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233
  遼人的等待顯然是徒勞的,析津府不僅秩序井然而卻開始一切正常的活動,除了糧食要按需領取外,其他的事情和往常一樣。

  趙禎一大早就漫步在析津府之中,和他一起在路上行走的還有買麵湯的小販,隻不過人家的腳步要比他的快上許多,報時的頭陀走街串巷的叫喊,同時還有大概的天氣預報和今天的黃曆。

  熱氣騰騰的麵湯讓趙禎回憶起東京城的生活,一旁的彭七看了毫不猶豫的買了一盆冷了正好的給官家洗臉,出來了一陣功夫,寒冷的早晨刺得趙禎耳鼻通紅,熱毛巾往臉上一敷,別提多痛快了。

  “這讓朕想起當年還是太子的時候在東京城遊玩,那會也是如此啊!這析津府雖然與東京城不同,但這裏百姓的生活方式卻大致相同嘞!走在去前麵瞧瞧。”

  因為糧食統一分配的問題,所以城中百姓並沒有出門吃早點,而是在自己家中吃早飯,所以街麵上的人顯得十分稀少,隻不過三三兩兩。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街上是人流便越來越多,逐漸變成熱鬧的模樣,用過早飯的人自然要出門做活,雖然析津府被圍,但城中的小工廠還在運轉,同時大宋在析津府內建了十幾個小作坊,雇傭當地的百姓進行軍工製造……

  所謂的軍工製造其實很簡單,即使用鐵片修補盔甲,或是製造羽箭,這段時間大宋和遼朝之間的攻防消耗驚人,如果沒有補充無論宋遼,哪一方都受不了。

  析津府的百姓生活有多充實?尋常百姓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參與到整個國家的建設和戰爭之中,每生產一支弩箭,就是在為大宋出一份力,當然在出力的同時還能有工錢拿,這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了。

  要說大宋和遼朝最大的區別,許多析津府百姓第一感覺便是大宋的國力更加強盛,做事也更講道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大宋有錢,雇傭百姓從事軍事生產,要是沒錢就要強征,有錢就是雇傭,兩相比較之下優劣畢現。

  趙禎一路上看到的百姓都在前往作坊生產,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人家皆是如此,貧者可以積攢財富,富者自然是為了析津府出一份力,畢竟如果城破他們這些人是最倒黴的。

  大宋出錢興辦的學堂已經開始了一天的課程,俗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應該是人精力最充沛的時刻,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調整,狀態應該達到最佳,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於是學堂中傳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

  趙禎放緩腳步等人神經大條的彭七一眼便輕輕的走過書院的外牆,而四周的百姓皆是如此,連叫賣的小販遠遠的便收了聲,但凡經過學堂的人都是像做賊一樣躡手躡腳,這個時候娃娃還能有書可讀,自然來之不易。

  公辦學堂,朝廷派遣的先生是最快在析津府實施起來的,包拯在到了析津府之後便以為國教化百姓為名,花錢開辦學堂,並重金聘請析津府的儒者,而這些儒者確實沒有辜負包拯的期待,不僅謝絕了重金,而且吃喝全在學堂中和學子一樣,這讓趙禎第一次覺得古人的情操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真的有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廉士……

  一路從皇宮走到城牆,趙禎看到的是秩序井然的析津府,原本還有一些人搖擺不定,可現在,全城的百姓幾乎都是在用自己的力量支持大宋,街上的潑皮無賴要不然就被親衛司剿滅,要不然就被關進大牢,亂世可是要用重典的。

  如此一來街麵上的渾濁之氣被一掃而空,百姓們的心中自然也踏實,每天的生活也非常規律,並沒有因為城池被圍而顯得緊張慌亂。

  秩序井然給人的感覺便是安心,城中百姓安心,城牆上的禁軍更加安心,一個穩定的後方給人的感覺可比亂糟糟的要好的太多。

  城牆邊上有一塊好大的空地,於是這塊空地便被利用了起來開展了一項軍民都愛的體育運動,蹴鞠……

  軍中的蹴鞠是趙禎帶頭興起的,要說這蹴鞠可是大宋的國粹,在大宋國內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喜歡這樣運動,早在漢代就有這項原始的運動了,到了唐宋就更加流行,單單是名稱就有“蹋鞠”、“蹴球”、“築球”、“踢圓”等。

  當年太祖和太宗以及趙普就是相當好的球友,連大宋的開國皇帝都愛玩的運動,百姓和朝臣能不喜歡?

  但現在的蹴鞠已經被趙禎改的麵目全非,完全是照搬後世足球的規則與玩法,重視戰術和配合,著重於身體上的對抗,否則在軍中如何推廣從而達到它練兵的作用?

  漢代開始的時候,這小小的圓球便為兵家練兵之法,康莊馳逐,窮巷踏鞠,上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可見早在漢代人們便發現這個運動能鍛煉人的身體素質。

  編定《戰國策》的劉向曾言: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

  當然趙禎看待蹴鞠的作用除了象征“兵勢”、有訓練武士的作用外,也用於豐富軍中生活,使戰士保持良好的體力和情緒,比如眼前激烈的對抗就是一場發泄和鍛煉。

  狄青正在集合休息的軍士組成隊伍開始對抗,身為皇帝的趙禎自然不好上場,不是不能,而是玩的不痛快,畢竟他是一朝天子,誰敢斷他的球……往往是在趙禎拿到球後,一場蹴鞠就變成了個人表演賽……

  雖然初春寒冷,但上場的軍事全都脫了外衣,身上的傷疤猙獰顯示著他們的戰功,彭七看了轉頭渴望的瞧了一眼趙禎:“官家……”

  “要是不能進球,罰你做球童!”

  彭七大喜的衝向球場,在這裏官家的安全絕對萬無一失,他這個親衛司的頭子可不能弱了親衛司的名頭。

  趙禎在一邊木頭搭建的臨時座位上坐下,親衛司的老兵自然給彭七加油,而禁軍則是在給狄青加油,顯然狄青的粉絲更多一些,“狄帥,狄帥……”的叫聲一浪高過一浪。

  旁觀者清,趙禎很快便發現狄青和彭七的優劣,狄青更重視隊員之間的配合,而彭七則是更重視技巧,於是一場龍爭虎鬥之後,雖然彭七進了三球但還是輸掉了比賽,最後以一球之差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