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144
  時間就像一個溫柔的小偷,總能無聲無息的把最寶貴的東西從人們身邊悄無聲息的偷走,歲月蹉跎,一晃眼年關將至,大宋將迎來全新的一年,新的一年自然有新的年號,皇帝把這一年的年號定為景祐。

  當然這是從中書省送來的一堆年號中選取的,趙禎在看到景祐的年號後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不是因為這個年號有多好,而是他想繼承原先的曆史。

  雖然曆史已經能被他改變的麵目全非,但趙禎覺得還是應當這麽做,往昔的大宋和現如今的大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自己應該算得上是比宋仁宗更為優秀的。

  臘月二十九,趙禎毫不猶豫的下旨宣布冊封曲阜孔家嫡長子,孔子四十五代孫孔道輔為衍聖公,一時間天下大震!

  大慶殿中,所有人都被這條突如其來的冊封給震住了,即便是兩府相公稍稍收到一些風聲,可卻沒想到官家的動作如此之快,給孔氏後人的冊封如此之高!

  直接封公爵,還是響當當的衍聖公,這在整個大宋僅次於王爵之下,甚至衍聖公的名頭比嗣王還要高上一等!

  嗣王在大宋就是個擺設,誰不知道大宋皇子封王者,王爵僅止其身?

  而子孫無問嫡庶,以其中最長一人封公,其餘子孫不過是承蔭入仕,為環衛官,再以序遷轉,與異姓貴官蔭子入仕一般,必須曆任年深,排資曆,方特封以王爵。

  衍聖公就是除了親王第二高的爵位,如何不讓朝中的文武驚訝。

  但孔道輔畢竟是孔子嫡親的直係子孫,前朝多有冊封,唯獨到了大宋還沒有什麽封爵,原先還頂著大唐文宣公的名頭,說出去確實讓大宋不體麵,官家這麽做倒也是無可厚非。

  唯獨讓眾人不明白的是昨日孔道輔當朝提議遷都之事,且被官家留身奏事,眾人都以為他會被官家斥責,今日都是等著看他孔道輔笑話的,誰曾想居然直接被封了衍聖公!

  在眾人轉不過來的時候,趙禎又是補刀:“孔道輔,上前聽旨!”

  孔道輔今日穿著樸素,腰間的玉佩,玉帶,掛飾一律沒有,隻單單一件朝服,一塊笏板便孑然一身的來了,稍稍整理一下便出班道:“臣孔道輔敬聽聖諭!”

  “孔道輔,朕封你孔氏嫡出子孫為衍聖公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然孔氏子孫不得入仕,不得蔭補,為人師表選有德者充任書院山長,你可記下?”

  “臣謹遵陛下聖諭!”

  嘩……文武官員站班的隊伍一下忍不住爆發出嗡嗡聲,世襲罔替與國同休?不得入仕,不得蔭補?這就是相當於給了孔家無上的榮耀並束之高閣,剝奪了孔氏子孫做官的道路,在許多人看來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殿中禦史自己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呆了,站在原地聽著朝臣們的交談,手裏的兩塊笏板如同擺設,讓趙禎不滿的望了他一眼。

  三才站在一邊驚奇的望著大殿,這還是大慶殿第一次出現如此奇景,要不是官員頭上戴著的長翅帽,這些人非得把腦袋湊到一起去不成!

  趙禎扭頭看向三才,這貨居然還一副看好戲的樣子,沒看見孔道輔的臉頰都抽抽了嗎?

  輕咳一聲驚醒三才道:“別看熱鬧了,敲板!”

  三才趕緊擊打手中的板子,清脆如玉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眾人慢慢的回過神來,剛剛官家的旨意對他們的衝擊實在太大了些,以至於此時還沒反映過來。

  殿中禦史趕緊補救,擊打自己手中的朝班開始維護起朝堂的秩序,此時他才感覺到官家的目光不善。

  等整個大慶殿中鴉雀無聲的時候,趙禎這才開口道:“著將作監挑選能工巧匠按親王製修繕曲阜孔府。”

  這是實實在在的給予一切親王待遇,但誰都知道官家把孔家的入仕之途給徹底切斷了。

  孔道輔再次拜下:“謝陛下隆恩!”

  夏竦站在一邊不屑一顧的撇了撇嘴,就為了求穩把自己整個家族的前途葬送掉,這簡直是愚蠢至極,微微抬頭偷瞄了一眼上首的趙禎,不用說這定然是出自官家的手筆。

  和夏竦不同,魯宗道則是微微點頭,在他看來孔道輔犧牲孔家後輩的入仕一途,卻為整個孔家爭得了昌盛。

  沒有哪個家族是長盛不衰的,孔家想要保證家族的昌盛那就必須要犧牲掉一些東西,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即便是孔家子弟沒有入仕的希望,但單單一個衍聖公的爵位就足以。

  在魯宗道看來,孔家以詩書傳家,以禮樂繼世,自然就該教書育人,讀書做學問,沒事紮到這朝堂的渾水之中幹嘛,就孔道輔而言,他便是個入仕失敗的例子。

  魯宗道能做到副相的位置,才學和見識還是有的,孔家人入仕天生就有一道枷鎖在他們的頭上,家規,德行必須在外人麵前表現出上上之舉,稍有隱私也會被人家抓住然後用來攻擊。

  孔道輔年輕的時候和別的官員一起去妓館,眠花宿柳之後同僚無事,隻他一人被禦史彈劾,援引孔家規矩,禮法不存為由,數次上疏先帝,致使先帝大怒斥責。

  單單是這種小事便讓他吃虧,如何大展拳腳?

  朝堂多了個衍聖公,卻少了一幫孔家子孫,這對許多人來說是極好的事情,沒有孔家人入仕的朝堂自然也少了些許競爭,給更多的年輕人留下了機會。

  要知道經過係統的禮法教育,孔家後人個個知書達理,極得他人尊重,自然也被官家看重,提拔,升遷也高人一等,說實話對於他孔家得了衍聖公的爵位讓許多人嫉妒,但嫉妒的同時也鬆了口氣,孔家的子嗣將會退出大宋的朝堂,成為有教無類的教書先生。

  散朝之後,所有的文武官員幾乎都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就連兩府相公也是如此,今天官家封爵孔氏後人衍聖公,著實給大宋掀起一場震動,不單單是皇宮裏的官員,當趙禎的聖旨昭告天下的時候,民間的百姓也跟著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