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唇舌之戰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287
  事情已經不可逆轉的發生了,遼朝大將軍,皇太弟耶律隆慶之子耶律大丹,被大宋騎兵斬殺,百十人悉數全殲無一生還,一時間天下大震。

  這是宋遼自檀淵之盟以來第一次正麵交鋒,同時也是大宋第一次斬殺遼朝邊軍守將!

  遼朝皇帝耶律宗真幾乎是和大宋皇帝趙禎同時得到消息,惱羞成怒的踢翻了宮帳中的禦案,怒喝著抽打前來奏報的侍從。

  “廢物!廢物!朕讓他固守飛狐嶺,他居然敢不從朕之命,窺伺宋軍!還一個不漏的被大宋斬殺,分明就是他的愚蠢讓自己賠上性命,也賠上了我大遼的臉麵!”

  捺缽內的眾人默默不語,當今皇帝在宋天子如日中天的名聲之下變得越來越在乎臉麵,甚至有些好大喜功的傾向,這時候當首先問責大宋,而不是羞辱一個死去的皇族。

  張儉出班道:“起奏陛下,臣覺得即便是耶律大丹自己的愚蠢害死自己,但他畢竟是我大遼皇族,當向大宋問責才是,畢竟他大宋軍演在前……”

  耶律宗真慢慢冷靜下來,揮動著手中的馬鞭說道:“對,把大宋使者周淳招來,朕要好生斥責!”

  侍從自然如蒙大赦的離開,此時的捺缽中到處彌漫這皇帝的憤怒,隨時都能要了他的小命……

  耶律宗真坐在虎皮的座椅上,微微冷笑道:“使者周淳,我大遼與大宋之間睦鄰友好,自檀淵之盟後便相安無事,多年以兄弟之國相稱,如今大宋卻無故殺我邊軍守將,此乃尋釁我大遼國威,真當那一紙盟約如同兒戲嗎?!”

  周淳整了整身上的大宋官服,規規矩矩的給耶律宗真行禮道:“回稟大遼皇帝陛下,我大宋軍演本就通報遼朝,並且在我大宋境內之地演練士兵,對遼朝土地秋毫無犯,然,在軍演期間,飛狐嶺守將耶律大丹卻密帶數百親兵,橫穿大宋邊界,繞過花塔子鋪守衛,百裏奔襲我大宋,此情此景算得上是睦鄰友好?當得起兄弟之國相稱?!”

  張儉出班道:“他耶律大丹也是躬忠國事,就算越界大宋也沒必要殺之而後快吧?”

  周淳望著張儉壓迫性的眼神笑了笑:“左丞相好一句躬忠國事,我大宋官兵不也是如此,難道就你遼朝的臣子躬忠國事不成?在大宋境內,宋人騎兵斬殺來犯之敵,這有什麽不妥嗎?”

  周淳的話讓所有人閉上了嘴巴,這本就是分內之事,沒有什麽不妥當的地方,大遼武將既然犯境,那就要有被斬殺在宋地的準備,這結果是遼人自己必須承擔的。

  說實話遼人習慣了這種高高在上質問大宋的態度,在他們眼中宋遼邊境其實就是一個笑話,兵強馬壯的大遼勇士即便越過邊界也能從容返回,這已經成為遼人的一種習慣。

  如今馬背上長大的騎士突然被斬殺在大宋境內,這是最讓他們接受不了的事情。

  也就是這種突然而至的反差讓遼人產生了憤怒和恐懼心理,在周淳的強硬回擊下捺缽中的氣氛顯躁動,耶律宗真大怒:“猖狂如斯!你周淳身在我大遼捺缽之中,竟然毫無歉疚之心,他耶律大丹乃是天潢貴胄,即便有一萬個不是,也不因斬殺與屠刀之下!”

  周淳一點也不在乎遼皇的威脅,反正自己是使臣,如果自己因為大宋據理力爭而慘死在遼朝捺缽,恐怕自己會成為大宋乃至整個華夏最為堅韌不屈的士大夫,名垂青史都是最基本的。

  周淳哈哈大笑:“遼皇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臣常聞陛下精通儒家經典要義,子雲:克己複禮為仁。這話對大宋有用,對遼朝也有用,我大宋忍讓再三,耶律大丹率百騎突入大宋境內,過花塔子鋪不殺乃是我大宋的克己,然他耶律大丹不知進退,窺伺我大宋石門鋪軍演,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時的耶律宗真已經被周淳的唇槍舌劍氣得惱羞成怒,揮動手中的馬鞭抽向周淳,他堂堂大遼的一國之君,海內之主,豈能受此搶白?

  馬鞭恨恨抽在臉上,聲音並不清脆反而帶有一種撕裂的聲音,周淳閉上眼睛但卻沒有感受到疼痛,抬頭望去張儉赫然站在他的身前,臉上一條巨大的血痕……

  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讓周淳目瞪口呆,就連怒氣勃發的耶律宗真也說不出話來。

  鮮血潺潺流下張儉麵部變色:“陛下息怒,大宋斬殺耶律大丹確實無過。”

  “張儉?!”

  捺缽中的官員不可思議的望向張儉,這是在幹嘛?作為大遼的臣子豈能為宋人說話?這一突然變故就連身為宋臣的周淳都驚訝的說不出話。

  張儉躬身道:“然大宋也有錯在身,突然集結二十萬戰兵,與宋遼邊界軍演,此乃炫耀兵威之舉,我遼朝守將見此情景,責無旁貸探究其原因有何不可?”

  張儉的一番話為遼朝找回了顏麵,耶律宗真微微點頭:“大宋崇尚儒家經典,豈不知國雖大好戰必亡?宋天子行軍演之事難道不是再向我大遼示威?!”

  周淳默默無語,在張儉的一套辯術之下,遼皇很快搬回被自己打亂的節奏,把重點放在了大宋軍演一事上。

  周淳強笑道:“國雖大,好戰必亡,但,忘戰必危!我大宋西征黨項,難滅大理,以熄征戰之心,然國土廣大,必常備戰兵多加操練,方可護佑國鼎,吾皇自有國書轉交大遼皇帝!”

  周淳說完便把懷中官家早就準備好的國書雙手奉上。

  張儉自然接過交給耶律宗真,明黃色的蜀錦上是華麗而工整的飛白,能把瀟灑飄逸的飛白體運用的如此收放自如,耶律宗真不得不佩服趙禎的書法。

  但果樹上的內容更讓他驚訝,看完之後對周淳說道:“按照皇兄的意思是說以後大宋的軍演將會很快結束,大軍回撤東京城。”

  周淳點頭道:“確實如此,我大宋軍演為期三月,如今因耶律大丹之事,提前撤走,以示宋遼隻好……”

  耶律宗真微微皺眉道:“但皇兄的意思是,不光這次軍演,以後還有數次?”

  周淳不卑不亢的說道:“啟稟陛下,吾皇有言:大宋之兵每年耗費萬巨,如不軍演,將士戰力十不存一,與其浪費國帑,不如解散了事!軍演勢在必行!”

  耶律宗真仰天長歎:“皇兄不愧是英明果決之主,但我大遼也不會甘居人後!”

  周淳點頭道:“陛下之誌臣定當轉告吾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