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297
  封丘軍演的晚上變得極為熱鬧,這次軍演大多是剛剛招募的新兵,而且都是來自農家子弟的役兵,自然從未見過這樣聲勢浩大的賜宴。

  數萬人聚集在巨大的校場上,無數的大鍋和篝火被架起,上麵不是肥美的烤羊就是香噴噴的紅燒肉,老兵們帶著新兵列隊進入自己的座位,整個軍營雖然人多但並不騷亂。

  這便是經過係統訓練的好處。

  趙禎此時很開心,看著數萬的精兵強將都是自己的麾下猛士,還有什麽比這更有自豪感的?

  何況這些精兵強將都是經過自己的方法訓練出來的,從踢正步到站隊列,從訓練軍事科目到參與軍演,趙禎幾乎看著這幫新兵成長為戰士。

  他們唯一缺少的便是那些老兵所擁有的戰場經驗,沒經曆過血與火的曆練,這些新兵還算不上真正的戰士。

  但趙禎並不擔心,能讓他們實戰的地方並不少,倭國,菲律賓,馬六甲都是最好的戰場,和當地凶悍的土著人作戰能最大程度上的磨煉他們戰場廝殺的技巧。

  大宋必須拿下馬六甲海峽,這是通往阿拉伯和歐洲的重要補給站和門戶,海上貿易是大宋的主要出口渠道,趙禎比任何人都重視海洋帶來的巨大的利潤。

  大宋的商人不斷的往來與大宋與阿巴斯王朝之間,獲得的利潤是驚人的,也是大宋富國強兵的基礎,此時不拿下海上的重要關口更待何時?

  海洋貿易不僅為大宋帶來了龐大的財富,還推動了造船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今大宋的海船幾乎是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船舶,如果加上軍械司的火炮,趙禎相信大宋將成為日不落。

  擁有無敵艦隊,馳騁於星辰大海之上這可是趙禎自己的夢想。

  趙禎要組建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海軍,為大宋獲得更多的土地與財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這些位於大宋南海的國家也要成為大宋的土地。

  殖民?不需要!

  這些富饒的土地將會有無數的大宋移民去開拓,隻要軍隊幫助漢人在當地站穩腳跟,在朝廷的資助下他們會頑強的生存下去並且把這些土地經營成和大宋一樣的地方,到時間南海諸國就會變成大宋的州府。

  漢人最為可怕的地方便是同化別的名族,在這一方麵它有著驚人的能力。

  糧食產量的增加,醫療衛生的發展,文化教育的進步使得如今的大宋人口呈現爆炸式的增長,也即將要觸碰到那塊隱藏在這個時代的人口天花板。

  人口數量增加使得大宋土地的負擔加劇,工業的發展雖然能增加財富,但糧食的多少依然取決與這個時代的農作物以及土地,為此趙禎不得已派出最為勇敢的猛士組成船隊前往白令海峽,並通過那裏到達美洲大陸。

  隻有趙禎知道美洲大陸這片與世隔絕的世界擁有高產的糧食,紅薯,土豆,玉米,辣椒,西紅柿,洋蔥等等這些又好吃又好養活的農作物都是產自那片神奇的土地。

  香料也是那裏的特產,肉蔻,小茴香,等等這些香料的價格都等重於黃金,當然真正的黃金也不少,瑪雅人可是有一座傳說中的黃金城……

  對於趙禎來說這是個絕好的時代,誰也不知道美洲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蘊藏著多少寶藏,趙禎秘密派出的勇士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探險者。

  他們的主要任務便是尋找高產的農作物。

  趙禎在賜宴過後便在樞密院召見狄青楊懷玉:“南海之地乃是我大宋進出大海的要道,朕給你們五萬精兵,下月月初出海,務必拿下這些地方,之後會有我大宋子民遠渡,海圖自會有人給你們,切記務必拿下重要的地方!”

  狄青和楊懷玉雖然不理解,可他們依然領命,對他們來說皇帝的命令高於一切。

  兩府相公們也匆匆趕來,移民的事情要早做打算,並且動員工作可不輕鬆,漢人講究落葉歸根,誰願意死在海外的土地上?

  這就需要朝廷的努力了,文官在這方麵有一種先天的優勢,他們甚至比軍隊更適合個勸說百姓移民。

  大宋人口稠密,隨著城市化的進行雨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壓力,在城市中生活不下去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們就是移民的最好來源。

  隨著嶺南之地的開發,南方對於漢人來說已經不是瘴氣環繞之地,而是魚米之鄉。

  許多人舉家搬遷到了嶺南這片流放之地討生活,嶺南的開發也逐漸到達極限,那剩下的就是向海外移民了。

  當然趙禎不會對南海諸國的土著進行屠殺和殖民,大宋是個包容的國家,一旦拿下了當地的武裝力量,廢除國王後,這些國家便會被並入大宋,成為大宋的州府,有了州府自然會有官員和軍隊。

  當地的土著自然會成為大宋的子民,享有和大宋百姓一樣的待遇,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這沒有什麽不好的,畢竟這些土地也需要人去耕種,單單依靠大宋移民的百姓顯然是不可能的。

  大宋有多富饒和強大,相信這些土著是知道的,商人會往來其間,官員也會如此,長此以往之下,同化的速度驚人,何況經過通婚原本的土著人會越來越少直至消亡。

  反抗的力量會越來越小,並且隨著漢人百姓的增多同化,要不了多久這些土地就會變成大宋永久的領土,且不可分割。

  中原王朝一項是多民族的漢人王朝,他有著無限的包容性,沒有宗教衝突,也沒有太多的種族歧視,隻要趙禎能適當的做一些牽引,所謂的狄夷歧視將會變得很弱,畢竟大宋的文武百官都習慣了外聖內王。

  兩府相公很不理解趙禎移民這一舉措,在他們看來即便是拿下南海諸國也沒必要移民,夏竦的意見便十分簡單,扶持傀儡政權讓其連連上貢,尊大宋為宗祖之國……

  趙禎想都沒想便否則決的了他的提議:“諸位臣公可記得當年的定難軍?如今它又安在?朕要的是完全控製,如我大宋州府一般的控製!從當地招募軍隊,收取商稅,農稅,興辦學堂教育,招賢納士,隻有這樣才能使得被我大宋征服的土地得到完全的控製,移民便是最好的辦法,也是達成這一目的的唯一手段。”

  眾人完全被趙禎的氣勢驚呆了,沒想到官家所圖有如此之大,不光要戰勝他們,還要把這些土地變成大宋的州府,這和之前的南滅大理有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