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161
  契丹人可以說是各個在馬背上長大,在聽到耶律大丹的呼喝後立刻形成一個銳利的楔形,這是最適合突圍的形狀,並且自覺的把主將耶律大丹保護在其中。

  他們是親兵,一旦主將有事,他們即便是回到了遼朝也沒有什麽好下場,即便皇帝不治他們的最,皇族的其他人也不會放過他們,保護主將是親兵的職責,有時即便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辭。

  彭七的右手高高豎起,大宋的棘輪神臂弩便斜斜的指向契丹人,眾人相信,在連續幾波的弩箭打擊下,敵人會很快喪失戰鬥力,百十個騎兵怎能逃出大宋弩箭的覆蓋?

  可狄青阻止了彭七的作法,這讓他很是惱怒:“小子你打算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契丹人回去給遼皇報信不成?”

  狄青搖了搖頭:“末將可沒有這打算,但與其浪費箭矢,不如讓我大宋背嵬軍出擊,小試牛刀一下如何?”

  彭七臉色變得精彩,露出冷冷的笑容道:“這倒是個機會,出了事你可敢跟老夫一起擔待?!”

  狄青哈哈大笑道:“這有何難?狄青願與將軍共進退!”

  彭七拉下頭盔上的麵罩一拍馬臀便竄了出去,狄青緊跟其後,他臉上麵甲的猙獰鬼臉乃是官家在軍演前親自畫上的,至今狄青都不知道官家為何要這麽做,畢竟自己的麵相還算過得去。

  狄青和彭七兩人率領手下的親軍前去堵截,四周已經合圍的禁軍立刻把包圍圈拉的遠遠的,以免被自己人傷到,那就不妙了,畢竟在戰場上負傷還算是軍功,要被自己人打傷那就是配合的問題了,不光沒有獎賞還少不了一頓軍棍……

  在耶律大丹眼中,這些宋人拉開距離簡直就是在給他契丹勇士逃出生天的機會,騎兵之間的距離越大,對逃跑者來說阻力越小,突圍的幾率也就越大!

  既然敵人都已經給機會了,耶律大丹當然不會白白浪費,一夾馬腹剩下的踏雪如離弦之箭竄了出去,整個遼軍小隊也整體加快了速度,契丹馬短距衝刺的優勢被發揮到了極致!

  耶律大丹露出得意的笑容,要說馬戰的經驗以及手段,遼人乃是當之無愧的高手,宋人想要追上自己,還差得遠嘞!

  可沒過多久他就發覺不對勁,轟隆隆的鐵蹄聲再次響起,而且就在自己的身後,前麵原本阻攔自己等人的宋軍已經向兩邊快速分開,就差奪路而逃了。

  耶律大丹扭頭瞥了一眼頓時亡魂大冒,那一支由鋼鐵組成的騎兵正在後麵瘋狂的追趕著他們!猶如一隻巨大的猛獸張開了它的血盆大口……

  契丹馬的速度較快,在開始的時候還能保持一定的優勢,而短短的速度優勢正隨著時間的逐漸變長而消失,強大的阿拉伯戰馬發揮了它的巨大優勢,耐力充足且英勇無畏。

  它能保持相當高的速度持續前進才是趙禎最為看重的原因,轟鳴聲越來越近,耶律大丹已經能感受到身後的陣陣殺氣,絕望的氣息慢慢的籠罩在這支百人小隊之上,他後悔沒有聽從王絮的意見,自己好端端的守將為何要來窺探大宋的軍演,這下好了,如果大宋軍演因為自己而變成兩國交戰的契機,到時即便他耶律大丹貴為皇族也難道厄運!

  彭七和狄青是在履行他們的職責,官家有諭但凡窺探大宋軍演者,殺無赦!

  這是戰時的軍法,可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兩人帶著親兵奮力向前,契丹人已經開始用拖延戰術了,一部分騎士調轉碼頭向著鋼鐵叢林絕望的撲去,可轉瞬之間就被撕成了碎片。

  因為是對付少量的敵軍,大宋的鐵騎幾乎是直接用長槍洞穿契丹人,之後便舍棄掉手中笨拙的長槍抽出特製的橫刀進行衝鋒,巨大的長槍還是用來破陣最為合適。

  耶律大丹發現自己留下的敢死隊基本上沒有起到任何阻礙宋軍的作用,隻不過讓鋼鐵叢林變得稀少而已,多年馬背上的作戰已經讓他看到了戰局的終結,但他還是選擇不斷的讓手下的親衛去送死以期拖延大宋騎兵的步伐。

  這顯然是徒勞,大宋的騎兵越來越近,而耶律大丹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絕望之中的他隻能瘋狂的策馬衝鋒,這個時候稍稍停留便是死無葬身之地。

  狄青一騎當先,狠狠的把手中的長槍刺入一個契丹親兵的後背,在慘叫聲中斜斜一滑那契丹親兵便如破布娃娃一般被甩在了大宋的鐵蹄之下,不用看也知道這人完了,骨骼被馬蹄踏碎的聲音是那麽的刺耳,即便是在馬蹄的轟鳴聲中也是那麽的清晰可聞。

  耶律大丹借用這個機會,回首一刀斬向狄青,他希望自己能殺傷一個宋軍將領,這樣一來死也值得了,可讓他失望的是一麵盾牌輕鬆的擋住了他的含恨一擊,接著便是胳膊一涼,耶律大丹瞳孔緊縮,自己持刀的右手就這樣被在空中揮舞然後掉落在滾滾的煙塵之中,緊接著便是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後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卻實實在在的發生,因為他的頭已經被斬下……

  騎兵的優勢便是馬兒帶來的衝擊力,騎士能借助這種衝擊力最大程度上的發揮手中兵刃的優勢,狄青輕鬆的斬下耶律大丹的人頭讓一旁的彭七很是不爽,他隻能把剩下的遼朝敵軍當成發泄的對象。

  這片平原變成了屠戮的地獄,大宋騎兵的銳利第一次向世人展現出來,但也隻是短短的展示一瞬間便悄然收場,眼前這支百人的契丹隊伍已經完全被屠戮殆盡,沒有一個活口留下。

  連屍體都由專人負責收走火化,一點線索也不會留給別人,在真正的宋遼戰爭開始之前,大宋的兵鋒絕不會讓敵人知曉,這是皇帝聖旨中的最高指示。

  所以彭七和狄青才會如此毫無顧忌的斬殺契丹騎兵。

  狄青看了一眼耶律大丹胸前正中的大型圓護,從上麵的紋飾來看此人還是個高級將領,說不定他的人頭還值幾個錢,隨手便把耶律大丹的人頭扣在馬鞍之後向著軍營回轉而去,隻不過人頭的眼睛一直睜著死不瞑目……