血廝殺了……

  既然狼的功能不如龍的全麵,那就是失敗者,何必掛在旗杆上招搖過市,仿佛誰都不知道似得?再說你遼朝不也是認為自己是正朔王朝嗎?宮中的飾物也以龍為主,為何在戰場上就要掛上狼頭旗?

  趙禎覺得這大概就是掛羊頭賣狗肉,顯然表裏不一嘛!那在這種情況下,大宋的真龍就不應該輸給遼人的草原狼!隨著倆個代表皇帝的旗幟的移動,趙禎隱約從軍陣中間看到了耶律宗真的身影。

  既然如此趙禎便開始向耶律宗真的方向移動,戰場上的士兵是很難看到自己將帥的,一是人數太多,二是沒那閑工夫,隻要能瞧見將帥的旗幟,就能知道自己的頭還沒死就行。

  即便是皇帝的旗幟,它的主要功能也是告訴士兵們,自己還沒駕崩,還在前線上和大家戰鬥在一起,同時也告訴士兵,皇帝的位置在哪裏……

  士兵自然是要追隨皇帝的,於是在倆國皇帝的引領下,兩國士兵也越來越膠著。

  兩國皇帝的龍旗越來越近,趙禎很想看看耶律宗真長得什麽樣,是個什麽樣的人,而耶律宗真也想看看趙禎的模樣,出於好奇和複雜的情緒在其中兩國皇帝最終在不遠處見麵了……

  趙禎勒住韁繩,而耶律宗真也是如此,兩人就隔著軍陣互相打量,詭異的一幕出現了,大宋的將士和遼朝的契丹勇士幾乎同時向後撤退,死死的護住自己的皇帝。

  兩軍原本糾纏在一起難舍難分的場麵突然變成了涇渭分明,趙禎不得不感歎古人的眼力。叉架都因為皇帝的見麵而停下來的嗎?

  開始的時候側翼還有些不明就裏的軍事在互相廝殺,但隨著中軍的安靜,整個戰場也逐漸安靜下來,趙禎大量耶律宗真的同時,耶律宗真也在大量著他。

  這個宋人皇帝有著書生般的儒雅氣質,但在一身戎裝的襯托下倒是更顯英武不凡,耶律宗真不得不承認大宋皇帝賣相要比自己好上一點,但也不過是那麽一點而已,看也就能看出來這麽多,要說文韜武略這些東西,看人可是看不出來的。

  趙禎也在端詳著耶律宗真,規規矩矩的國字臉上滿是年輕人的驕傲和開朗,從他的樣貌和氣質來看和描述的差不多,應該是個開朗大度的人,畢竟相由心生,雖然是契丹人,但身上卻帶著一點漢人才有的儒雅,這應該和他通曉音律,愛好儒家學說有關。

  耶律宗真忍不住的開口叫道:“大宋皇帝好興致,居然到了我大遼的南京道狩獵?!如若退兵,朕可既往不咎!”

  趙禎忍不住要為對麵的年輕人喝彩,耶律宗真開口就把自己放在了主人的位置上,並且把大宋的行為說是狩獵,退走了就不再追趕,能把話說的這麽有藝術並且給足了大宋的麵子也是不容易。

  “此言差矣,汝當喚朕為兄,皇弟之大遼難道沒有禮法嗎?此次朕在自己的國內狩獵有何不可?析津府,乃屬燕雲,燕雲乃我華夏故土,我大宋正朔王朝,秉承天地之意收故土而完金甌乃天理也!”

  耶律宗真怒道:“這燕雲乃是你漢人皇帝石敬瑭獻給我大遼的!”

  “荒謬,偷盜之物何來獻人之說!普天之下就沒有這樣的道理,或是說你大遼的律法允許別人偷竊獻禮不成?!”

  趙禎的偷換概念讓耶律宗真一時語塞,最後忍不住說道:“那,皇兄還記得澶淵之盟否?!”

  讓他沒想到的是,趙禎果斷的點頭道:“為兄當然記得,所以才喚你為弟,當年你遼人在我大宋邊境不斷挑釁,直至揮師進逼,可見其覬覦中原之心。

  我大宋之軍在澶州前線以伏弩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諸軍,又派扼爾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之,但我大宋並未出兵攻伐,那是我真宗皇帝心慈而愛民,不願生靈塗炭。誰知你遼朝居然理所當然的占據燕雲……”

  趙禎說這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但誰叫是遼朝先派人來求和的呢!這讓大宋的將士們十分相信,是遼朝不要臉在前,然後才是大宋出兵北伐在後。

  見大宋皇帝避重就輕,耶律宗真氣的不行,哪有這樣不要臉的,大宋皇帝隻說了起因和過程,卻沒說結果,而且過程還被篡改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