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340
  原本趙禎認為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五穀輪回,人有的東西皇帝也都有,皇帝自然也沒有什麽和尋常人不同的地方,但現在他覺得自己錯了,錯的十分離譜!

  一場由兩國皇帝主導,並親自指揮坐鎮的戰爭是那麽的宏大與壯闊,幾十萬的大軍對壘趙禎隻電影中看過,但那種感覺真的很可笑,電影無論多麽逼真,特效多麽好都是假的。

  十幾萬大軍本就是個駭人的存在,人吼馬鳴,旌旗翻飛的場麵如果不能親身體驗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其中的震撼與恐懼。趙禎一邊熱血膨脹,一邊想上廁所,這些人中要有多少變成孤魂野鬼在這片戰場上徘徊?

  這些人隨著倆個帝王的意誌出現在這裏,同時也隨著倆個帝王的意誌即將回歸原始,拋棄文明的禮節進行一場血與肉的對抗,直至一方在這個巨大的血肉磨盤中崩潰,戰爭才會結束。

  趙禎築城築牆,廣置器械,加強軍備,訓練士兵為的是提高大宋的將士們的戰鬥力,可現在他覺得自己所作的一切不過是讓他們在戰場上多存活一段時間而已。

  戰鼓聲響起,準確的說應該是在遼人的號角響起之後,大宋的戰鼓才開始擂響,伴隨著春分撲麵而來的是凜凜的戰意,這種戰意使得任何一個站在城牆上的人熱血沸騰,自然其中也包括大宋皇帝趙禎。

  幾十萬人的戰爭是如此的撥糧壯闊又是如此的凶殘血腥,這意味著趙禎看到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可能隨時消失,此時的皇帝能用人這種趨吉避凶的名稱來形容嗎?

  趙禎得出的最後結論是,皇帝就他娘的不是人!

  而是一個類似於半神並且反人類的動物!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個肆意揮霍生命這種世間最為無價寶物的禽獸……

  但同時趙禎也明白自己還是大宋,不,應該說是漢人百姓的族長,他也明白為何在祭天的時候禮部官員常常稱自己為族長了,他的任務便是帶領中原百姓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對抗,這種義務仿佛從始皇帝開始便流傳了下來,無論如何改朝換代,無論怎麽王朝更替,這都是皇帝重要任務之一,而且是必須履行的義務,至於做得好不好那就兩說了。

  自古以來漢人和胡人的碰撞就沒有停止過,從秦朝開始便和匈奴作戰,大漢繼承了老秦的衣缽,繼續和匈奴人死磕,最後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這才使得匈奴人四分五裂不能與中原王朝相抗衡。

  同樣的匈奴人的繼任者突厥人便繼續跟中原王朝對抗,直到唐朝和回鶻的聯合攻擊下,國亡,從此突厥一詞逐漸少見於史家子集之中。

  現在趙禎所背負的責任和始皇帝,漢武帝,唐玄宗一樣,王朝雖然更替,姓氏雖然輪換,但都改變不了皇帝的權利與義務。

  十萬守軍已經是析津府能容納的極限,可當遼人的二十萬大軍壓境,並從四麵八方包圍住了析津府,趙禎站在城牆上看著黑壓壓的遼軍出現在地平線上才知道什麽叫大軍壓境。

  狄青顯然覺得把十萬大軍都投入到守城作戰是個很蠢的主意,大宋的軍隊也不單單隻有步兵,還有來去如風的背嵬騎軍以及身手不凡的踏白軍,完全能和遼人在馬上比個高低,守城作戰當然能減少傷亡,可也不利於擴大戰果啊!

  在狄青看來此次大宋就沒有不勝的道理,將士們嗷嗷叫的就像一群凶狠的狼崽子,完全比契丹人還契丹人,官家什麽話都沒說,單單是往城頭上一站,金光閃閃的龍紋鎧甲,以及那寬闊威儀的天子劍無就能激得守城的將士請戰連連,恨不得現在就殺出城去撕碎了敢於在官家麵前耀武揚威的契丹人。

  “官家,末將手中的兒郎已經快約束不住了,個個像瘋了一樣請戰……官家……”

  趙禎抬手打斷狄青的話,這小子到現在還不死心,非要帶著他手中的背嵬軍出城機動,趙禎不是不願意,而是心中舍不得,遼人攻城本就不擅長,大宋將士再依托城池險要,不就是等著收割軍功和敵人的生命嗎?何必出城徒增傷亡?

  彭七在一旁幽怨的看著狄青,原本背嵬軍是他組建的,也是他操練和率領的,現在卻成了狄青的嫁衣,而且背嵬軍的將士們對於狄青這位帶領他們南征北戰的將領非常的敬佩……這一切都讓彭七心中酸溜溜的……

  趙禎搖了搖頭還是拒絕了狄青的提議:“大軍守城,讓背嵬軍和踏白軍準備,一旦遼人潰走立刻尾銜追擊,至於其他不用你操心,你當朕的十六衛是擺設不成?!”

  狄青鬱悶的走了,十六衛當然不是擺設,雖然不敵背嵬,踏白二軍,但戰力也是相當可觀的,但他們比之背嵬,踏白則經驗不足,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遼人興奮的看著近在眼前的析津府,這麽多天的行軍可算是把他們消耗的精疲力竭,但經過幾天的恢複,他們多少已經有了戰鬥力,二十萬大軍,足夠拿下析津府了,當年檀淵之戰大遼不過十萬人而已,尚且能打的大宋疲憊,何況如今的二十萬大軍?

  再說大宋皇帝可是已經駕崩了,宋人拿什麽勇氣與強大的契丹勇士較量?別忘了,咱們大遼的皇帝可是親赴前線禦駕親征的!

  …………

  趙禎站在城牆上的門樓中,看著眼前的沙盤聽著探馬的匯報微微點頭,遼人果然還是想一舉攻克析津府從而給收回南京一個穩定的後方和中轉站,耶律宗真一點也不傻,反而聰明的很,知道析津府的重要就在於它的地理位置和補給。

  在沙盤上的析津府外麵插上表示遼軍的黑旗,同時把四個巨大的弧形箭頭插在遼人的側翼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趙禎開口道:“飛鴿傳書給十六衛,按照朕的部署開始收網!”

  彭七還在納悶的時候,宋小乙的聲音便從陰影中傳來:“臣遵旨!”

  他的聲音是那麽的突如其來,以至於彭七都為之一顫,看了看輿圖上的巨大箭頭如鋒利的弩箭指向代表遼人的黑旗,此刻他才知道為何曹瑋不見了,為何楊懷玉不見了,難怪楊懷玉把踏白軍交給狄青,官家這是打算讓這將門的一老一小率領十六衛完成對遼人包圍。

  良鄉,玉河有八萬人,順州,潞縣也有八萬人。

  這剛好是從大宋調來的十六衛,原本分散在各地鎮壓遼朝餘孽的他們早就集結在這裏,原本看似沒有什麽,十六衛應該是拱衛析津府的,但現在看來他們更像是在包圍析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