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258
  趙禎親巡軍演,東京城的變化非常大,皇帝的離開使得原本安定祥和的東京城出現了一種詭異的寧靜,這種感覺說不出道不明,但即便是城中的小民也能感受得到,更別說是朝堂的官員和富商巨賈之類嗅覺敏感的人了。

  官家不在的這段日子裏東京城出現許多事情,比如宮中的宿衛多得讓人害怕,比如陳琳那個老不死的居然進宮了!

  說出去都沒人相信,許多人都認為陳琳早已死掉,誰知道他這把年紀還如當年一般,雖然形如朽木但依然陰森的嚇人。

  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並沒有從皇宮的陰影中進入,而是光明正大的從宣德門入宮,甚至三才和陳彤倆個最得中宮信任的內侍都出來迎接。

  他們兩個人一個是官家的貼身內侍,一個是中宮皇後王語嫣的近侍,兩人出迎自然讓人聯想頗多。

  老陳琳還是和原先一樣伸著脖子,勾著頭的走進皇宮,隻不過是在陽光照射的地方而非他習慣的陰影之下,三才躬身給他行了個晚輩之禮:“老祖宗回來了,這是我們這些內侍的福氣嘞!”

  “你這小子現在出息了,當初讓你去東宮還不樂意,現在呢?官家龍翔九天,你也跟著得了道。我當初的話沒錯吧?”

  三才傻笑道:“老祖宗英明!”

  陳彤恭恭敬敬的以子侄之禮拜下,他和別人不同,幾乎是陳琳一手帶大,同時也姓陳便請求把自己劃入陳琳的族譜中去了,這時候還不流行義父之說,但他畢竟算是陳琳的子侄。

  陳琳笑了笑,牙齒少了幾個有些漏風的說道:“你也算是出人頭地了,跟著中宮娘娘好的很,不用給我這個糟老頭子行禮了,起來吧!”

  就簡單的兩句話就能看出陳琳對誰更加親近一點,對三次提的是當年的知遇之恩,而對陳彤則是長輩對後輩的關心,其中深意三才豈能不知?

  笑眯眯的上前扶住陳琳道:“老祖宗的意思我明白了,定然會好生關照陳彤的,在這宮中他吃不得虧……”

  陳琳笑道:“咱們內侍要是自己不團結,怕是活的連狗都不如,當年官家立下的鐵牌還在,已然斷了咱們內廷的路子,別說是兩府相公,就是一個小小的秘書省正字都能指摘我們的不是!”

  老陳琳說完口氣一變的道:“但你們給我記住,隻要不越那雷池一步,官家也不會讓咱們受到欺負,要是誰敢逾越就是拖著所有內侍宦官去那死地!別說外朝的官員不會放過,官家到時也定然施以雷霆!你們和官家相處的時間也有些了,比我這老貨可看得明白!”

  三才和陳彤對視一眼齊齊的說道:“老祖宗的話我等謹記!”

  看來這次陳琳進宮不光是操持內務,還有警告的意為在裏麵,三才和陳彤頓時心中一顫,怕是自己二人也被官家納入了監察名單之中了,而負責監察自己的不是別人就是眼前這位老祖宗!

  三人一路上無話,陳琳給他們留下的衝擊有些大,此時還沒消化過來,而原本漫長的路卻變得非常近……

  王語嫣帶著楊采薇和薇拉站在禁中內侍省的台階上,這是她們第一次如此隆重的迎接一個內侍,原本王語嫣是不解的,可楊采薇說出了其中的利害:“陳琳乃是三代天子內侍,服侍過太宗,真宗乃至官家三任帝王,就連官家都對他崇敬有嘉,從未視作家奴而是當作管事對待,這次聖旨中尤其提到了他,咱們身為官家的內人,當然要以禮相待,即便是長輩之禮也不為過!”

  王語嫣是個聰明人,楊采薇把話都說到這種地步了,她豈能不知深意?在她看來既然要捧,那就把捧得高高的,並且當長輩一樣,反正官家自己也是如此做的,哪個內侍能得到官家像陳琳一樣的照顧,怕是這個大宋都找不出第二個了。

  當陳琳一路觀望,這裏的一切還是那麽的熟悉,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甚至連宮門上的銅釘都讓他感慨頗多,誰能想到他陳琳又回來了呢?!

  一路走向內侍省,這是當初內侍參見宮中貴人的地方,今天皇後在此召見定要作一番交代,陳琳什麽都能忘,唯獨天家的規矩不能忘,可當他看到皇後帶著後宮嬪妃在內侍省的台階上等待的時候,鐵石一般的心腸忍不住一顫。

  腳下微動,一兩個呼吸便到達台階之下猛然跪倒:“老奴萬死!何德何能讓中宮貴人在此相迎!”

  王語嫣微笑著說道:“當得起,常聽官家說他是你一手帶大的,你又是三朝老臣,咱們趙氏天家的老人,我們這些後宮女眷自然當下階而迎之。”

  陳琳伏地而泣,沒想到官家還惦念著自己,自己還不是一個老廢物。

  王語嫣瞧見陳琳的模樣,也是心中頗為感慨,誰能想到他這樣的老人對皇家的感情依然如此熾烈,神色嚴肅的開口道:“陳琳接旨!”

  終於來了!

  陳琳激動的直起腰再次拜下:“老奴恭聽聖諭!”

  “民情體察司都監陳琳,三朝老臣恪盡職守,今特賜入內內侍省都監,掌禁中內侍及六尚,掖庭局,宮闈局,奚官局,內仆局,內府局,太子內坊局皆歸其轄不得懈怠。

  承旨勞問,分判省事,諸親命婦朝參,出入導引,諸親命婦朝集班位,分涖諸門,糾察宮內不法,歲儺則涖出入,皇後出入執禦刀冗從,承傳諸門,出納管鑰,內則掌扇。宮內儀式導引,通傳勞問,糾劾非違,察出納。待朕而歸權歸複位!”

  趙禎的旨意讓陳琳連連顫抖,也讓一旁的三才和陳彤倒吸一口涼氣,這是多大的權利,官家幾乎把內侍宮人的所有權利都交給了陳琳!

  可以說在官家禦駕親征的這段時間,陳琳是整個禁中僅次於皇後娘娘的存在,別的不說,單單是這份信任便超越了大多數的臣子。

  這樣的信任可不是誰都能擁有的,三才和陳彤清楚當年陳琳對官家的幫助有多大,並且陳琳對趙宋天家的忠心有多大,一個時刻準備去給皇帝守且要自絕於陵寢的人誰會懷疑他的忠心?!

  這份忠心即便是三才也比不上,雖然他當年也追隨過趙禎,跟隨三衛廝殺平叛,但這些都是建立在他知道趙禎能贏的基礎上……兩相對比高下立判,趙禎當然會選擇陳琳而不是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