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406
  天有正氣,地有山嶽。

  這是古人對自然的認知,西夏人擊退了遼朝的征伐後認為自己是得到上天庇佑的,否則怎會有神風出現幫助他們戰勝遼人?

  對鬼神的信仰是人的原始崇拜,拓跋文書也不能例外,看著如神跡般的景象,再看看四周跪倒在地念念有詞的大宋百姓,一時間他都開始懷疑大宋皇帝是受到神靈庇佑的。

  此時不光是他這麽認為,大宋百姓在看到這一奇景之後也是激動的發抖,這是神跡啊!這是上天在回應東京城百姓剛剛的祈禱啊!許多人身體發麻,顫抖的對著皇宮那條最粗的金色陽光拜下。

  鬼神這東西信之則有,不信則無,但眼前奇異的景象他們沒辦法解釋,自然會歸結到上天這位無處不在的至高神身上,自古以來華夏百姓都把老天爺當作是所有神仙的頭頭……有的時候甚至在玉皇大帝之上,可如果要問老天爺到底是誰,沒人能說的清。

  皇宮則是更加的紛亂,王語嫣和楊采薇在看到這一奇異的景象後瞬間就如脫兔般跳了起來,不顧身上的環佩叮當,直直的竄向資善堂,因為太子,皇子,公主都在那裏讀書!

  而此刻有這樣的異象,身為皇嗣的他們必須要為皇帝祈福,甚至接受朝臣們的參拜!

  金光直射皇城禁中,其中的意味實在太明顯了,即便誰也不說,不解釋,但又有誰不知道這代表什麽?

  這是上天在證明大宋是華夏正統,這是上天在證明大宋北伐燕雲是正確的,這是上天在證明官家是有德之君!反正無論如何這是上天的眷顧,誰也不能說出不合時宜的話來。

  靈兒看著天空中的光柱不斷的催促弟弟們:“旭哥兒,昀哥兒快點!這雲要是被風吹走了,就什麽奇景也沒了!”

  倆個弟弟瞪大眼睛的望著她道:“姐姐你怎麽知道?!”

  靈兒驕傲的仰起頭道:“哼,自然是父皇告訴我的,眼前這一奇景其實就是陽光穿過雲層透露出來的,咱們禁中不過是恰巧在最粗的那道陽光下而已,一旦風起,雲層有所變化這一奇景就不見嘞!”

  啪……

  一個暴栗砸在靈兒的頭上,小丫頭的眼睛瞬間就噙滿淚水,一邊的王語嫣和楊采薇氣呼呼的望著她:“說的什麽渾話!這時候可不敢亂說……你父皇可是在戰場上廝殺的!”

  靈兒吐了吐舌頭,笑嘻嘻的說道:“這個道理靈兒懂的,自然會在外臣女眷麵前做的滴水不漏,隻不過父皇的格物之道便是要讓人追求事物本源的道理嘛!靈兒可不希望倆個弟弟變成傻蛋……”

  楊采薇無奈的翻了個白眼:“你這丫頭,聰明算是頂頂的,就是和你父親一樣崇尚格物,也不知以後誰家敢娶你回去。”

  王語嫣被靈兒的話氣笑了,拉著她的小手道:“小女女聰明太甚反倒不好。”

  “父皇說就是喜歡大娘娘的聰慧,靈兒覺得女子聰慧並不是壞事,這反而會讓男人更加努力!就比如蔡家的小子,要是沒本事還不如我嘞!”

  王語嫣和楊采薇對視一眼為之氣結,這小女女越來越聰明了,蔡家的小子怕是以後真的配不上她……

  東京城全城都被籠罩在黑色的烏雲之下,唯獨皇城例外有數道金色的陽光照射其中,禁中更是被一道粗壯的陽光所照射,仿佛是一個老天爺專門留下的窗口。

  如今全城的百姓都在向皇城湧去,眼前這一奇觀代表著什麽他們不知道,但他們唯一知道的便是這是上天的指示,天意不可違!大宋如今在官家的帶領下如日中天,難道這便是上天的褒獎嗎?

  三才已經在天壇上準備好祭天的東西,俗話說的好,圜丘祀天,方丘祭地,大宋的祭天之地便在東京城外,今天的異象乃是上天對皇宋天家的恩賜,皇帝不在皇宮禁中,隻能讓監國的太子帶領皇後等人祭天以示感謝。

  沒錯是太子帶著皇後等後宮貴人,女人是不能參與祭祀的,尤其是祭天這樣濃重的事情,但沒辦法,官家禦駕親征至今未歸,隻能勉強讓皇後參與,為此中書省和禮部吵得不可開交。

  三才無奈的搖了搖頭,皇帝皇後本就夫妻一體,皇帝禦駕親征皇後參與祭天有何不可?反正又不是她主持。

  三才正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聽到一陣轟隆隆的腳步聲,抬頭一看便被驚呆,我的天爺爺!這次祭天到底來了多少人?!

  東京城的三教九流都來了,附近的農人,各級官員,士子,商賈,尋常百姓都圍著簇擁著天家的皇家向天壇趕來。

  天可不是隨便祭祀的,這是華夏民族最隆重、最莊嚴祭天的祭祀儀式,祭天可以說是起源於上古,通俗的說是人與天之間的對話。

  當然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過祭天來表達人們對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皇天上帝保佑華夏子民。

  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在華夏先民眼中,天地哺育眾生,是最高的神,而這個至高神的人格化便是昊天上帝!

  同時他也是儒教最高信仰……孔子尊周禮,儒家自然對這位聖人說的話當作金科玉律,祭天這種大禮自然要受到最高的重視,上至皇家,下至百姓無不換上能找到的最隆重裝束前來。

  這一次和往日不同,連尋常百姓家都能參與到這次祭天之中,皇後為了照顧百姓,從前來觀禮的百姓中選取九十九人作為祭拜者,這些人中有豪門大戶也有升鬥小民,但無疑都不是官員,誰都知道這是皇家特意照顧百姓所做的事情,無不感歎天家的仁慈。

  年幼的太子走在最前麵,身穿大裘,內著袞服飾有日月星辰及山、龍等紋飾圖案的禮服,頭戴前後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間插大圭,手持鎮圭,麵向西方立於圜丘東南側。

  他的身後跟著一群禁中的貴人,王語嫣身為皇後自然是除了太子之外的第一人,然後是楊采薇等內眷。

  皇家的人之後便是龐籍率領的百官,他們是祭天環節中重要的一環。

  丁謂,呂夷簡,魯宗道,等人跟在身龐籍身後,這次連蔡伯俙都來了,他是接到了皇後的鈞旨,務必讓他參加,畢竟是大宋的駙馬如若不來反倒是少了些什麽。

  本就是湊數的蔡伯俙拉了拉晏殊的衣袖道:“咱們參加祭天有必要嗎?官家還等著我去燕雲嘞!”

  晏殊皺眉解釋道:“平時叫你多看書,這都不懂?《周禮》記載,周公輔導成王,垂法後世,用意最深切,宗廟所祭者一家之親,內神也,故曰內事;郊社及山川之屬所祭者天下一國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如今祭天乃是向上天祈禱祭祀。是大宋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